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师眼中的“龙”
曾祥裕(赣州风水养生堂http://www.zxyfs.com)
时间长河奔腾不息,送走金兔,十二年一轮的农历龙年翩翩起舞来到我们面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龙的情结。风水师眼中的“龙”有别样的意义。
在十二生肖中,龙是唯一带有神性的动物,排在第五位。龙的图案和传说可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文化。《说文解字》介绍:“龙,麟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龙”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是一种神圣、祥瑞的象征。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分时登天,秋分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白虎、玄武【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山海经》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另有书记“颛顼(zhuān xū)乘龙至四海”、“帝喾(ku)春夏乘龙”。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jiāo)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虬(qiu),无角的叫螭(chī)。
作为炎黄子孙,应该了解龙是一种图腾(以蛇为主体,以鱼鳞为龙鳞,以鱼尾为龙尾,以狮头为龙头,以鹿角为龙角,以鹰爪为龙爪)。
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此,“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龙是华夏民族的代表!是中国的象征!
中国古代风水四象: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就是有龙有关,不过它是方位的组成要素之一。经曰:“夫玄武拱北,朱雀峙南,青龙蟠东,白虎踞西,四势本应四方之气,而穴居位乎中央,故得其柔顺之气则吉,反此则凶”。风水鼻祖东晋郭璞说过: 龙虎,要如肘臂,谓之环抱… ,其实龙虎砂就是拱护区穴作用,以达到藏风聚气之效。
作为风水师,他的功夫是来自多年跑山积累而成。跑山其实就是审察来龙去脉。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如果论中国龙脉的起源,应该说中国龙脉的始祖源自昆仑山。中国地域以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为界,将中国的山系分为南、北、中三大干龙。
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这些举世闻名、举世无双的大大小小山脉--大大小小的龙脉,构成了一幅中华巨龙图,是大龙、中小龙混杂的卧龙图。
古代“风水术”讲究龙、穴、砂、水、向五要素平衡。相应的活动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山的脉络,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水是龙的血,因而,龙脉离不开山与水。
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所谓祖宗山,就是山脉的出处,群山起源之处,父母山就是山脉的入首处,审气脉即指审察山脉是否曲伏有致,山脉分脊合脊是否有轮晕,有轮有晕为吉,否则为凶。还有寻龙需分九势,九种龙势中有:回龙、出洋龙、降龙、生龙、巨龙、针龙、腾龙、领群龙。来龙就要山势曲折婉转,奔驰远赴。
纵观中国风水古籍汗牛充栋,开篇莫不专题阐述龙脉,可见其重要性。
《阳二宅全书·龙说》云:“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
《撼龙经》云“大率龙行自有真,星峯磊落是龙身……龙神二字寻山脉,神是精神龙是质。” 龙行飘忽,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山脉亦多起伏逶迤,潜藏剥换。郭璞《葬经》所谓“委蛇东西,忽为南北”即是此意。
辨龙首要分清枝干,寻得干龙而于枝上点穴,大非吉事。《堪舆漫兴》云:寻龙枝干要分明,枝干之中别重轻。”次要分真龙之身与缠护之山。凡真龙必多缠护。缠多富多,护密人贵。但若于缠护之山下穴,即失真龙之气,亦大不吉,识得真龙,然后观其水口朝案、明堂龙虎,确定结穴之处。鱼跃鸢飞,是为生龙,葬之则吉。如果粗顽臃肿,慵獭低伏,如枯本死鱼,是为死龙,葬之则凶。
大凡一个好的风水穴场,讲究势和形的统一。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弟。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难,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葬经》有一个章节专门论述龙法所带来的吉凶:
1、来龙气势如万马奔腾,从天而降,这是王侯葬地。
2、来龙气势如巨浪,重山迭障,护卫重重,这是大官葬地。
3、来龙气势如重屋,山地草茂树高,这是开国建府葬地。
4、来龙气势如屈曲斜徐的蛇,这是国破家亡葬地。
5、来龙气势如降龙,,水绕云从,这是大官葬地。
6、来龙气势如戈茅,这是有牢狱之灾,兵火之难葬地。 7、来龙气势如流水,这是亲人活着也像死鬼葬地。
8、来龙气势如屏风,两条山龙对峙,葬在中间,这是后人封侯封王葬地。
9、来龙气势如倒扣的锅,在锅顶下葬可使后人发财。 10、来龙气势如帽子,这是合家欢乐葬地。
11、来龙气势如抛下的筹码,这是子孙百事倒霉葬地。
12、来龙气势如乱衣,这是后辈女人嫉妒,妻子与人私通葬地。
13、来龙气势如灰色口袋,这是子孙阳宅有火灾葬地。
14、来龙气势如倒扣的船,这是子孙后辈女的生病,男的有牢狱之灾葬地。
15、来龙气势如横放案几,这是断子绝孙葬地。 16、来龙气势如卧剑,这是子孙叛逆而被诛杀葬地。
17、来龙气势如仰刀,这是子孙因凶祸而逃散葬地。
后人在实践中总结出,龙有八格和十二格之说。八格者:生龙、死龙、强龙、弱龙、顺龙、逆龙、进龙、退龙。其中生龙、强龙、顺龙、进龙为“四吉格”。十二格者:生龙、死龙、枉龙、福龙、鬼龙、劫龙、应龙、游龙、死龙、揖龙、病龙、绝龙。
中国历代皇帝非常重视保护龙脉。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大军以锐不可挡之势挺进辽东,并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至辽东重镇辽阳,大兴土木,修筑宫室。然而,出人意料的是,1625年三月初三早朝时,努尔哈赤突然召集众臣和贝勒议事,提出要迁都盛京(今沈阳),诸亲王、臣子当即强烈反对,但努尔哈赤坚持自己的主张。原来他找过高明的风水先生定过龙脉;按照风水先生的指点,他在当时的东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庙;在东门里修建弥陀寺;在风岭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三座庙把神龙压住,以保龙脉王气。 但是,三座庙宇只压住了龙头、龙爪和龙尾,城里的龙脊梁并没被压住。于是龙一拱腰,就要飞腾而去,一直向北飞到浑河北岸。罕王以为龙是奉天旨意,命他在龙潜之地再修造城池,于是一座新城便拔地而起,并将此命名为“奉天”。又因为浑河古称沈水,而河的北岸为阳(风水中有关阴阳的规定为: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水的南边为阴、北边为阳),所以又称“沈阳”。之后历代的皇帝都把辽宁沈阳看做龙脉起源。
龙有方位和时间的概念。罗盘周天三百六十度分为八个卦,一卦三山,辰在东南方。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即上午七时至九时又称“龙时”。 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抬头”是何意思?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中国人喜欢龙,各地取龙的地名举不胜举。据说,北京带龙的地名很多,粗略的统计一下,就有二百多个。无论城区,还是郊区、县,不分山地还是平原,几乎哪个区县都有龙地名。
“龙脉”一词在新时代也有了新的意义。如把新修成的青藏铁路,称为入藏的“龙脉”;把证券市场上的综合指数走势,称为股市“龙脉”。
(赣州风水养生堂长年举办杨公古法风水培训班,有志学习者可报名参加学习,联系方式:电话13766307454,QQ175613195,421184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