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创新日益普及。但创新中和创新后发现的问题,尤其对绩效的提升似乎显现出相应的阻碍,至今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比如,我国的无腐烟囱前景广阔。尽管创新所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但就所发现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必须靠再创新才能有效解决。
形式决定效果,结构决定格局。我国和国际一次能源利用的主流不同,其特殊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发电行业的基本格局还是以煤电为主。早在2008年,中电联火电分会就预测,2020年全国总装机容量将达到9-9.5亿kw,发电量将达到42000亿kwh左右,其中火电装机比重仍占70%以上。按此估算,今后10年将累计投入3.5亿kw左右的火电机组,占到当时火电总装机容量的近60%,成为中国电力能源的主体。虽然这些新投产的机组在技术上有所创新,实现了高效、节能、低污染和节水的要求,但火力发电湿法脱硫烟囱的防腐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对此,相关人士都在担忧或思考,该怎么办?
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要解决创新中发现的新问题,我以为,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再创新。只有这样循序创新,才能不断有效地解决新问题。
或许,这一问题可以2010年9月14日中电联火电分会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即《湿法脱硫烟囱防腐研究》为例,作进一步的探讨或剖析。根据中电联火电分会五届会长会议部署,2010年3月到8月下旬,采用问卷和实地调研方式,课题组进行了详细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有,辽宁东方发电有限公司、河北大唐国际唐山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军粮城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浙能镇海发电有限公司、山东百年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辽宁能港发电有限公司等单位;实地调研的企业有,湖南益阳发电有限公司、山西阳泉阳光电厂、山东众泰发电有限公司、广西钦州电厂、合山电厂、来宾电厂、常熟华润二电厂和华能营口发电厂等。基于调研,课题组取得了科学完备的实证研究成果。
根据国家标准,烟囱结构应满足设计基准期50 年、排烟功能设计应满足工艺系统设计寿命30年的要求。但调查发现,“有的工程仅投运2个月即发现由于泡沫玻璃砖脱落对钢内筒造成严重腐蚀;有的脱硫改造单筒烟囱工程项目投运后仅4个月即发生酸液沿烟囱外筒壁渗漏,造成对钢筋混凝土筒身腐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脱硫烟囱所采用的13种防腐方案中,有10种方案由于防腐材料本身的质量、施工质量等原因造成烟囱防腐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损坏,并发现因防腐措施不当带来的开裂、冲刷或脱落、酸液渗漏等问题也十分严重。
我国目前烟气环保处理的主要方法是湿法脱硫。实践证明,该工艺对烟气中的SO2脱除效率较高,但对造成烟气腐蚀主要成分的SO3脱除效率不高。由于该法处理后的烟气依然含有氟化氢和氯化物等强腐蚀性物质,存在腐蚀强度高、渗透性强,且较难防范的低温高湿稀酸型腐蚀问题。而据国内外烟囱防腐蚀的相关规定,湿法脱硫烟囱冷凝结露液的PH值约在2.0左右,烟气腐蚀性应被视为“高”化学腐蚀等级,即强腐蚀性等级。因此,该报告建议:“应按强腐蚀性烟气进行烟囱的结构安全性设计。”
又由于电厂干烟气的温度通常为120-150℃,脱硫后的烟温为50℃左右,烟囱内烟温的变化对烟囱带来很大影响——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形成硫酸冷凝液、氟化氢和氯化物,对烟囱内壁形成腐蚀;导致烟气密度增大,腐蚀加速;甚至当温变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将撕裂防腐层。因此,该调查报告建议:“涂料类防腐材料不能在冷热环境下作为烟囱防腐材料使用。”
…………
在新疆,我对玛纳斯电厂进行过实地考察,还与应邀前来的湖南天通无腐烟囱工程公司一并参与了该厂关于烟囱防腐问题的研讨。就“天通”的无腐烟囱技术,该厂提出了一连串新问题:烟气入口处的防腐如何处理、落下的灰尘中的灰水混合物如何解决、大颗粒灰尘下降后碰到烟囱内壁的粉尘干度有多大、如果湿度较高会不会有新的腐蚀问题、烟道入口是否有导流板……对此,新疆环保厅环境监测监察处的领导也提出了新的课题:“使用该技术后,烟囱内的烟气内旋,可能为检测带来新问题。如何妥善解决?”针对新的问题,天通公司不仅都做了相应的解答,而且还将尽快提出烟囱防腐改造的具体设计方案,对现有技术再创新。
在中国,火力发电依然是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力。其环保处理后的烟囱腐蚀问题,必须得到有效解决。“天通”的无腐烟囱新技术可能将对我国烟囱腐蚀问题的彻底解决带来新的希望和契机。
创新别忘再创新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