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法国医生亚历克斯·卡雷尔(Alexis Carrel)发明了缝合技术,并因此获得了19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直至今日,缝合技术还一直被各类外科手术广泛应用。而现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们发明了操作更迅速、更安全的无缝合技术。
在动物实验中,显微外科手术医师杰弗里·盖特纳(Geoffrey Gurtner)用一种泊洛沙姆胶(poloxamer)和生物黏合剂取代针线,将血管结合在一起,研究人员将这成为血管吻合术(vascular anastomosis)。泊洛沙姆被广泛用于各种药物运送机制中,包括化疗、疫苗和抗病毒治疗。在这项研究中,出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考量,研究人员们采用的是泊洛沙姆407。斯坦福生物材料及先进药物递送实验室的主任贾酷玛·拉加的斯(Jayakumar Rajadas)对泊洛沙姆进行了技术修改,让这种胶在体温加热下能够变得更牢固、更有弹性,而冷却时又能无害地溶解在血液中。他们用卤素灯加热胶体。
缝合手术的最大缺陷是很难用于宽度小1毫米的血管。十年前,盖特纳就在考虑找出缝合手术的替代品,以针对那些细微血管的缝合案例。2002年,当他还是纽约的一名显微外科医生时,他接到了一位年幼的患者——10到12个月大小的婴儿,婴儿的手指被自行车轮扭断了,艰难的是,患者的血管极细,甚至只有半毫米,手术共花费了5个多小时,但医生们只能为患者缝合3针。另外,缝合还会导致并发症,例如针线导致血管的内膜增生,让血管变窄等。
动物实验证实,这种方式比传统的手工缝合快5倍,即使是对超细血管(约0.2毫米宽)也一样有效,引发的炎症和疤痕也相对少了很多。盖特纳说:“这就是它的可贵之处。”在进行人体实验之前,研究人员们还要进行大量的动物测试,不过好在这项技术运用的材料早就被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所批准。盖特纳认为,新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尤其是在微创手术领域极为有用,它能大大缩短病人等待手术的时间。
血管缝合不用针,粘起来!
评论
1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