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历险学诗的启示:李成年机遇随谈


张大千一生,被称为“诗书画三绝”,于右任先生曾称赞他:“作画真能为世重,题诗更是发天香”。这说明,他不仅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还是一位成就斐然的著名诗人。1998年,花城出版社曾出版《张大千诗词集》上、下两卷。
近读李永翘著《张大千》,深深为大千先生当年历险学诗的奇特经历所感动。
1899年农历四月初一日,张大千出生于四川内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取名“正权”,行八。出生之前,其母梦见黑猿,故有黑猿转世之说。后其师曾熙(农髯)依此为他取名“爰”(同猿、蝯)。青年时期一度出家,法号“大千”,张正权乃以“张爰”号“大千”行世;为方便计,本文自幼即以“张大千”称之。
19165月,张大千就读的重庆求精中学放暑假,十八岁的张大千与同学数人,步行返乡。五月三十日,夜宿邮亭铺,大千为土匪所劫,被强迫当了一百天“黑笔师爷”。
一天黄昏,一个土匪突然通知大千:“师爷,今儿个我们出去发财,康东家(土匪头)说了,让你也跟我们一道去,见识见识。”“发财?发什么财?”张大千不懂。“哎呀,你哥子咋这么迂嘛!就是你们喝墨水的人说的‘替天行道,打富济贫’嘛!走,你跟着我们就晓得了。”张大千没法,只好跟着土匪队伍出发了。他们翻山越岭,匆匆赶路。大约至午夜时分,来到一所庄园。他们悄悄包围上去,猛然发出一阵喊声,便端枪冲了进去。
这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庄园,主人大概得到了消息,已带着家人先逃了。但屋中的财帛细软,还没来得及全拿走。于是土匪们就翻箱倒柜地搜,见到值钱的东西就毫不空气地统统“充公”。张大千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有个土匪向他吼道:“你还像木头一样戳在那里干啥?赶快动手拿东西呀!咱黑道上的规矩,任何人都绝不能空手而回!”
张大千被逼无奈,只得用眼光四处搜索。突然,眼前一亮,看见书房的案头,放着一部《诗学涵英》。他拿起翻了翻,知道是教如何作诗的,书中还附有历代的许多诗词名篇。这正符合他的口味,便高高兴兴地将书拿走。
谁知,还没走上几步,一个土匪怒气冲冲劈手夺过他手中的书,掼在地上,骂道:“你这个龟儿子咋的啦?别的啥不好抢,你偏偏去抢书(输)!‘输’字犯忌,呸!呸!
张大千涨红了脸,只好在向四周寻去。看到墙上挂着四幅“百忍图”,便取下来卷在一起,趁土匪没注意的当儿,把书悄悄地裹进画中,大步出了房门。
从此,张大千有了《诗学涵英》作伴,有空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从中学习作诗的规则与技巧。有时兴起,还依照书中所讲,海阔天空、花花草草地诌上几句。在这满是“筒筒”的土匪窝里,竟经常响起张大千时而高吟,时而低回的琅琅读书声。
一天,张大千作了一首新诗,十分得意。便在后院里反复吟诵,陶醉其中。忽然,他听见后院角落的一间小黑屋内,传来了一阵痛苦的咳嗽声和呻吟声。走上前去一看,只见这个往常堆放杂物的小黑屋内,住上了一位老人。他周身上下青一条紫一条的,现出被打的痕迹。通过交谈了解到,老人竟是当地的一位名人,
是在清朝中过科举、有过功名的进士老爷。现被土匪绑架,要他家出一万两银子来赎。期限巳过,赎金仍未交来,土匪们便拿人质出气,经常拷打、折磨主这位老人。张大千十分同情老人,把手头仅有的一点银两,打点折磨老人的土匪,请他手下留情。
     老人深受感动地说:“小弟台身陷匪巢之中,犹不忘圣贤之书,刻苦攻读,实乃可嘉、可敬。适才又蒙弟台为小老儿求情,使我免受一顿皮肉之苦,实在感激不尽。囹圄之人,无以为报,只是方才听弟台吟诗,虽有灵气,尚欠规律,所幸老朽对此诗学之道,略知一二,愿以此贡献,与弟台一道研讨研讨,如何?”
“真的?!”张大千一听格外惊喜!从此,老人言传身教,倾自己之所学,并把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感受,一一传授给这位“小弟台”,使张大千学诗和作诗的本领,大有长进。
一天,老人滿脸凄楚地说:“老朽近日有感,与弟台分别在即,余是夕阳归山,尚不足念,贤弟台来日方长,前程无量,望多多保重,善自珍惜为要!”说
完,老人一揖到底,眼中洒下几滴老泪。张大千躬身还礼,眼里也涌出了热泪。第二天,老人巳不在那小屋里了。从此,再也没有得到老人的任何消息。
    读了这段曲折奇特的动人故事,掩卷深思,感慨良多!归途被劫陷匪巢,危
难之中遇良师,真可谓不幸之中有幸,无情之处见真情!单就大千学诗而言,
匪巢学诗,也可以说是一次不错的机遇。这一机遇突出特点是偶然性,途中被劫
当师爷是偶然,打劫得书是偶然,跟进士老爷学诗也是偶然。
   偶然的东西有其神奇的一面,如能及时抓住,并充分利用,将偶然化为机遇,
使其成为助你成功的开始,不失为一大成功之道。张大千历险学诗的传奇经历,
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话说回来,这么多的偶然汇聚于张大千一人身上,这当中有没有必然因素呢?
肯定是有的。因为偶然与必然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位哲
人说得好:“偶然是必然树上结的果”。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偶然发现必然
那么张大千的必然因素在哪里?
   张大千虽出身农家,但自幼却受到浓烈的艺术熏陶。父亲张怀忠,诚实憨厚,
晓识文墨。母亲曾友贞,出身内江望族,从小知书达理,嗜书善画,并爱好刺绣。
长大之后,尤擅长单线白描和工艺花鸟,在当地颇有名气。二哥张善子,自幼
跟母亲学画,喜欢画虎,后成为一代画虎大师。他对大千帮助、影响最大。四哥
张文修,秉性聪颖,喜好读书,深谙文墨,19岁考取秀才,在文学方面对大千
帮助甚多。大姐琼枝,从小跟母亲学习绘画、绣花,学得一手好技艺,并以此教
大千学习。被打劫之前,四哥文修就教过大千如何作诗,但因那时大千毕竟还小,
许多方面还理解不透,接受不了。但他知道,一个人将来要发展,就必须底子厚,
知识广;而诗学知识,正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特别是对绘画来说,诗画合璧,才
能相得益彰。因而在他看到《诗学涵英》这本书时,才会眼前一亮,如获至室;
当进士老爷想教他学诗时,才会如此惊喜,并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反复练习,
才会在短时间内学诗和作诗都大有长进。这说明,机遇确实是只偏爱有准备的人,
或者说,机遇是专为有准备的人而设的。
     据实而言,像张大千这种奇遇,一般人是很难遇得到的;就大多数人来说,
怎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机遇呢?现根据大千的历险经历,以及平时我所看到的有关
资料,略述如下:
   获得机遇,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准备。首先立志要趁早,早些确立正确的奋斗
目标和努力方向,在机遇到来之前,积蓄力量,做好规划。第二,要具有强烈的
机遇意识。机遇往往潜藏于平凡现象的背后,具有极强的隐藏性。有了机遇意识,
凡事留心,敏锐观察,才能及时抓住机遇,免得擦肩而过。第三,掌握机遇要
学会等待,切不可急于求成。要修炼心性,磨炼意志,培养耐心。刻苦历练和深切感悟,
是获取和掌握机遇的良方和妙药。第四,机遇瞬间来去,稍纵即逝,且不能连续
出现两次。因而要获取机遇,就必须培养遇事果断和快速决策的能力。只有
这样,才能适时地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
  莎士比亚曾说:“聪明的人善于抓住机遇,更聪明的人善于创造机遇。”抓住
与创造,是两种不同的境界,是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
   创造力是人类能力中层次最高的一种能力,简言之,就是一种突破现状、勇
于超越的能力。因而创造机遇,就必须破除思维定式、墨守成规等老习惯,敢于
独立思考,勇于破旧立新,在开拓进取的实践中,开阔思路,激发潜能,大胆探
索,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没有机遇创造机遇。这样,才能在职场竞争中出类拔萃,
在市场洪流中脱颖而出。
    能力创造机遇。每人都有创造的潜能,要仔细、认真地考察一下自己,看还
有没未挖掘出来的潜力,还有没有未利用起来的能力,如果有,就赶快挖掘出来,
利用起来,说不定什么时候它会突然冒出来帮你创造机遇,助你走向成功。
20119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