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资本论》——新书连载
第四编 创新是知识资本的根本属性
第十二章 创新概念辨析
第一节 纷繁的创新定义
第二节 创新内涵初探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美国《财富》杂志每年都要推出一个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排行榜。美国经济学专家尼古拉斯·斯坦在《财富》杂志上撰文披露这些公司得以入选的原因――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的灵魂,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创新既然如此重要,就更有必要弄清“创新”的定义,廓清“创新”概念的内涵。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概念是帮助我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概念是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任何概念的定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事物个别多变的东西,可以由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概念都有内涵与外延两个方面。概念的内涵是概念对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回答“是什么?”概念的外延是概念对思维对象分子范围的反映,回答“有哪些?”
在充分研究中外学者的创新定义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创新概念内涵是:创新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基础上的,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并利用新获得的认识和把握,在资本的推动下,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方面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实践。
创新内涵包括四项基本架构:
创新的第一架构:创新的基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包括知识的积累、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知识的感悟等知识活动。离开了知识就没有创新可言。
创新的第二架构:创新的实质。创新是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创新的本质特征就是一个“新”字,是对事物本质的“新”的认识,对事物规律的“新”的把握。
创新的第三架构:创新的关键。利用新获得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在资本的推动下,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方面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实践是创新的关键。
创新的第四架构:创新的目的。创新是为了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
以上四项基本架构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知识和信息是进行创新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基础。要进行创新,就要对创新对象的有关知识和信息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大量的积累。创新不是无中生有,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升华。创新若不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本不可能取得创新的效果。戴布拉·艾米顿强调指出:“知识,而不是技术或金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是运用知识或相关信息创造和引进某种有用的新事物的过程,因此任何创新都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谁掌握了知识,谁就掌握了创新的源泉,谁就赢得了财富。不学无术或知识浅薄可以偶然取得成功,但不可能取得持久成功。成功与财富永远属于掌握知识、勇于创新的人。
知识的积累。任何创新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创新都是以知识的运用为基础的。创新的基础在继承,创新的动力是知识,对于任何人,没有对知识的学习与继承,就难以创新。创新活动是一种接力性的劳动,如果不学习和掌握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很难达到比前人更高的水平。知识是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中得来的,包括课程、书籍、他人以及非正式的学习。如果在创新领域中,不了解前人和他人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不去学习和掌握一切可资借鉴和应用的知识和方法,不仅不可能做出创新,相反会步入歧途。知识要有合理的结构。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尽可能广博的基础知识。没有深厚、广博的知识基础,既不能纵览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也很难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要突出专业知识的“新”,即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人类知识领域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挖掘,使得大量的新学科纷纷出现,巨大的知识流形成了所谓“知识爆炸”、“信息爆炸”。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积累更显得至关重要。对于企业来说,要创新就要拥有足够的知识人才,就要提高全员的知识水平,更要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
知识的思索。在积累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思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常人熟视无睹的事物、问题中看出不一般、不普通的新问题。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也认为,打开科学的钥匙毫无例外的都是问号。要缜密的思考。没有思考,纵使有提问,有观察,那也仍可能停留在思维的浅表层次,难于触及问题的实质。要对事物进行比较。事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发现差异性,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捷径。这既需要敏锐的眼光,更需要丰富的知识。
知识的联想。联想是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的另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途径。联想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各种表象的一种重组,由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概念,进行由此及彼的连接,即由所感知和所思的事物、概念和现象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事物、概念和现象,把割断了联系的、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重新联系起来。由于事物存在多种属性,不同事物中只有一种属性相似或相同,通过联想在它们间建立联系,做到“异中求同”。
知识的感悟。感与悟是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感”是指对事物外部存在与内部存在的感应、感觉。“悟”是从具体中捕捉一般,从个别中提炼普遍,从形象中升华抽象。“感”以“悟”为归宿,“悟”以“感”为升华的基础。“感悟”是一种发现,一种对于生活底蕴、哲理真谛飞跃性、透视性的发现。灵感忽来,茅塞顿开,谓之顿悟;洞若观火,豁然贯通,谓之彻悟。感悟出灵感。灵感是人们思维过程中认识飞跃的心理现象,是一个人在对某一问题长期孜孜以求、冥思苦想之后,通过某一诱导物的启发,突然一种新的思路接通,产生的新想法。灵感具有突发性,且消失得很快,灵感是新颖甚至是独特的。灵感降临时,人的心情是紧张的、高度兴奋,甚至陷入痴狂的境地。
知识越丰富,通过自由联想获得新办法、新主意、新观念的可能性就越大。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敏锐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也就越能开辟出可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新领域来。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有效地选择适合于自己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学科或领域。知识越丰富,思路越宽广,就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知识越丰富,还越能使创新发现得以深化,使创造性成果得以升华。
二、获得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新的认识和把握是创新的实质
创新贵在“新”。创新是在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一切层面上,能先于他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创新并非仅仅是求异。离开大道走一条新路,这可能是创新,也可能是误入歧途。创新更不是把已经陈旧的东西翻出来,以“旧”充“新”。创新的实质是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通俗地说,创新就是解决前人未能弄清的问题,改变前人已认定、但是错误的东西,提出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的办法。在已知的基础上去探求未知,创造新知。改变已知的进程与结果也是一种创新。
熊彼特说的“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这里说的“生产函数”可以是无数个,这里说的“组合”可以是千百种,所谓“新”的,并不仅仅是“前所未有”的“生产函数”和完全新颖的“组合”,而是要建立更能反映生产本质要求的“生产函数”,更能适应生产发展规律的“组合”。这才是创新。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作为认识的主体与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世界之间存在着矛盾。人的认识对象是辽阔宽广、无边无际的客观世界,大到宇宙天体,细到物质的内部结构,广阔到充斥着千差万别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自然界,繁杂到肤色各异的人类社会,而且无时无处都处于急剧变化之中。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于是产生了矛盾:生命有限的人,面对无限广阔、无限精细、无限深邃、无穷变化的客观世界,是难以完全认识和把握所有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尽管人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发展,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发展,但客观事物总是认识不完的,认识是不可能到顶的。同时,客观事物是处于无穷变化之中的,人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老地方,必须不断地研究新事物,接受新事物,发现和掌握新的规律。主观认识和客观世界的矛盾不断地解决,又不断地产生;认识在不断地深化,相对地、近似地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逐渐地接近事物的本质,相对地、近似地了解事物的规律,逐渐地把握事物的规律。这样就可以在那些被抛弃、被忽略,被认为是“不可能”、“不必要”的地方,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化腐朽为神奇,就可以超越已有的成果,不被流行的观点所淹没,不为权威的结论所束缚,不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对创新的实质有了更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
一是创新无处不在。既然创新“是对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规律获得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那么,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质和规律”,因此,创新存在于任何领域,创新不仅广泛应用于经济学领域,而且涉及到政治、理论、科技、知识、文化等各个方面,不仅仅是企业创新,技术创新,还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全部领域。
二是创新永无止境。既然认识是不可能到顶的,认识是在不断地深化的,那么,作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的创新也就不会到顶,不会完结,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三是创新并不神秘。创新能力人人皆有。一般说来,除了少数智障的人以外,对正常人而言,不论性别、年龄、民族、出身、地位、学历、职务,都具有创新能力。只要在潜心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思索、知识的联想和知识的感悟,都可能多多少少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和把握,都可以进行创新。因此,创新并非是“天才”的专利。
根据创新的这项架构的内涵,可知发现、发明和开发研究等概念均涵盖在创新的概念之中。对事物本质的深入一步的、新的认识就是发现。发现是知识积累和知识增加的结果。在人类史中,每一项科学发现,都会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尤其是重大的科学发现,会使人类的认识水平产生新的飞跃,并产生一系列新的知识、新的变革、新的发明、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事物规律的深入一步的、新的把握就是发明。发明不是仅仅停留在认识阶段,而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利用模型对原理进行检验,即要经过实践性检验,对事物规律进行可控性的实践检验。创新依赖于发现和发明;发现和发明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发现和发明的过程就是研究开发,国际通常用“R&D”表示。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对R&D的定义是:“研究和实验开发是在一个系统的基础上的创造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并利用这一知识进行新的发明。”R&D一般包括三种活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它是创新的前期阶段,是创新的投入,是创新成功的物质和科学基础。现在人们常用R&D经费多少来测定一国或一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并把R&D活动看作是创新的关键部分。
三、实践是创新的关键
创新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知识劳动,创新成果是否具有科学性,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创新的实践,就是将新获得的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市场中有竞争力的商品,转化为有指导实践意义的理论,并放到实践中加以验证。创新实践包括从创新构思产生到设计实施,再到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方面进行改进、改善和改造,直至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或者创新产品投放市场,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及随后创新理论和改进创新产品所涉及的一系列活动及其逻辑关系。
实践验证的结果有时可能以失败告终。但是,失败对创新具有特殊的意义。有时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重要,失败中的发现要比成功中的发现多得多,因此失败是成功的基石,失败孕育成功。决不可因为验证失败,就匆忙“判死刑”就此了之。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人在认真研究了别人的创新项目被判死刑的原因,拿来进一步研究完善,结果毫不费力就取得创新成果。
创新有时会出创新产品,但更多的时候创新的成果不是以产品的形式出现,而是以新理论、新理念、新制度、新文化、新方法、新机制、新面貌出现。凡是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关方面进行的任何改进、改善和改造,都是创新的实践。
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需要相应的大量资本投入,而且这种投入有时不只局限于研究开发阶段,还延伸到生产经营管理阶段和市场营销阶段,如投资生产设备、培训生产工人、开辟营销网络等。
这种用于创新方面的资本,就是本书研究的知识资本。
这就是说,要创新光有个好的创意还远远不够,必须有足够的资本投入。企业要赢利,要赚钱,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有知识资本投入。往往在这个问题上存在误区,投入资金购买设备、购买新材料等“硬件”是愿意做的,认为是必须的,而把资金投入到“软件”方面,哪怕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也认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不情愿投入,或者尽量少投入。这恰恰是企业经营的差距所在,是企业能不能赚钱,或者能否赚大钱的关键所在。
四、有利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创新的目的
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创新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创新要有利于人类的发展,要有利于社会进步。对于企业来说,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增加企业效益,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个以创新为魂的企业必然是有着很好效益的企业。企业创新与一般理论上的创新是有区别的。理论上的创新侧重于新观点、新理论的探索,而企业创新则侧重于真正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新,是解决前人所没有解决的问题,是首创的,是新颖的。创新所要解决的课题,都是前人所没有解决的。创新是多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企业创新既体现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显著变化上,也体现在组织机构、制度、经营和管理方式上的创新,更体现在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等深层次的创新上。创新的特点是打破常规、适应规律、敢走新路、勇于探索,是敢于进行新的尝试,包括新的设想、新的实验、新的举措等。从创新成果的社会效果看,都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或是经济效益或是精神成果。没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创新成果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创新效益的实现贯穿于整个创新活动之中。为了使企业创新活动有效地进行,需要内部战略、组织、制度、资金、管理、文化等要素之间的协同。例如,进行产品创新,必须同时致力于开拓新的市场,建立新的购销网络和经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