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春江水暖


  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其实债市也是如此。许多时候,债券市场对宏观经济的反映甚至更为直接和敏感。在复苏年代具有标志性的1982年,各主要类别债券指数回报居各类资产之前。
  从1982年到1987年,美国债券收益基本都保持在15%以上。在通胀率4%的情况下,债券基金真实回报超过了10%。普通投资者如果在当年这个时期选择债券投资,也会有机会分享到因拐点带来的长期回报,敲开财富的大门。
  2011年债市可谓“跌宕起伏”,三季度信用债、可转债全线暴跌后,四季度却又迎来绝地反击,进入10月后国内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波声势颇为抢眼的上升行情,债券基金的业绩表现在各类投资理财产品中可圈可点。
一般说来,债券市场的走势是和经济周期相契合的,近期债券市场的走强是受当前的经济周期所驱动。从历史经验来看,在通胀见顶回落、经济增速向下超过政府容忍范围的情况下,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的松动都会带来债券市场的牛市。基于国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走向,以及目前债券市场的收益率水平和信用风险程度,债券逐步进入牛市已经成为一个大概率事件,债券市场正步入黄金投资期。
  无疑,今年的债券牛市是值得期待的。
  有业内人士认为,在通胀逐步回落的大背景下,今年将呈现“经济和通胀”双降的局面。尽管实体经济不会出现所谓的“硬着陆”,但GDP增速在投资和外贸双降的拉动下将会回落至8.5%左右,而CPI也将在食品价格回落的带动下下行至3.5%左右,这将是债券市场最难得的宏观环境。同时,在目前外汇占款下降、商业银行吸储困难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将会连续下调。在货币政策放松的早期,银行放贷积极性相对较低,资金更多停留在银行间的货币市场体系内,不会马上大量变成信贷,故投资债券会成为必然选择。因此我们认为,在与股票、大宗商品等大类资产的竞争中,债券将更加得到以银行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的青睐,这将促使债券一、二级市场的同步走暖。
  同时,有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中央预算赤字规模在8000亿元左右,而地方预算赤字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分别较2011年多出1000亿元,并且这些净增量主要通过记账式国债和地方市政项目建设债券来实现。因此,地方融资平台将有较大的动力继续申报企业债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的发行主体申报企业债券非常踊跃,企业债券市场2012年的发行量将超过去年的规模,甚至有望超过“四万亿”政策刺激时期的4250亿的最大年度发行量。
  此外,2012年债券市场有望实现“互联互通”,统一的交易市场将会使债券更加得到投资者的重视和了解,成为居民配置资产的投资标的。
  从市场上也可以看到,今年伊始,债券市场就很热闹。从Wind数据发现,截至1月13日,今年以来已经成立的阳光私募达到28只,除去4只股票型产品,其他全部为固定收益产品,占比达到85.7%。具体来看,发行量最大的要数北京佑瑞特投资,该公司和国投信托联合发行了佑瑞特1至14号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平安信托也发行了“利生1号”4至10期产品,也属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此外,合利稳健收益(信托单元2)2期等产品也剑指债券市场。对于未来的债市走向预期乐观,“债券牛市还未完结,未来还有确定性收益机会”。
  随着债券市场的回暖,债券基金也由此具备了获取良好业绩的市场基础,投资者普遍重视这一投资机会。
  就具体品种而言,主要看好久期较长的利率和高等级信用品种。对于中长期国债收益率的下降空间,市场乐观一些。多年以来货币超发,进而通胀伴随,这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市场担心通胀,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事情总是动态变化,过去这种货币超发的机制可能会受到极大抑制,未来很可能是大家都不太熟悉的一种新常态。
  此外,对信用债中评级较低的品种仍然表示谨慎,尤其是对于和经济波动相关性较大的品种。在过去两年极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中,部分企业出现了明显的投资冲动,产能规模和杠杆率大幅提高,过度投资问题比较严重。随着基建投资速度重归正常、房地产下行周期的到来,产业链的相关需求会进一步降低,实体企业的资金链会持续经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