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全年收入规模达1377.88亿元,比2010年整体收入增长了31%。互联网广告(512.9亿元)、网络游戏(428.5亿元)与手机出版(367.34亿元)依然占据收入榜前三位。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一年,数字报纸、电子图书和互联网期刊均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势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25%。其中,互联网期刊收入达9.34亿元,电子书(E-book和电子阅读器)收入达16.5亿元,数字报纸(不含手机报)收入达12亿元。
2011年我国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的总收入为28.34亿元,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2.06%,说明单纯地将纸质出版物数字化而缺乏原创内容,难以在市场中立足。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在数字出版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6.66%和31.10%,说明手机出版和网络游戏依然是拉动数字出版产业收入的主力军,神话传奇也意味着娱乐化产品在数字出版中占据相当比重。
新兴数字出版产业快速发展未大幅冲击传统书报刊市场
近几年用手持阅读器、手机等进行阅读的人增加很快,传统书报刊的发展会一定程度减速。新兴的数字出版这些年发展非常快,相应的数字阅读的人数增长也比较快。但是,产业分析报告显示,传统的书报刊产业仍在增长,有很大的阅读市场。
2011年,图书、期刊、报纸的印数均创历史新高,全国出版物用纸量717.0万吨,比上年增长5.6%。其中,图书用纸149.1万吨,比上年增长8.4%,期刊用纸45.3万吨,比上年增长6.3%,报纸用纸522.6万吨,比上年增长5.8%。印张数的增长也表明了用纸量的增加。
此外,从传统书报刊人均占有量来看,也可以看出,纸介质的传统出版物的发展还是有空间的,也是有阅读需求的。2011年全国百万人均拥有当年出版图书274种,较2010年增长11.8%;人均年拥有图书5.7册,较2010年增长7.3%;人均年拥有期刊2.4册,较2010年增长1.7%;每千人日均拥有报纸95.1份,较2010年增长2.8%;报纸普及率每户0.35份,较2010年增长2.9%;人均书报刊用纸230.0印张,较2010年增长5.0%,这组指标的稳步增长表明我们传统书报刊的供给能力和服务能力在进一步增长,贡献率在进一步的提高,群众对纸质印刷物的需求在增长。
传统与数字“齐步走”
“数字化并不是以后才考虑的事情,而应与传统书籍同步发展。”马金森认为这是数字化取得成功的关键点之一。除此之外,内容的可获取性以及合理的价格也是数字化进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马金森认为,与传统书籍相比,数字产品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并且,还要为读者提供很好的阅读体验,对内容和质量加以保证,数字化产品要与纸质印刷产品有同等的质量,才能获得更多潜在的用户,因此,数字出版必须与传统出版同步发展。“数字出版企业并不想先出版了纸质书,再出电子书,而是希望两者是同步并行的。尽管同步发行非常复杂、非常困难,但也非常关键。”马金森指出,如果出版商不能同步去开发纸质产品和数字产品将失去发展机遇。
肖伟则指出,传统出版社要同步做好纸质和数字版权,要组织好内容资源,注重传统内容的数字化转变,还要注重营销。肖伟以《乔布斯传》为例介绍,去年该书英文版上市之后一周进行数字版同步发售,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肖伟认为,到了数字阅读的高级阶段,就需要传统出版跟平台供应商加强互动,了解数字阅读的使用情况及用户的使用习惯,进一步为数字阅读的用户打造专属的创新性的内容。
对于传统的出版单位来说,发展数字出版、抢占新高地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传统出版如何与数字技术更好融合,寻找出一条全新的数字出版道路,还需要更多的尝试和探索。
中国最大的正版电子杂志平台读览天下副总经理屈辰晨介绍,扎客(zaker,将微博、博客、报纸杂志、网络新闻、图片、RSS、google reader等众多内容,按照用户个人的意愿聚合到一款软件)的内容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高效性,只要信息发生了,扎客的数字智能系统就能第一时间把相关内容聚合出来,然后按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发到每个人,实现内容生产模式的质变。二是互动性,对感兴趣的新闻,用户可以及时通过邮件、短信、微博等方式传达到很多人,并得到反馈。谈到这个产品的开发初衷,屈辰晨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是传统互联网发展速度的10倍还不止,从前传统版式的数字化在互联网上越来越不被认可,因此我们开始面向个人的兴趣爱好开发新的产品。”如今,不到两年的时间,扎客已经拥有横跨iPad等3个平台的800万用户,单日访问量已超过1000万次。
大规模和个性化定制将成未来数字出版特点
如今,使用各种智能电子终端的人群不断增多,电子出版无疑成为越来越多读者的新宠。在当下技术变革的驱动下,大规模和个性化的定制将成未来数字出版的重要特点。
数字出版未来的外延已远超传统出版的外延,数字出版的参与者也远超传统出版的参与者。今后,随着有数字平台的渠道商的加入,及POD大规模新型印刷企业的参与,内容的创新、数字资产的管理是未来出版领域发展的着眼点。“传统出版出一本书一次就要起印三千到五千本,未来数字出版特点就是大规模、个性化的定制,比如出现一次印三千种不同的书,但每种书只印一本。”
浅谈出版行业的发展前景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