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这部电影公映开始,12就成为让人忌讳的数字,似乎那真的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世界的终结,玛雅纪年的开始难道真的意味着地球上两极颠倒,生灵如草芥一般地被格杀吗?虽然那最终被权威的专业机构确认为虚惊,但人们依然念念不忘。
我们已经见惯了西方宗教关于末日审判的故事,那些故事被好莱坞的编剧以及影视产业与资本结合之下,插上了翅膀,并深入人的思想意识。
人们纷纷寻找救世主,或者对自己曾经犯下的罪孽忏悔。但单纯的忏悔是无法回到当初的,救世主也仅仅停留在人的期盼中,毕竟“无力自救者,无人可救”。
看关于地球变暖中发达国家对于那些议定书与路线图的否定态度,就可以看到本质了,其实那些发达国家往往是言行不一的,故事与影视作品无非是为资本与为战争服务的。因为救世需要超级英雄,需要肩负使命,所以是高于主权之上的,就有理由践踏他国的利益与领土主权了。
但总是会有末日降临的那一天,那一刻。即使不是所有人都一起归西的世界末日,也会是自己的末日到来的那一刻。
当你面对那一刻,无法继续生命而撒手人寰,你想到的是谁?那最后的几分钟如何过?给谁打电话?与谁相拥?跟谁道别?你留下哪些辉煌和遗憾?你让多少人对你仰慕并纪念?你的遗嘱受益人是谁?
每个人都会有魂归净土的那一刻,随身什么都带不走,你是否会对自己所留下的东西有依依惜别之情?你所承载的东西究竟会有何价值?
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带走的仅仅是一些骨灰与一些牵挂,或者家人或者知己的那几个人的依依不舍与怀念。所以不要去向你会带走什么,而是要看你创造过并留下了什么。
当对一切都了无遗憾的时候,当人做好准备,随时都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时候,也就才开始活出一丝味道。所以人知道自己死期将至,并随时为那一刻做好准备,真正感受到死亡的临近,自己将在那个时候与世界和身边的人诀别,倒计时的时候,才是活出意义来的“活死人”。
所谓“活死人”,并不是那种不死不活的状态,不是那种与鬼魅有关的东西。
活死人的状态,就是将可以带走的东西整理清楚,把需要留下的东西托付给值得托付之人的过程,大体也只有那样才有意义,但是要把自己在世界上留下的东西托付给谁?所托付之人是否靠得住?托付之后又当如何?不仅关注现世,而且让自己离开世界之后的可预见的时间之内,让自己留下的价值充分发挥作用。
睿智的人说“活着是一种修行”,既然是修行,目的就不是带走什么,而是留下什么。但想带的却什么都带不走,想留下的却未必真的会留下来,即使留下了也未必会被后人珍惜。
不管是留下的还是带走的,都可以进行物质与精神之类的划分。物质方面的可以计量,精神方面的如何计算?
离去的时候是谁的遗憾?你是否做好准备,并死而无憾?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命倒计时,以时计算,以日计算,所不同的是每个人剩下的时光所计算的单位不同,某些人以日计算,某些人以月计算,某些人以年计算,某些人以分计算。垂死的人以分秒计算,年轻人以年计算。
当在为自己的生命倒计时,总是会有些悲凉。
从自己的末日回首,做的事情哪些有意义?哪些有价值?哪些会被人记得,哪些会让人景仰。在离开世界之后,你都无法感知,只有在跟世界诀别之际才会有所触动。但那片刻的弥留之际,总是让人感伤并难以割舍。
有些人是在自己离开世界之后,人们会怀念TA,感激TA,所以人总是会留下一些东西的,他们做了几件好事,生命中的某些片段拥有难以替代的意义与价值、人们会给他们一些标签,几句墓志铭,祭祀的时候会对他们的象征物送上几句话。
不管你想要还是不想要,高兴还是不高兴,身后之事,你都无法左右,只落得一个人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
珍惜意识到死亡临近与自己当下之间的那段距离,倒计时之中,会逐渐从焦虑与恐慌,转变为淡漠、麻木甚至无意识状态。在那种状态之中,无所谓得到,更无所谓失去,浑然忘我才是真正的“活死人”状态。那种活死人状态,才是人生命的最佳状态。
贾春宝
2012年2月12日星期日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