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切入移动互联网的本钱


  移动互联网并不只是新兴企业的天下,9月2号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百度作为传统的互联网大佬,清晰地给出了自己的移动互联战略。那么,它有什么获胜的本钱呢?

  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立刻引发了业界对全球移动互联网未来格局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情,更有媒体惊呼“苹果、谷歌、微软,移动互联网三国争霸”时代已经到来。在我看来,移动互联网并不只是三大国际巨头的天下,尤其不能忽略的是庞大的网民数量基础为中国互联网企业奠定的“人口红利”和中国参与这场移动互联网盛宴的激情。这场大幕实际上才刚刚拉开,小米、阿里、腾讯纷纷加入智能终端市场的争夺,而以百度为首的传统互联网平台,更是以庞大的用户基础直接切入移动互联网的平台市场,大有形成移动互联“第四城”的凌锐之势。

  从全局来看,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是广义的软件平台对硬件制造商的全面胜出:摩托罗拉移动和诺基亚都是老牌的手机硬件设计制造商,所以不仅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是如此,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呼声和不断增长的可能性也反映了这一点。再远一点,近日传出惠普可能退出PC硬件领域的消息和曾经IBM抛弃其PC制造的根基业务同样应证了这一趋势。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核心业务是基于搜索引擎平台的各项内容,本身就属于软件平台的范畴,加上所拥有的庞大用户优势,很容易对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形成竞争压力。

  按照当下的焦点,移动互联的应用领域有很多热门的细分领域:LBS、社交媒体、移动游戏、云计算等等。在盈利难以解决的前提下,绝大多数的创业团队并没有能力做独立的持续性推广,或者说,不具备这样做的效益驱动和实施可行性。富有越野经验的人都知道,Jeep这样专业的分时四驱车是如何挑战极限障碍的。我们不象轿车那样,从障碍之外很远的距离开始“助跑”,然后凭借速度惯性去冲刺障碍物,那样只会毁车;而是在障碍之前慢行甚至停下,挂上四驱之后,前驱攀爬,后驱推动,从而实现轻松征服。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百度采取的正是这种开放平台与资本经营的“四驱”模式。开放平台就是以“移动框计算”为线索的生态产业链,对开发者创业者提供攀爬式的牵引力;而来自百度的流量和技术支持则提供了应用用户发展的推动力。

  移动互联网领域不能一味创新、盲目创新,而是要传承既有的科技成果、发展式地创新,这也是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重要理由。毕竟摩托罗拉在移动通信领域有着长达数十年的技术积淀,其多达1.7万项的专利技术,能够很好地推动谷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所作为。而百度在传统互联网领域首先对用户体验的掌握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其次在技术支持和技术水平、云计算的能力上也有着充分的实力,这些都是创业者开发商合作的信心来源。除了流量,合作也都是百度切入移动互联网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