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振兴中央苏区
习明明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实现了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西部支持东部、农村支持城市的方针策略。但是大家别忘了,改革开放还远没有结束,这一伟大政策到目前为止只是执行了一半,还有后一半没执行,那就是: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其他的人一起致富、东部支援西部、城市反哺农村,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我们都翘首以盼,尤其是伟大的苏区人民。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初算起,各个苏区建立迄今也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发展时期,苏区人民都一直默默地支持祖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义务反顾。在革命时期,苏区人民身先士卒,不畏牺牲。在发展时期,苏区人民恪尽职守,不怕艰苦。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今日之举世瞩目的成绩,离不开苏区人民的兢兢业业和无私奉献。
一九二八年,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大约有一万人。随着中央苏区的武装力量不断壮大,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相继成立,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在井冈山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大约有三万人。在井冈山的革命武装斗争期间,先后有十七万青年参加了红军,当时中央苏区只有300万人左右,“这个数字意味着苏区内不分男女老幼,平均每十五个人中就有一人参加了红军”。[1] 而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导,自广昌战役之后,红军主力伤亡巨大,损失殆尽。在长征前夕,为了巩固红军的力量,不得不重新招募,仅瑞金一县参加的红军又有五万之多。[2]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一方面军作战部队八万六千多人踏上长征之途,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全军仅剩约八千人。[3] 红一方面军中,约一半以上兵员来自中央苏区江西各地。其中,“仅瑞金一县参军的青年就有一万八千人牺牲在长征途中,兴国参军的五万青年中有两万三千人成为红军烈士,而那个全部由新兵组成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团,因为在战斗中兵力损失殆尽,它在红军的编制序列中仅仅存在了六十多天”。[4] 红军转移出苏区之后,“奉命坚守苏区的部队除了二十四师之外,全部是地方部队:二十四师七十、七十一、七十二团,独立第三、第七、第十一、第十五、第十六团,江西军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团,赣南军区独立第六、第十、第十三、第十四团,福建军区独立第八、第九、第十九、第二十团,闽赣军区独立第十二、第十七、第十八、第二十四团等,共计一万六千多人”。[5]
当中央红军主力全部转移出苏区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进行全面围剿,整个中央苏区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国民党军《剿匪报告》记述:“剿匪之地,百物荡尽,一望荒凉。无不焚之居,无不伐之木,无不杀之鸡犬,无遗留之壮丁。闾里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6] 自从中央红军转移出苏区之后,“从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三七年间,整个苏区被屠杀的红军家属竟达80万人!”[7] 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被牵连受害。此外,中央苏区在江西境内总人口约180万,前后有40多万人参加红军。支前参加赤卫队、担架队、运输队的还有60多万人。[8] 据民政部门统计,革命战争年代全国留下名字的烈士有139万余人,仅江西一省载入《革命烈士英名录》的烈士就有25万多人,几乎占了全国烈士总数的1/6。[9]
此外,在财力和物力方面,中央苏区人民对红军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从三十年代初至长征前夕,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前后共发行了三次革命战争公债,苏区人民前后累计认购100多万谷物和480多万元战争公债。[10] 在长征之前,为了筹集必要的物资和粮食储备,中央发布了《关于在今年秋收中借谷六十万担的决定》。“七月正是稻谷收获的时节,百姓并不知道红军即将离开苏区,他们把粮食一担担地挑进了红军的粮库”。[11]
······
苏区人民对红军的感情自始至终都未曾改变,当年红军离别之际,一首江西民歌《十送红军》将江西老表对红军的依依不舍诠释的淋漓尽致。但是现在,我们的国家富了,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苏区人民仍然一贫如洗,生活困难。
附江西民歌——《十送红军》: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
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
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
问一声亲人,红军啊,
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
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
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
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
[1] 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2] 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3] 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3页。
[4] 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5] 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6] 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144页。
[7] 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8] 刘丽群,《红色·数字——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央苏区》,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9] 刘丽群,《红色·数字——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央苏区》,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10] 刘丽群,《红色·数字——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央苏区》,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11] 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