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腐败报道为何难以服众


文章出处:Domarketing专栏作者:@陈德武       
一是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真实性包括事实性真实、过程性真实、有限度真实和即时性真实。其中有限度真实是指新闻报道与对象的本来面目相符合,这一点经常被忽视。
如果说当年《计算机世界》所报道的习惯抄袭的全民公敌基本符合腾讯形象的话,此次《IT时代周刊》报道揭露的案例均是淘宝此前“自揭家丑”的个案,却被描绘成团体腐败,未免有以偏概全,过分夸大的事实。
二是有违新闻客观性原则
学过新闻的都知道,新闻报道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
当年《计算机世界》的报道至少还采访了美团网CEO王兴、联众的鲍岳桥、“站长之王”蔡文胜、暴风影音冯鑫、腾讯CTO熊明华、CSDN总裁蒋涛、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众多行业大佬,而且通篇以已发生的事实或大佬的原话作为新闻材料,以王兴的话开头,以蒋涛的话结束,并且没有抛出作者自己的结论,可谓基本客观。
反观《IT时代周刊》的报道,开头三段尚未列出一个新闻事实,就得出了“对马云来说,反腐败,淘宝亡;不反腐败,阿里亡”这样耸人听闻的结论,须知这样的深度报道不是写个人博客,如此主观仓促地下结论,自然难以服众。
纵观全文,更是四处充斥着模棱两可的采访对象,“面对一个个被淘宝小二搜刮得欲哭无泪的商家时,面对那些有后台小二支持的、洋洋得意的假货贩子时”、“一位杭州做家电的商家坦言”、“一个卖家评论”、“一位曾经被封店的朋友”、“离职的淘宝小二小孟”、“一位电子商务专家分析”,作为一家知名IT杂志,如此肤浅的采访和分析,最后又再次强调“反腐败,淘宝亡;不反腐败,阿里亡”的主观性结论,自然让人怀疑作者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
三是该报道的新闻导向性错误
可以说,以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足导致该报道失去权威性,然而更重要的是,该报道的新闻导向性有着严重的错误。
众所周知,新闻报道具有社会影响力,因此要抑恶扬善,引导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IT时代周刊》得出的结论:“反腐败,淘宝亡;不反腐败,阿里亡”,那么阿里和淘宝是应该反腐败还是不应该反腐败呢?这个结论意思就是说不管反还是不反,阿里和淘宝就得死。但是,事实上,广大人民群众和该杂志所希望的结局不一样。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抑或是物流等第三方服务公司,大家还是希望淘宝和阿里活着的,并且要活得更好,因为淘宝生态圈成就了无数人的创业梦想和就业机会,也让更多的人买到了质优价廉的商品,支付宝更是让银行的转账收费不断下调,马云所倡导的“建设性破坏,而不是破坏性建设”也得到广泛的推崇。对于许多人来说,阿里和淘宝提升了他们的幸福度,大家希望阿里和淘宝活着,也希望他能做好反腐败,做成一个真正伟大的公司。
从这个角度上看,该杂志一味的诅咒“淘宝亡、阿里亡”显然不得人心,简直与电商发展潮流和人类的正面价值观背道而驰,到底有何居心,实在让人难以猜透。
 
声明:我不是淘宝的枪手,仅仅只是马云的粉丝;我不是《IT时代周刊》的敌对势力,相反是其忠实的读者。仅仅只是针对这篇封面报道引发感慨,并无他意,谢谢!
 
————————————————————————————————————————————————
版权声明:本博文章均为原创,仅代表博主个人言论,与任何官方或非官方组织无关,欢迎任何媒体转载,但请保留文章出处与作者信息。
我的联系方式如下:
QQ:1751866575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chende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