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物价并不会轻松


 

稳住物价并不会轻松

 

再过几天,8月份的CPI就要公布。此间大多数的认为CPI相对7月份会有所降低,但依旧在高位运行,而且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涨依旧是一个主要因素。中国是否已进入高通胀时代的讨论成为热点,多数人认为中国确实已步入高通胀时代,有经济学家认为用中国已进入结构性通胀时代来表述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的物价走势似乎更为准确。

经济学在研究价格的时候,往往是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加以简化,约束一些条件,简化为供求关系的相关问题。供求的相关确实是决定物价高低的主要因素,结构性也是认为供需之间出现不平衡,这是主要因素。但是实际上现在的物价因素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稳定物价并不会很轻松,实际上年初国家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就已经把稳定物价作为一件大事抓,为什么不理想?原因忒复杂了,所以在调整结构的时候务必要重视综错复杂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众多因素中,国际物价、金融货币、国内用工成本增长、气候灾害、投机炒作诸因素、甚至包括农产品合理的调整价格因素之外,我国的现有耕地要保障供应的困难也越来越大,因为土地虽然有可能会有了微小的补充,但与整个需求的增长之间的矛盾将越来越大,这些矛盾的叠加就必然导致食品价格上涨。

近年来各地不断有资金流入农村,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开展农业合作开发项目,在众多的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项目中,我们不得不考虑这种资金流向的趋利性。例如,发展生产绿色食品,符合环保的绿色色品其实有一个最低要求,那就是符合国家的标准为前提,这些资金融入之后,把标准提高,成本加大,并以获取高利为目的,这样就会使得当前的农产品价格变得更复杂,使得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这种天价或者说高价农产品供应的对象是有钱的人,这样的项目会扰乱整个市场趋于稳定。

天价猪肉已经出现,为什么会天价?现在有些品牌的大米价格就相当于同类产品的一倍,更有甚者每公斤大米能达到几十元,上百元,这种干扰完全是利益驱动,无疑会对目前的国内高CPI时代是火上浇油。

笔者观点:结构性通胀将在中国长期存在,它可能会伴随中国城市化的全过程。其中有合理的部分,同时也应坚持增加补贴,促进生产,但是资本投机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头脑要清醒,要识别真伪,促进增加供应,对投机行为要采取严格措施。不然的话,我国未来的农副产品市场会越来越难驾驭。

二〇一一年九月六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