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上篇说到1990年7月下旬,我在宁波大学任教期间,回西安家里度暑假的日子)
1990年7月30日 星期一
今天一大早,外甥女晶晶穿了套新买的衣服就来了,说昨天爸爸、妈妈带她进城玩了;她现在什么都会讲,告诉我们昨天中午在城里吃的炒面,还说是乘招手停(私人小面包车)去的。
一会儿,姐姐也来了,给妈妈买了套时装;姐夫红金这阵又做成一笔生意,这样,姐姐的日子也可以好过些了。
1990年7月31日 星期二
晚饭后,爸爸刚去打牌,妈妈也让别人叫去打牌了,我正在看电视电影,老同学宣捷来了。他拿来两张票,说一起去纺织城影院看电影;他用自行车带我去,我已经有一年多没去那家我从小就十分熟悉的影院了。
片子是西安和香港合拍的《西安杀戮》:武打片,融武打与枪打和凶杀于一体,打得昏天黑地,杀得血雨腥风;片前有儿童不宜,主要是残忍镜头太多,如用钢钎座杀人,用铁钩伸进嘴里杀人等,手段极其血腥。
散场出来,宣捷说去四厂十字街头吃“四色冰淇淋”,我说回去了,俩人一路聊着往回走。走到他家——马家沟租屋,我们坐在屋门口的平台上,聊到12点;又一起走进光明小区,我回家了,他去丈母娘家。
宣捷说他准备和周琦、石玉顺合买一辆小面包车,做招手停生意;说现在经济太拮据,使他产生了一种深深地自卑感,连城里都不愿去。
一个亲密又温馨的夜晚,两人是那么地投机、那么地融洽;少年时起建立的友谊,让我们亲密无间,一种默契、一种感应。
1990年8月1日 星期五
早上姐姐来了,买了两个小甜瓜(北京梨),还有一串葡萄。
中午包饺子,爸爸拌的馅,好吃极了!我记得小时候家里都是妈妈烧菜的,现在爸爸烧菜也很好吃,尤其是鸡、鱼、肉等荤菜,他把各种调料都放得恰到好处。
晚饭后,姐夫红金来接姐姐和晶晶回去。爸爸妈妈都出去打牌了,我独自在家里看电视:中央台的庆“八一”文艺晚会,今年的主题是“团结就是力量”;彩台搭在中国剧院,那个我熟悉的地方,多少回忆!多少感慨!
律师考试那厚重繁多的复习资料,我终于细细地看了一遍,接下来该是重点强化记忆了。
1990年8月2日 星期四
晚上,爸爸去徐叔叔家打牌了,我和妈妈正在看电视呢,有人来找爸爸;说是新疆乌鲁木齐有一家新建的纺织厂,要技术人员去安装机器,问爸爸愿不愿意去?妈妈赶紧去叫爸爸,可爸爸没有马上回来。我和妈妈都觉得爸爸应该去,虽说离家远、工作辛苦,可在家日夜打牌也够伤身体的。半夜12点多,爸爸才回来,不过他也说很想去,换个环境,还可以多挣点钱,每月至少500元。
本来父母一直在琢磨:今后,他们是跟我去南方生活呢,还是继续待在北方这里呢?这件事,倒给原本平静的我家,带来了新的希望:之前,爸在合阳承包乡村纺织厂,苦战三年,给家里挣了不少钱;这次去新疆,大家都感到很兴奋,那里生活再苦,总比合阳好些吧?现在,周围的人都在疯狂地赚钱,谁都想富;现在出门,钱的多少就是一个人身价高低的标志,它决定着荣辱,也决定着高傲与卑微!
1990年8月3日 星期五
35集新加坡电视连续剧《亲心唤我心》,今天全部播完了。剧中着重塑造了一个忍辱负重、正直善良的传统东方母亲;可剧情拖沓冗长,编导随心所欲,角色无性格可言而成了一种符号,我们只能凑合着看了。
1990年8月4日 星期六
合阳那家纺织厂,今天给我们家送来了几个西瓜。爸爸在那里干了三年,他们挺有人情味的,这几年夏天都送来了西瓜;去年送了一架子车,连着几年的夏天,我们家都吃了合阳西瓜。今年我们买了几个摊子上的西瓜,觉得没法吃;合阳瓜其甜、其水份、其口感明显比其它瓜高一档。
晚上看电视,聊斋系列片《阿宝》。
1990年8月5日 星期日
早上起来,我和母亲进城:乘招手停小巴到五路口,走解放路-东大街-钟楼-南大街,再折回来,在炭市街转转,天热,人廖廖无几。
我一年多没来西安城里转了,自从调去宁波,就没进城转过,觉得有些变化:美术家画廊的楼上,成了时装店了;案板街建行大楼二层,成了市场;南大街二轻展销中心和福康大厦之间,矗起了一幢银行大楼,我们在福康大厦二层转得时间最长了,买了几件衬衣;以前喧闹的骡马市个体服装街已冷清了许多,退进去很多,不再是小服装摊一直摆到街口了。
也许是天热,虽是星期天,也没多少人逛街;不管是国营、私营,时装很少有人问津,处理品倒比较吸引人;生意最好的是冷饮摊头,四色冰淇淋和冰冻果汁特别走俏。
1990年8月6日 星期一
今年四月一日起,银行利息下调,使得原本就走俏的债券,更为抢手。报上登出城里一家建行在卖1分4的债券,爸爸一大早赶去排队也没买上,说是人们上万元地买;报上马上又登出了1分3的债券,妈妈在开卖的第一天,一大早就赶去了,结果前面已经有一百多人了,还是没有买到。
现在定期储蓄降了二个百分点,三年期只有9厘9,一年期只有8厘四。捞钱的方法很多,正道邪道都有,而消费途径实在太单调了,难怪人们手头有大量地积蓄呢,抢买债券也就很自然了。
1990年8月7日 星期二
爸爸这阵特别忙,同事找他为去新疆安装纺织机的事。爸爸犹犹豫豫的:他觉得现在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了,毕竟年龄不饶人呀!前一次爸去耀县干活太累了,至今都还没有缓过劲来;去新疆要乘3天3夜火车,爸担心万一到那里老毛病又犯了,怎么得了呢?不去吧,闲在家里又特别无聊,周围的人都出去挣钱了,谁不出去做事情,好像谁没本事似的。回江南吧,一时又难找落脚点。左思右想,爸还是想先去新疆,如果撑不住了再回来。
1990年8月8日 星期三
今天立秋,疯狂的炎夏,终于只剩下一个尾巴了。
中央电视台今天开播根据浩然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12集电视连续剧《苍生》。浩然,文革时期最走红的小说家。少年时代,我就是通过他的小说,了解广阔天地的:《金光大道》、《艳阳天》,一部小说就是几卷;从他的小说里,我朦胧地感知了什么是阶级斗争;他把农村生活描写得丰富多彩,把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表现得惊险曲折;这既符合当时的政治标准,又能吸引读者,这在当时走钢丝似的创作道路上,也是一种能耐。
文革后,久违了浩然!偶然从五光十色的银屏上瞥到编剧栏中有他的名字,可我已经没有那么强烈地关注了。所谓时势造英雄,反过来,时代英雄也只属于一个特定的时代。
陕西电视台开播吉林电视台摄制的电视连续剧《少帅春秋》,还是由原来主演《少帅传奇》的寇振海饰演少帅张学良;陕西电视二台开播17集电视连续剧《过埠新娘》。
1990年8月9日 星期四
今天是阴历的6月19日,妈妈的56岁生日;妈妈让我不要买什么东西,家附近的蛋糕质量太差,天热她也不想吃甜腻的东西。
中午,妈妈烧了一桌好菜:皮蛋,炒鳝丝,油爆河虾,辣子鸡丁,莲菜牛肉丝,西红柿鸡蛋汤。
昨天,妈妈早早地就把晶晶接上来了,昨晚姐姐也上来了,姐姐母女昨晚就住在这里。今天,姐姐才知道妈妈过生日,马上给了妈妈十元钱,说是让妈妈去买瓶化妆品。
傍晚,姐夫红金送来了12日去上海的火车卧铺票,我的暑假故乡行就要结束了。
1990年8月10日 星期五
回家的日子是愉快的:我留恋荧屏的绚烂,又时时惦念着律考的成败,恨不能把每一个记忆的细胞都化成法律知识的单元,为此而日思夜想,熬过炎夏,终有长足进展。父母慈爱,对我的关爱无微不至,鸡鸭鱼肉、顿顿鲜美,虽不至于衣来伸手,但十足的饭来张口,水果饮料、随心所欲。
我是幸福的,亲情和事业兼而有之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1990年8月11日 星期六
至晚6点,我终于做完了律考复习资料最后一部分-律师实务的最后一道题,合上厚厚的书本,我长舒了一口气;我终于在返校的前一日,完成了复习计划,信心充溢胸间。
暑假回来,我还未去过胡妈妈家。胡伯伯、胡妈妈二老和儿子一家处不到一起,二老现在和儿子一家分开,单住到了一楼;恰好就住在我幼时住过的楼层单元里,他们现在住着的那间房,当时是於伟龙家住着的。在那个单元里,我住了十多年,曾经是那样地熟悉,而今又是那么地陌生。二家合用的脏兮兮的厨房,屋内墙壁开裂,漆黑漆黑的二老房里,几件陈旧的简陋家具,显得那么凄凉,冷冰冰的!养儿育女一场空,一代一代的,儿女欠父母的太多,父母为儿女做得也太多。胡妈妈的女婿去约旦工作带回来的13寸菲利普彩电,无目的地开着,帮已是风烛残年时的二老打发着时间,多么可怕的老年生活呀!幼年、少年时代,我特别喜欢去胡家 ,可现在,我特别怕去那里,我不知该说些什么,能找到的话题想想都会刺激老人,我欲言又止。
我回来不一会儿,胡妈妈就送来了八个小烧饼和几个薄荷糖。她们认为我早不去,晚不去,偏偏临走时才去,是不是去要什么东西的?我回来时让爸爸带给他们一包干菊花,我这会儿去像是去要回礼的,做人真难。
晚上,我照例一个台一个台地按着电视机的开关,最后停在陕西二台上。没有开头,是讲一个橄榄球运动员拼搏的故事,最后他以胜利者的姿态,高高地举起橄榄球,定格!这是我这次回家看的最后一个电视镜头。胜利,让人为之付出代价,又有着无穷魅力;激人奋发,也催人奋进。
1990年8月12日 星期日
爸爸妈妈自己老是舍不得吃。吃、睡是长寿的最重要因素:睡不好,吃得再好也吸收不进去;吃不好,身体就好不了。我回来一个月了,今早才看到父母蒸鸡蛋吃;父亲老是早上给我蒸一碗鸡蛋,而他们自己却凑合着吃。
我说去胡家时,他们给我吃葡萄了;今早,妈妈马上去买来葡萄,姐姐上来也买葡萄了,还有苹果梨和玉米。小晶晶是玉米迷,有了玉米饭也不想吃了;一次玉米没煮好,她急着要吃,竟放声大哭。
中饭是丰盛的,这次回来,家里活鱼已经买了几次了,头尾烧汤,中段红烧,鲜美极了!
下午4点,姐姐上中班先走了;姐夫红金送我到汽车站,每次都是他用自行车帮我推着行李,小晶晶坐在前梁上;妈妈送我到汽车站,然后去洗澡。爸爸送我进火车站,帮我放好行李,这样他看着才放心;爸在列车旁站着,不愿马上就走,我再三说,爸才走了。
海涌日记:我这三十年的日子(281)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