中国十大应该做但做不了的事


柴福洪
 
1、户籍限制应该放开,但真的不敢放开。
2、计划生育应该二胎,但没把握全实行。
3、农村土地应该私有,但真的没胆推行。
4、选拔官员应该民主,但没心放权民众。
5、官员特权应该限制,但心底的确不愿。
6、高官子女应该平民,但没人不想权钱。
7、教育家应该当校长,但外行就要教权。
8、媒体舆论应该放开,但就怕批评声音。
9、公民社会应该自主,但怕社会有力量。
10、京三环内不应有私车,但没人想提出。
另:中国在海上应该打一仗,但国内矛盾还没激化到要打仗的程度。
 
注:价值中国网,没有300字,发不上去,只有加注,以增加字数。
 
1注,户籍问题,在中小城市基本放开了,但没形成气候。难就难在大城市,尤其是直辖市,如果大城市不放开,只放开中小城市,没有意义。现在是要把大城市人口集聚速度太快,自然资源受到限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大城市与直辖市的经济资源向外转移,这一点,在地方财政自收自支条件下,是万万做不到的。
 
2注,计划生育政策到了非调整不可的时候了,只是如何调整的问题,建议改“鼓励一孩”政策为“中国人可以生育二胎,反对生三胎”的政策,包括城乡和少数民族。目前第一步只需要“单独准生二胎”即可(单独,即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
 
3注,农村、农业、农民,已经是中国社会最贫困地区、最落后产业、最弱势群体,城市的资金、人才、投资、金融服务等都不愿意进入,其“牛鼻子”就是土地所有制,一旦农村土地私有了,中国下一个30年的经济增长就在这里。城市化要有农村的现代化支撑。
 
4注,民主选拔官员,是世界通例,像中国这样,全部由上级任命已经落后于人类发展潮流,也受到世界主流舆论的批评与指责,中国在30-50年内,还成不了世界主流,经济总量第二,其质与第五第六甚至第十经济体的差距,是明显的,需要加入主流才能成为主流。
 
5注,官员特权是对中共机体最大的损伤,它是建立在上级任命基础之上的特权,一旦把权力交给了民众,官员特权很难存在下去,目前是应该限制,真正民主了,自然有人主动提出限制,不是官员自己愿不愿意的问题。从台湾与香港看,大陆再也不能在这个问题上拖下去了。
 
6注,陈胜曰:“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此话,在今天也有不少人想高呼出来。高官子女当大官、掌控国有大资本,年收入百万、千万,不是什么秘密了,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一点对人民大众心理上打击是最大的,他们对共产党仅存的一点爱与希望,因此荡然无存。应该想办法让高官司子女平民化、百姓化,共产党的干部与家属子女们,“权钱教”信不得。
 
7注,教育本是职业行为,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教书育人的,领导教书育人者,必是教育家也,尤其是高等教育。可是,我国高等教育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对高校一切事务垄断在自己的旗帜下,把教育异化为机器、机械式的运作,思想政治教育退化纯政治灌输,培养的人才已经是基本不适应社会需要了。甚至有外行在高校当家的现象。
 
8注,新闻媒体与其他的舆论工具,当然不可能不受控制,完全自由状态是不存在的,但也不是目前中国这个样子,相对放开舆论,就是“鼓励群众批评政府”,不敢听群众意见和不想听批评声音的政府,是不可持续的。
 
9注,目前中国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情,应放手让公民社会自我组织管理,现在的什么学会、协会等组织,实际上是依附于官场,官员在其中运作,不是老百姓的组织,真正的公民社会力量的增强,为政府分担责任,是好事情,不存在害怕,如慈善事业等。
 
10、北京交通拥堵,现在是限制新增数量,实质是限制后来者,直正要彻底解决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要从限制核心区居民私车、发展公共交通、扩大道路面积、研究科学调度与管理等多途径解决。如“北京三环内居民不应该有私家车”一说,决策层没人想提出,也难实行,争议肯定很大,矛盾很难调和,那么,三环内居民私家车,在周一至周五不得上路,总该可以实行吧,不信,就试行一个月,北京交通拥堵必然缓解。
 
另注,日、菲、越在海洋权益上与中国争抢,是历史遗留问题,看着他们的挑衅行为,中国民众大有打一仗的冲动,打仗有两个条件,一是外部压力过大,二是内部矛盾不可调和,中国目前主要还不是外部压力问题,而是内部矛盾占主体,事实上,国内矛盾还没激化到要打仗的程度。
 
 
 
              2012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