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效 但是有价值


  自从IMF与世界银行在二次大战之后建立以来,就一直延续了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IMF的总裁由欧洲人担任,而世界银行的行长则由美国人担当。几十年来一直都是如此过来的。不过,从去年IMF前总裁因为私人丑闻而不得不辞职之后,关于IMF总裁的人选问题就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这些的不同的声音是由那些近些年来经济上逐渐崛起的新兴国家,即被称之为“金砖国家”的那些国家所提出来,并得到很多在IMF中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小国家的支持的提议,即选IMF 的总裁应该以能力而非国籍(或者地区)来进行选择。而且还很绅士的走了一下程度,就连有惊无险都算不上。

  如今世界银行行长的选择问题又摆到了世界各国面前了,同样不出意外的是,几乎与IMF总裁选择一样,有国家提议选世界银行的行长应该是看能力而不是看国籍,而最终的结果,其实我们也知道,一定还是美国人的。

  但是,这并不表明这样的提议就没有任何意义,它至少表明了发展中国国家在这些对世界经济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的机构的领导权已经越来越重视了,而伴随着这一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欧美发达国家所带来的打击,由于其远大于对发展中国国家的打击,因此,欧美国家的国力的相对衰落也让新兴的国家看到了挑战的机会与可能。这种博弈,相信今后会越来越多。而起发端就是从IMF总裁的选举与世界银行行长的选择开始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绝对是世界发展趋势的一个新动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并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