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事:
我希望自己能够坚持用这种古老而传统的方式向你们传递我的思考,也期望你们未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与我交流,这样会引导我们冷静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想象,体验各自的境地而采取更为智慧的行动。
我们的老祖宗是何等的智慧,对这个世界最为神秘、最为复杂的高等动物创造了一个最为简单、最为简洁的字“人”,一撇一捺。正是这一撇一捺,揭示了人类社会最原始、最伟大也最恒久的力量——搀扶的力量。
没有搀扶,没有支撑,没有倚仗,一撇一捺散落于地,“人”何以为人?尽管当今是一个崇尚个性,崇拜自我的时代,但人类社会始终是集体群居的社会,谁也不能离开集体而单独存活。
莎士比亚在名着《哈姆雷特》中有句名言:“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即便是万物的灵长,在漫漫旅途中,也会有疲惫之时,当脚如灌铅般沉重之际,多么渴望另外一双手搀扶前行。他们的搀扶会使我们走过艰难困苦、走过阴霾。
记得1999年6月,我曾有过一段长长的旅行,赏九寨沟、过都江堰、登岳阳楼、上庐山、观鬼城、游三峡。期间,峰林叠翠,沟壑幽然,山城楼堰皆怪异奇特而秀色可餐,令人不能不抚古追今。然“无限风光在险峰”,于我而言,更是艰辛万分。
这是我2002年出版第二本专着《品牌胜典》时在后记中写下的一段话,一段真切的感觉。如果当初没有一位叫王协忠的老大哥一路的搀扶,我根本无法完成那次长长的旅行,正是他的搀扶,让我走过了在空中晃荡的都江堰索桥,登上了盘旋曲折的庐山,欣赏完滩壑连连的九寨沟……
今天,我依然怀念搀扶的力量。贫寒的家庭,拮据的生活,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路有着老师的搀扶,直至现在依然与老师们保持着交往;从华星、森达到星宝,一路有着同事的搀扶,让对企业一窍不通的我能够走到今天。可以这么说,我的人生,是在别人的搀扶下走过来的,我感恩生命中的搀扶。
7月31日,公司停电。部分员工被安排去连云港,这个早先拟定的计划,终于成行,我心中释然。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提及:“大自然会指引我们从生命和彼此身上寻找一起存在着的美好和善良的东西,自然是美好意念的影像,对于扭曲、不正常的都市生活有校正的功能。”
旅行会帮助我们校正生活方式或行为准则,我不知道同事们在攀登花果山时是否感知到了搀扶的力量,也不知道是否给那些攀登困难的同事予以搀扶,但留守在家中的我是非常希望同事施以搀扶和被搀扶,让旅行在搀扶中更为快乐。
搀扶的价值,在诗人的眼中更为真切贵重——
曾经跌倒/才知道跌倒时轻轻一扶/胜过万千金币/曾经忧伤/才知道忧伤时一句安慰/胜过满纸赞许。
搀扶,虽然没有锦上添花的美妙,却有着雪中送炭的熨贴。即使是富可敌国的比尔·盖茨(Bill Gates),如果没有史蒂夫·鲍尔默(SteveBallmer)的友情搀扶,还会有今天的微软吗?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筑宝重工投产到今天,时间还不长,相当部分员工是新加盟筑宝重工的,更多的则是年轻的80后,他们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但缺乏生活与工作的经历与经验,再加之我们的组织体系、管理体系、培训体系、考核体系,还不尽完善,难免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而日益扩大的业务又需要他们立即上位,这需要我们予以正确的引导、适度的指点和理性的包容,给他们以发展的方向与成长的空间。
不仅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在管理、技能与素养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需要及时的沟通,更多的搀扶。如果部门之间高筑壁垒,互为沟壑,或者是做旁观者,甚或做嘲讽者,我们又怎么能够提高效率,应对竞争呢?
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搀扶,人与人之间的搀扶,会让我们整个体系的运行流畅很多,尤其是在当前部门、个人技能与素养参差不齐的现况下,更需要管理者与骨干力量多做搀扶工作,多点付出和多点牺牲。
我一直坚信生命中的缘分,能成为筑宝重工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更是不易。俗说,亲人是父母给我们找来的朋友,朋友是我们自己找来的亲人。在这个大家庭,我们是同事,是朋友,也是亲人。在这个大家庭,相互多点鼓励,多点指点,多点搀扶,又有什么不值得呢?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搀扶,我们每个人也有能力去搀扶别人,关键是我们具不具有这样的心态。搀扶,是用手轻轻驾住对方的手或胳膊的举动,并不是过分依靠、依赖对方前行。当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的搀扶就是为了未来的放手。现在,无论部门还是个人,都不可一味地等待别人的搀扶,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搀扶。永远无法独立前行,那就是一个永远无法长大的孩子。请相信,自己的力量永远都是最伟大的,唯有自己能搀扶自己才能走到最后,才能在筑宝重工实现你的生命价值。
搀扶,需要把握一个度。用力过轻,达不到互帮互助的效果;太重,反而会使自己和同伴都无法前行。这或许是对我们的管理者与骨干分子富有挑战性的考验,“我说过了”,“我教过了”,“我帮助过了”,“但就是没用”,我经常听到这些委屈的语言;甚至还会听到:“我帮了他若干遍了,他还是不会,没办法只好我自己做了”。可是,我们的“委屈者”是否思考过自己搀扶的力道?
搀扶是双向动作,不仅是他人搀扶自己前行,也是自己帮助他人前进。搀扶别人,也是在搀扶自己。把自己的姿态放低,高山大海的智慧之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向自己的生命洼地流淌;把自己的身段放软,艰难困苦崎岖坎坷的生活旅程方能游刃有余。搀扶别人,不仅让自己充满成就感,而且会让生命充盈前行的动力。生活告诉我们,人,相互搀扶才从容淡定。
但搀扶不等于不讲原则,放任自流。没有原则,就没有主见。只有心中有铁的原则,才能掌握大的格局,事情才能向所设定的目标靠近,才能有大的胸怀去包容一些细节的不同。在讲究原则的基础上,适当的加点灵活。过于原则,则僵化。没有原则,则乱套。大的方面讲原则,能控制大的格局,小的事讲风格,做出灵活。在华锐风电车间,有这么一句话,值得大家咀嚼:“品质管理讲技巧,协调沟通很重要。”
筑宝重工还很弱小,不仅需要内部的搀扶,还需要社会的搀扶,尤其是政府、金融、税务以及客户的搀扶,因此我们要学会用谦卑的心态去应对当前的一切竞争,未来我们才能真正放手前行。
企业和人一样,充满酸甜苦辣。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更何况,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还远远不够,还有若干的问题与挑战在等待,未来之路更铺满许许多多未知的变数和未知的碰撞……
亲爱的同事,让我们搀扶前行!
韦桂华
二O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让我们相互搀扶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