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脑袋 不要相信眼睛


  曾有人问,生命成长到今天,你可否知道:你人生的方向将往何处去?这一问,就会引出一长串关联问题:你这一辈子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家,你希望你的孩子将来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生命目的究竟是什么?你已浪费了多少时间?你已错失了多少机会?为什么业绩不好、收入不高、工作效率低、人际关系差?你的生活为什么没有激情?你的工作为什么缺乏动力?你的人生为什么没有方向……

  面对这一连串的“?”,很多人喜欢归因于外,八方寻原因,为自己的不成功开脱,找责任人,尽情怪罪。其实,这怪不了任何人,你要为你现在的一切承担最终责任。因为,一切的结果都是因为你还没有唤醒内心的巨大潜能,你还不知道在你生命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如经一番深刻反省,你会发现,你并不需要一个多么聪明的头脑,以及很强的能力,而仅需要将心归零,调整到一种宁静放松的状态,你的人生将出现不一样的精彩。

  昨天上午,听了客户的董事长作报告。演讲充满睿智,令好为人师的我受益匪浅。一开场,客户董事长就发问:“你希望你的领导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董事长讲了他的人生经历,他的很多感悟,且号召大家上台写出希望自己的领导是怎样的。话音刚落,外贸部经理、总经理助理、整合部经理……纷纷上台,用一句话写下了各自的“希望”。

  别以为这只是一个游戏或例行公事,此举实在让大家颇有触动。正如董事长所问:“你在这一刻是怎么做事的?”待大家写完,董事长才解开“包袱”,你希望你的领导是这样,其实你的下属也正是这样希望的。你做到了吗?问过,董事长又继续分享他的人生感悟:人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说,就像我们生产的机器一样,必须了解机器,我们也要先了解自己。但现实中,人总是先要求别人,后要求自己,甚至根本不要求自己。

  “心在哪里?”董事长说,他参悟了很久才明白,世间万物皆来源于心。心是洁白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从佛教的角度看,“贪、嗔、痴”是人的天性。他以“贪”字举例说,贪不是努力,而是超出自己的能力——用一种非常手段,拿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有当自己的努力不再给自己带来愤恨、怨气等负面能量时,那你的努力就对了。

  有一种情况叫心动形现。比如好不容易挤进了公共汽车,在里面的人会有90%都说不能再进了,而在外面却有50%的人会说还能进来,这就是人心,总是屁股决定脑袋。令我感慨的却是董事长的另一席话:千万不要太过主动替别人担忧,帮助别人“托”比“抓”好。对待客户如同对待小孩,应该思考如何托住小孩成为他愿意成为的人,而不是去抓;否则,当别人不像你希望的那样你的愤怒就会出来了,因为当他不听话的时候,你就会呈现出坏情绪来。

  作为人类“心动力”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知欲”在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类知识系统的日益丰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能力的不断提升,人类“知欲”产生的来源,由单纯的安全感引申出好奇心、好胜心、兴趣、爱好、冒险精神等。因此,“心动力”的开发,必然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此外,董事长谈到另外一个问题,人更重要的是比未来。执着很好,但若过了就成了执拗,那就麻烦了。

  报告不长不短,持续2小时。最后,董事长告诫大家,千万不要耗费自己一辈子的时间,拿回来的却是身外之物。比如,耗费了许多精力,拿回来的却是困惑与烦恼。要有为而不争,做事先做人。不要相信脑袋,不要相信眼睛,要相信心。因为,只有心才会引导你怎么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