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衣着清凉,并非骚扰的理由


近日上海地铁官方微博的“穿得少不被性骚扰才怪”引起轩然大波,有女性举着“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的牌子表达异议。炎炎夏日下,性骚扰又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性骚扰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地铁、公交车等封闭环境中尤甚。高峰时段的阵势很多上班族都有亲身体验,拥堵中的男男女女苦不堪言。相对而言,女性更处于弱势,有人见过拥挤的地铁中娇小的女子被挤得东倒西歪乃至嚎啕大哭,有谁见过壮汉被挤得尴尬百出?一些色狼趁着人群拥挤的机会,见到漂亮女孩子就凑上前去蹭,得手后更加肆无忌惮,导致更多女性深受其害。很多女孩不敢声张和其他乘客熟视无睹的态度,是对色狼的纵容。我见过一对情侣一前一后购物,在男孩距离稍远时,有猥琐男装作若无其事的紧贴女孩身后占便宜,被人察觉后马上溜之大吉。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即便男人也不愿被陌生人乱蹭,女性被骚扰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和穿衣多少并无关联。

有人说女性穿着性感就该被骚扰,明显是流氓逻辑,是人尽可妻的思想作怪,是将女性物化的表现。照此推理,海滩边比比皆是的比基尼女郎可以随意触摸,曾在夏天满大街都是的膀爷也是在表示欢迎骚扰。装束打扮是人的基本权利,法无明文规定即不禁止,着装如何并不涉及是否自重这么严肃的问题,难道要穿上长袍才能堵上有些人的嘴?如果有人着装确实有伤风化,可以对其道德谴责,情节严重者可以报警,但这并非伸出咸猪手的理由。每个人都可能有龌龊的想法,流氓和正常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流氓将龌龊想法付诸了行动,甚至还振振有词。那些借口女性衣着暴露就可以骚扰的人,你怎么能确定女性穿着暴露就是在向你示爱?既然这么自信满满,完全可以情场得意,而非在见不得光的地方动手动脚。

我并非鼓励女性着装暴露,过于清凉也会引起误解。理性的讲,上海地铁官方微博的提醒“乘坐地铁穿成这样,不被骚扰才怪,地铁狼较多,打不胜打,人狼大战,姑娘,请自重啊!”并非恶意,只是表达方式欠妥,其有站在色狼立场说话之嫌。更有一些人“严于律人、宽于律己”,一方面对《花花公子》百看不厌,一方面又指责妙龄女郎衣着暴露,这样似乎并不妥,时间久了可能会人格分裂。客观的讲,对于公共场合不当着装者,可以因地制宜在地方规章方面予以规范,毕竟衣着过于暴露确实有碍观瞻。譬如美国佐治亚州克雷敦市前市长就因公共场所裸体而被起诉(新快报20090629)。当前国内电影不分级,老幼妇孺标准大锅烩,车展成为露点的代名词,标准模糊给社会风气带来不良影响,尤其给青少年思想带来损害。

性骚扰并不能完全避免,加之一些女性羞于启齿,及法律难以界定等原因,为人所知的五分之一的骚扰比例仅是冰山一角,不断挑战着道德乃至法律的底线。有效的方式就是设立女性专用车厢,这完全不涉及歧视男权。在男女并不完全平等的社会,部分处于弱势地位的男人应该向男人要平等权,而非找女人要平等待遇。如果觉得不公平,大可以去申请男性专用车厢,并不能因为自己处于弱势地位,就妨碍他人主张正义,其实最终原因还是公共资源稀缺,导致人在拥挤的地铁中没有了尊严。人的基本权利需要自我珍视和不断争取,性骚扰也绝不容许继续肆虐。

问题总有解决路径,女性专用车厢是可行之举。从运行成本来说,据日本地铁运营商表示女性专用车厢并无特别开销(中青网20090702)。女性车厢不禁止男性进入,更多靠自觉自愿自律,就像老幼病残孕专座在空闲时也不禁止普通人乘坐一样,试行一下又何妨?这是为妻子儿女造福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