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的演化为世界的顶级品后?


当中国的演化为世界的顶级品后?

中国从封建专制国家,演变为计划经济国家,再到市场化国家?融入世界的心肝地带越来越近的时候,从而导致中国的一些东西演化为世界的顶级品(奢侈品)。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中国石油。

当它的A股开盘瞬间其管理层就向世界宣布:中国石油市值是美孚的两倍多并成为世界第一(可想而知,提前写好了演讲稿);与此同时中国概念股市值占据世界前十席中的五席;搞笑的是万科A在我们的心目中本来是一家民企,也代表国家冲进了世界前十,后来才发现国资委已经控制该公司并成为第一大股东。

随后中国石油的演化大家有目共睹,尤其是要在破发前,管理层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承诺:不买一辆车、不建一栋楼,也要向广大股民丰厚的回报(实际上你想一想CNPC150多万员工,每天买一辆车都实属正常)。

本来中国石油已经高度控盘,也在13元区搞增持秀,但危机后的反弹高点也没有冲过发行价,而成为表现最差的股票之一。

显然这五个世界顶级品的产生,滋生了非主控方的强烈做多情结,无奈主控方强势做空,最后演化为中国成为危机游戏过程中下跌最惨的市场之一。

2010年又是中国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因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超越日本0.5万亿美元左右,但随后的2011年中国股票市场却成为世界最为衰败的市场之一,更搞笑的是一度吹嘘增长潜力巨大的创业板也获得了腰斩行情。出现此种情况表明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底气不足,毕竟我们人均仅有日本人的11分之1。而在每下一个台阶的过程中,做多情结者就讲如此超富的国家、经济面如此美好却呈现经济与股票市场严重背离的状态。

2011年又是我们醉生梦死的时代,因为我们股票市场虽然落得世界最惨的市场之一,但又呈现一枝独秀的局面,即以茅台为首的酒仙们个个扬眉吐气,并没有呈现沪A那样的惨跌,也没有像创业板那样实现腰斩行情,却源于为了演化为世界的顶级品/奢侈品。

2011年茅台管理层讲:它们并不打算申报世界顶级品/奢侈品,但无奈抗跌性超强,导致市值大太,没有办法(最近公布)被迫演化为世界顶级品/奢侈品。

作为茅台们之所以能完成此任务,除了吊足了我们广大酒仙们的胃口,最为重要的是自编、自导、自演的存年老酒可以实现无限制的增值潜力。想一想目前2000-3000元的一瓶茅台,假定留给你的N代子孙,每瓶可以达到500多万元,增值潜力是不是无限的。

但愿茅台们不要步中国石油们、第二大经济体的资本游戏后尘,否则你也跌70-80%或者小一点搞一个腰斩,岂不让我们酷爱茅台者们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