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
今天,我被一个人彻彻底底的征服了,那个人就是李一舟。
今天无意中看到网上一则关于天津卫视前不久播出的一档关于求职栏目的节目,即《非你莫属》。在这档节目中,有一个求职者,他名叫李一舟,是一个学士、硕士毕业于湖南大学,博士就读于清华大学且尚未毕业的一个湖南长沙伢子,他那丰富的知识、谦虚的态度、缜密的逻辑推理等深深的感染了我,在让自己钦佩之余,他那不卑不亢的对话方式和对企业的认识方式也深深的影响了我,让我找到了困扰自己多年问题的答案。
这次李一舟的求职节目,至少让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收获。
第一,知识储备方面。李一舟在这次的《非你莫属》的节目中,以一个清华学子的身份去找一份实习生的岗位。在这次求职中,李一舟舌战各位考官,对每位考官所在的企业、所在的行业,以及各个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的缺点进行了非常到位的点评,丝毫不给李静、潘石屹、王小川、周鸿祎等企业老总留情面,对于乐蜂网客户端载入程序特别慢、SOHO新开发的项目是否使用有机材料等问题,都在台上一一指出。赢得了各位考官的一致好评。正因为这样,使得李一舟在求职过程中,面对10个考官,李一舟以全票通过第一次的考官面试,同时以8个考官向他抛出橄榄枝通过第二次面试,在随后的双向选择中,李一舟最终选择了SOHO中国,虽然在待遇方面,SOHO中国给他的offer完全不能与爱乐活相比,但他知道在SOHO中国能够有很好的发挥空间,能够去尝试自己另外的东西,能够去创造一些东西,而不是在爱乐活公司,只是驾轻就熟的去往前走一小步。
相信对于国人来说,善于找出他人的毛病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很少有人能就所找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很少有人能对所提出的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思考,总是摆着一副幸灾乐祸和沾沾自喜的态度来看别人的笑话。但是,对于李一舟而言,他则不同,他不但能一针见血的找出各个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毛病,同时能就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毛病的解决方案进行思考,同时能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建议,对于当前普遍存在的唯利思图、价值观低下、浮躁的中国人来说,李一舟的这种学习态度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学习的方式方法方面,尽管自己在年龄方面比李一舟大好几岁,在工作经验方面也比李一舟丰富一些,在职业方面从事着管理咨询工作,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也曾接触过很多形形色色、管理水平不一的企业,但是通过李一舟,我发现自己对某个企业的认识、对某个行业的认识要比李一舟差很多,也更肤浅很多,感觉自己对客户所面临的问题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深入的进行系统的分析,没有就客户所在行业的优秀企业进行对标分析,尽管自己一直以来很想对客户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自己专业的意见,真正体现我们作为一个专业咨询机构的特点。说实话,这也是自己一直以来想突破的地方之一。以前在公司另外一位同事的带领下,也曾试图去尝试着深入的了解企业、找到企业可以突破的地方,与客户一起成长,但都苦于找不到窍门。今天,通过李一舟这个节目,我终于可以找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点窍门,那就是从企业的产品入手,通过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来了解这个企业,通过产品进而来了解企业所在的行业。与此同时,在对企业产品进行深入了解的同时,能够与企业所在行业的最优秀企业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找行业内最牛B的人进行聊天”来找出企业之间的差距和企业应当努力的方向,所以说,从李一舟身上让我学到了通过企业的产品来了解企业,通过对标管理来进行企业发展的提升,都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第三,对待事物的态度方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李一舟这次求职经历,也让我在准备工作方面收获了很多。尽管在这次《非你莫属》的节目中并没有就李一舟幕后的采访放了出来,但是在网上我看到李一舟为了这次求职,可是做了非常多的准备工作的。对于大家好奇他为什么对个个考官所在企业、所在行业是那么了解这个问题时,李一舟说,“我在上节目前的确做了不少功课,但准备的东西在节目中很多都没有被问到。做功课是我本人的习惯,因为比较了解,我才能回答得比较顺利。至于提的意见,也确实是我亲身体会到的东西,觉得有必要解决掉以求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这些调查功课,我觉得是对企业的尊重,CEO们拿出宝贵的时间不是来看选秀的,没有料就不要来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李一舟做事是非常严谨的。正是因为这种严谨,使得他能对这些考官所提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他这种提前准备、不耽误大家时间、不繁文缛节的工作和学习态度是值得我学习的另外一个方面。
通过与李一舟进行对比,让我明白了自己还是有不少的差距。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继续着现在这种生活,都需要拓宽一下自己的学习范围,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需要自己在当前这种懒散、浮躁的生活中沉下心来,好好的锻炼一下自己。从李一舟身上,我找到了自己今后努力的一丝方向。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加油!
——2012年5月19日于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