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霸得了几时?


  在刚刚落幕的2011年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发布了百度首页的新界面,并提出“让每个开发者都可以上百度首页”的合作理念。此次的新理念,到底是“让每个开发者都可以上百度首页”,还是“让每个开发者都可以‘拿钱’上百度首页”,成为企业和开发者们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一搜索引擎霸主,甚至有人把其广告口号改成了“百度一下,你就上当”。但是,搜索引擎市场并不冷清,为了利益、为了责任、甚至为了出口气,各路搜索商家各出奇招,大有不把百度拉下马不罢休之势。

  筑“凤巢” 百度铜臭味渐浓

  曾经,百度的广告词被网民总结为“有问题,问百度大婶”。那时,百度以“更懂中文”标榜为最适合中国人的搜索引擎,随后,全球搜索引擎巨头谷歌在各种失利状态下,退出中国市场,败给百度。就在国人还在为这个国产品牌而自豪时,百度似乎慢慢在变质,“有问题,找百度”转变成了“百度一下,你就上当”。

  近日央视披露,百度凤巢系统将一些“钓鱼”网站上线推广,致使较多网民受骗。有些无资质的公司通过竞价,也能在百度凤巢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甚至排名第一位,即便是创维、海尔、康佳这样的中国耳熟能详的品牌,如果没有既定的广告投入,在百度搜索的结果里,也会被挤得不见踪影。

  其实,早在2008年,百度就出现了竞价排名丑闻,让整个互联网行业蒙羞,严重影响到公众和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信心。由此导致竞价排名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百度凤巢。可实际上,百度凤巢比起旧版的竞价排名,不仅换汤没换药,而且还变本加厉玩“猫腻”,让不少普通消费者也深受其害。

  甚至,百度自己的工作人员也承认,中国多数大品牌,早被百度纳入被掘金队伍。所以,业界不断出现的,除了百度越发膨胀的新闻,还有百度勒索营销的传闻。

  而在谷歌败给百度后,雅虎、爱问、有道、搜狗、搜搜们就更无力与之抗衡。统计数据显示,百度是中国网络搜索引擎市场毫无争议的霸主,占据了该市场75.9%的份额。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搜索引擎市场的规模已达43.2亿人民币。市场的力量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将百度推到脱缰的边缘,规则似乎可以由它而定,任何它想控制的信息,都可以控制。

  百度在搜索引擎市场的霸主地位渐渐明朗,但其身上散发出的铜臭味也愈渐浓烈。

  担责任 搜索国家队率先出动

  面对百度的强势与本来就多金的搜索市场,以人民网的即刻搜索、新华网的盘古搜索和央视搜索为代表的搜索国家队,带着其强大的媒体资源优势和官方背景整装上路,为搜索引擎市场带来了一股新鲜血液,想必会对百度的强势地位带来不小的威胁。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无论是央视还是新华社、人民日报,都是实力雄厚的大集团,各自都拥有数量可观并忠诚度较高的观众和读者,“假以时日,超越百度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目前而言,这些搜索引擎还不能对百度形成威胁。”艾瑞咨询分析师张艳萍认为,在较短时期内,百度的霸主地位很难被撼动。

  “对于国家队而言,进军搜索市场的战略意义大于商业前景。”不过,正像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说的那样,媒体和舆情之间的变化,不仅仅要从内容观点去考虑,还要从技术平台、从营造共同的治理方式、从产业的市场规则去推动。这其中,也包括搜索引擎。

  所以,国家搜索引擎队伍的出现,无论从其官方的媒体属性亦或是力图打造的丰富、高效、公平和创新的搜索引擎产品目的,都将让李彦宏的脸红上一阵。

  抢用户 各路奇兵出招迎战

  与搜索国家队肩上担负的多重责任不同的是,面对搜索市场这块富矿之地,用户更是商家死命争夺的目标。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年度综合分析报告2011》显示,截止到2011年上半年,中国搜索引擎运营商市场规模为75.7亿元,较2010年下半年增长8.2%。这块蛋糕,不管是为了抢占用户还是为了削弱百度,稍微有能力的商家都想上去争一争。

  因为他们知道,虽然百度在国内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但并不代表其搜索引擎已经尽善尽美。CNZZ(互联网数据专家)数据显示,百度尽管在搜索结果总量、检索结果页面的打开速度、检索结果即时性等方面比较突出,但是对于检索结果竞价广告、检索结果下载效果、微博搜索、购物搜索等方面的控制却落后于谷歌和SOSO等其他搜索引擎。也就是说,即便在最为核心的搜索领域,百度也不得不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内搜索引擎的挑战。

  面对百度的霸主地位,各路商家纷纷表示出不甘心,出奇招勇敢迎战。他们不再纠结于百度擅长的传统单一搜索模式,开始向与电商结合、与移动终端结合甚至本地搜索和垂直搜索等方式迅速转变。

  首先,是搜索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在营收方面主要依靠关键字广告收入,并且由于营销效果良好促使整体市场收入逐年提升。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这种盈利模式的新尝试也让这些运营商收获不小。”易观国际分析师董旭表示。搜索引擎运营商不仅在为电商广告主提供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也开始跟进个人用户的电商产品需求,这也成为2010年、2011年搜索引擎产品布局的重点。

  其次,购物垂直化搜索、社交搜索和本地搜索等新型搜索模式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有道、慢慢买、一淘的强势崛起,成为目前购物比价搜索引擎战国枭雄。购物搜索的出现,为用户提供全网海量商品的搜索、比价、导购等服务得到了用户认可,将搜索引擎与电子商务无缝对接。

  另外,目前微软的必应搜索引擎已经修改了界面以便能够包含更多的社交网络功能,从而使必应搜索引擎与谷歌搜索引擎呈现出不同。市场研究公司IDC和Forrester research的分析师都认为必应搜索引擎的社交搜索功能已经胜过了谷歌。必应搜索引擎抓住了社交搜索,许多人都在利用这种搜索结果并且给予积极的评价。

  在网民日常生活中越来越起到重要作用的本地搜索,同样开始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大众点评网、口碑网、百姓网等本地搜索网站,在日常生活中能为用户提供更丰富更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只有在残酷、公平的竞争中,才能让百度这个霸主体会到危机感。如今,一支以各种细节取胜的搜索引擎队伍已经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虽然在这些队伍中,还有一些刚刚成长的幼苗,但是他们也正从不同层面抢夺着百度的用户,削弱着百度的力量。相信,在这种气势磅礴的攻势之下,李彦宏和他的百度“坦然”的心,也会不时地紧张一下,从而最终为自己的前途细作打算。

  当霸主 有了信心更要民心

  从2011年百度大会上的盛况,我们能看到熙攘的人群中,有一些艳羡的眼神,更有不少忿恨的表情。

  作为国内搜索引擎的霸主,百度还经常以“搜索企业”自居,这难免显得有些搪塞责任。这不禁让人想到业内另一个霸主:腾讯。十年间,腾讯曾因为一路追求做生意而饱受诟病;如今,马化腾以一种做生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博得了业界不少掌声。而十年间,百度曾以“更懂中文”备受用户喜爱;如今,李彦宏以其翩翩儒雅的风度给更多的用户埋下了“暗雷”,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用户对其丧失信心。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其强大的能力和企业无限发展的信心,更需要其背后支持的广大企业和用户。尤其是向搜索引擎这样的特殊行业,一方面担负着传播知识的担子,另一方面,更肩负着社会媒体属性的责任。

  所以,搜索市场中我们不愿再闻到铜臭的气味,不愿再看到勒索的营销手段。只希望有一些正直而又负责的企业承担海量信息地发布和整合的义务;希望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搜索引擎不应再藐视网民获得公正信息的权利,沦为其纯粹的牟利工具;而希望这些搜索企业能坚持媒体应具有的中立立场,优化搜索市场竞争环境,逐步建立起行业自治准则。

  搜索市场的战争还在持续着,目前,我们还看不出赢家,但民心,已经有所向。百度这个霸主,如不及时醒悟,失了民心,又能在这一方“战场”称霸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