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手术选择


  众所周知,目前冠心病是人类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在我国,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健康教育工作的缺失,冠心病患者数量会不断增加。因为除了药物治疗之外,介入治疗的创伤小、较为便捷、患者易于接受以及其它原因使接受介入治疗和支架的患者越来越多。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条件的不断改善,使冠心病手术病人的数量明显减少,并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越来越重,对心外科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体外循环下手术(on-pump)还是在非体外循环下手术(off-pump)一度成为治疗冠心病手术方法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很多有关临床研究都有一些局限性。在2009年欧洲心外科年会上报告,发达国家非体外循环的使用率为25%。总体上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患者的病情要比体外循环下手术的患者要轻。非体外循环下手术所需要的稳定器等特殊手术器械和体外循环本身,都是对搭桥手术的一种辅助和支持。非体外循环手术可以使患者免去了体外循环的危险和损害,手术时间短,手术用血少,术后恢复较快,值得研究和推广,但要注意保证吻合口的质量和血运的充分重建。随着麻醉和体外循环技术的提高,常规体外循环下搭桥手术越来越安全。对于合并其它心内病变或者血管条件差、病情危重的患者,体外循环下搭桥手术是必须的。无论采用体外循环与否,在手术过程中,都要注意避免损伤桥血管,不断提高吻合技术和桥的质量,以及充分再血管化以使心肌缺血得到显著的改善。这不仅关系到患者术后能否顺利恢复,而且也关系到患者的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