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华为80后一线项目的小组长的反思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并与一个在企业界流转的世界性的难题直接挂钩:员工对工作不上心了,再多的物质奖励与绩效考核,也唤不回员工从事创造性工作的激情。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可大多数人却渐渐成了复制品。中国企业人在深入反思这个世界性难题。
绝大部分的创业机构都是专业服务的公司。但任何产品与服务都需要以所占有的市场,以及客户的认同程度为基础。
当一个专业服务的公司,由于过分突出自己的专业性而忽略了自己的市场性,就往往会连专业服务都无法做了;当一个科技类的公司,纠结于自己的科技含量与权威打造,而忽视了市场性的销售与传播,那么连展现自身科技含量的基本机会都没有。
在任何一个专业服务类型的公司,营销团队与市场推广的预算,总是时刻会处于尴尬的局面,不仅市场营销和推广力度要远远逊色于专业服务执行本身,而且市场预算在很多时候都处于被裁减的边缘。——其实这在企业战略制订的时候是大错特错的。
虽然市场营销未必是整个公司的衣食父母,需要得到整个机构的推崇,但至少他们是给专业团队带来机会的力量,需要得到相应的尊重。而不单纯是伸向市场的“爪牙”。
一个科技类的公司,必须要用成倍的市场营销投入,才能给技术团队以优越的生存条件,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让专业团队拥有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更多的成功案例。所以成熟的技术型的公司,是需要用很多的市场营销团队来养的。
营销需要将形象传播与产品促销结合起来,其中前者是跟媒体、会议、公关广告、教育培训之类的活动平台结合的,需要跟热点事件结合的,需要在结合的时候有爆发力,跟产品之间有紧密的粘合度的,后者则紧紧围绕拳头产品的这个核心。
跟企业的收入与现实问题相对的,是理想塑造与形成光环的问题,那些都是有含金量的,至少会让企业在争取客户的时候发挥重大的作用,而在相应的细分市场中树立独特的形象与概念,需要通过软文、采访、模块化的说明与演讲等形式来实现的。
也只有在内部准备充分了之后,才牵涉到对外协作的问题。当自身准备充足,不管是针对传媒机构、针对广告机构,针对具体的行业与企业客户,都会做到言之有物,每前进一小步都是企业发展的一大步,如此才不会牵涉到资源浪费。
市场营销的灵魂是外向型的营销人员。面对任何一个营销人员,特别是销售人员,企业都需要有相对开放的心胸。
假如一个人能进入自己的团队,就给他们提供积极向上的发展空间,以供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他们决意离开或者被难以跟上团队的发展速度而被动淘汰的时候,也需要释然,并给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程。
在营销团队中的每个人在加盟之前,最好的方式是经过多名执行业务经理统一面试,并共同打分,然后给TA自行选择的机会,自己看着最顺眼的人留下的并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只有得到资深人员的一致认同,并得到某个直属经理来携带。
在营销人员在职期间,假如你所提供的椅子的总数至少要达到办公桌、电脑与电话的三倍,以促使他们中的至少一半儿的人都出去开展业务,这也使得办公室的空间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时刻造成一种up or out的氛围。
在时间管理方面,要求他们每天有日志,每周至少有三天在外边。只要是在外边,就需要有相关客户的签字认可,或者是同伴之间的互相描述与认同。
在内部会议与培训方面,企业需要多为员工创造上台分享与选题培训的机会,采用照片与视频等方式,来记录他们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在工作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不仅可以颁发相应的证书,而且可以参与公司举办的定期“犒劳活动”,并将那些进步记录跟他们的家人朋友分享。
要让每个员工都强烈地感受到是在用自己的时间投资,而所得到的并不单纯是奖金之类物质的激励,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可以让自己的生命充实起来。假如把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起来,让他们充分利用办公场地的每一寸土地,那么就可以降低办公室的使用成本。
不要忘记,任何一个员工,即使TA的你的团队的过客,都是公司的资源。在他们离职的时候,可以得到来自销售团队的联名推荐信。享受公司为其举办的欢送会,并获得公司为其提供的离职纪念品。让TA们念你的好,而不是记你的仇。
贾春宝
2012年10月12日星期五
电话:13269258122,(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