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也是毛泽东一生的得意之作。我们假设,当年红军邀请麦肯锡来到赤水河边出谋划策,结果将会怎样?
很可能是,麦肯锡通过历史数据分析、SWOT分析、核心能力分析、价值链分析、竞争环境分析后,认定红军无任何取胜迹象,唯一策略就是资源整合(投降)。
但事实上,红军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四渡赤水,不但摆脱了困局,还几乎抓住了蒋介石。这种不同于西方的方法,就是孙子兵法《计篇》所描述的方法。简述如下。
在《计篇》中,孙子首先讲道,战前要充分了解双方“主孰有道,将孰有能,……。”毛泽东也是这样。他通过作战形势分析,深知双方情况和战争态势。
在了解态势后,孙子认为要“计利以听,乃为之势,因利制其权。”即充分运用各种资源,营造有利态势,掌握主动权。毛泽东也是这样。他四渡赤水,灵活机动,在运动中调动敌人,化被动为主动,创造战机。
孙子认为在创造战机时要运用诈术,即“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毛泽东也是这样。他处处设疑,声东击西,导致国军摸不着头脑,乱成一团,创造了有利战机。
孙子最后讲道,一旦战机出现就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毛泽东也是这样。当战机出现,红军快速出击,或决战娄山关上,或封堵乌江渡口,或兵临贵阳城下,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不但摆脱20万大军的围堵,还差点抓住蒋介石。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确实存在一种完全不同于西方管理的东方管理,这种东方管理最大特点,就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不战而胜”。这是一种高超的智慧,这就是孙子兵法和毛泽东思想,他们是中华智慧的瑰宝。
赤水河畔:麦肯锡 PK 毛泽东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