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1930年代的梦魇会重现吗?理论上,已经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了。
目前的形势是,希腊筹组联合政府失败,国会在6月重选,最大可能是左翼联盟取得民意支持执政,上台后,必然高举“反紧缩”大旗,这也必然挑战了由德国主导的欧盟、欧央行(ECB)与IMF继续对希腊援助的底线。到了那一刻,到底是救,还是不救?如果不救,希腊本身又是什么打算?是留(在欧元区),还是不留?
先谈希腊,日前传出默克尔向希腊总统帕普利亚斯建议,在6月国会重选时一并举行是否留在欧元区的公投。消息一出,惹来希腊各界一阵炮轰,指德国干涉内政。其实希腊本身有民调,高达七成以上是希望留在欧元区的,只是希腊人打的是如意算盘,想留,却不想还(债)。
对于希腊人的耍赖,相信德国与欧盟早已忍得一肚子气,但忍无可忍,还得再忍,因为如果希腊现在就拍拍屁股,赖债走人,先不谈希腊本身将会因新货币大幅贬值,导致金融混乱,主要的债权国及债务人,包括欧央行、EFSF(欧金融稳定机构)均将蒙受巨大损失。而这两者的出资股份,又以德、法、意、西排列,德、法损失虽然极大,但承担得起;意、西若损,可能导致欧元崩盘。因这两个泥菩萨本来就自身难保,若再加上这一冲击,难免不爆发又一次金融海啸。所以虽然忍无可忍,却必须再忍,至少要再忍两个月,一方面熬过6月底欧洲银行为了符合巴塞尔III的新资本比率要求所导致的脆弱时期,另一方面要熬到7月才启动的ESM(欧稳定机制),加入EFSF,使防火墙加厚。熬到那个时候,才决定是不是一脚踢掉希腊。所以希腊是不是现在就会脱欧,无论就希腊或债权国来讲,都是“缘尽债未了”,还不是时候。
眼前的局势,就是一个字:乱。但光是乱,还不是最让人操心的,仔细看,乱中却是一个“困”字,这才麻烦。
(一)就希腊(还有其他南欧国家)本身而言,这些国家主权债务的最佳担保品就是本国人民的缴税能力,但如今希腊已陷入了4年的衰退,长期衰退与失业,如再加上财政紧缩,哪来的偿债能力——这是紧缩与增长、衰退与还债之间的困局。
(二)表面上看,现在是债权国(德)与债务国(希)之间的矛盾与博弈,其实,却又分别牵动到各国内部的政治矛盾。希腊原执政当局承诺紧缩,却被选票轰下台,新执政当局反对紧缩,却可能被逐(出欧元区);另一边厢,德国执政者也有他的压力,坚持希腊紧缩,结局是一个乱,不坚持希腊紧缩,德国选民又不同意。所以,也是困局。
(三)最大的困局,是金、经、社、政危机的循环纠结。原本的发展是: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可是,在完成了这个顺序之后,人们马上可以看到,政治危机又会进一步引发新的金融危机(欧洲银行),甚至是新的经济危机与新的社会危机……如此循环纠结,没完没了,又是一个困局。
乱局不得解,就是困局;困局没有解,就是危局了。
历史或许可以提供一点启示。将近100年前,德国因一战失败而负债累累难以为继,当时作为英国财政部年轻官员的凯因斯建议欧洲国家一笔勾销所有债务,不被接受,凯恩斯因此决定辞官,写下《和平的经济后果》一书。80年风水轮流转,现在作为债权国的信念,德国跟当年债权国的信念一样:“一切照合约来!”凯恩斯在1923年写道:“合约的绝对论者,是革命的始作俑者。”
80年后今天,21世纪的金融危机,现在看来,似乎是避过了大萧条的覆辙了,但能不能避过另一条通向当年极端主义灾难的死路,现在还不知道,但可能性已经存在。
上世纪30年代梦魇会重现吗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