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沸腾”须小心“新闻失真”?


“民意沸腾”须小心“新闻失真”  

  
 
 
“民意沸腾”须小心“新闻失真”2011-9-14半月谈网
“后妈虐童”、“艾滋女事件”、“金庸去世”、“抢盐风潮”……种种网络谣言,不仅扰乱视听,更影响现实生活。网络谣言如同超级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令人愕然,社会危害之大让人心惊。
民众就会问,为什么会产生大量横飞的谣言呢?新闻失真、报道失察或许是谣言产生的温床,而片面的追求文字新异、刺激读者眼球、吸引超高点击率就是罪魁祸首。一方面,个别媒体喜欢把小事炒大,故意用骇人听闻的标题来描述简单的事件,抓取读者阅读兴趣;另一方面,社会负面情绪宣泄,如哈尔滨“宝马撞人案”、杭州“富家子飙车”等事件网上盛传“领导亲属”、“权钱交易”等谣言,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中“仇富、仇贪”心态,媒体、网民通过对这些谣言的参与、传播,宣泄自身的负面情绪。
新闻媒体在发挥信息传播快捷、高效作用的同时,也有意或无意的在传递着虚假消息和负面情绪,这就需要媒体更富有社会责任感,尤其是要加强自身的守望功能。媒体的诸多功能中,其一便是监视环境、守望社会。媒体只有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变化着的信息及时、真实的告诉给民众,努力让每一条公布的信息、新闻都可靠、可信,才能保证人们正常的生活和有序的发展。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价值。为什么说记者是“无冕之王”,因为社会和历史赋予了记者、媒体很大的期望和崇高的礼仪。
我国正处在一个民意“沸腾”的时代,尤其是网络民意得到前所未有的张扬、支持、重视和呼应,这不仅是因为网络平台的便捷,更是我国民主进程加快推进的大背景。8亿民众蜂拥到了网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消息也就充斥其间。每个网民抱着不同的想法、观点在网上发言,目前暂时又无法保障每个网民发言真实可靠,欧美国家的网络同样存在大量虚假新闻。这就只能要求网络、传统媒体和每名记者、编辑,严格把好新闻稿件的真实关。
治理网络谣言,媒体的责任很重要,全社会参与也很必要。要加强政务信息公开,不断增强社会透明度,网络谣言得以广泛传播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权威的真实信息模糊;要加强网络管理,完善预警与处理机制,一旦出现类似谣言的问题,就应快速反应、及时处理,避免造成伤害。
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塑造诚信中国,涉及政务诚信、商务诚信、个人诚信等多个方面,而我们可以从治理网络谣言开始。(作者:罗智刚 四川省委组织部信息中心)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谣言四起,新闻失真,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质。有的新闻从业者为了制造眼球效应,没有核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就擅自发布信息,造成虚假新闻,说明从业的素质不高。二是人们的从众心理。广大新闻受众,不去思考事件的真实性,盲目跟风,听信谣言。三是政府部门不作为。政府掌握着事件的真实信息,但是政府的公开度、透明度不够,或者是反映速度慢,跟不上虚假信息,对虚假信息反应不及时,不能及时辟谣。要想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提高新闻从业者素质。二是政府部门及时发布真实有效的信息,加大公开度、透明度。三是提升广大群众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学习。——春光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让我们的信息渠道更加宽广和通畅,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许多信息的产生是新闻工作者默默耕耘的结果,我们应该感谢和致敬,然而一些丧失道德的记者也会为了吸引眼球和经济利益让信息世界也有假冒伪劣。面对“民意沸腾”我们需要热情和激情,但更需要理智和智慧。首先应该辨清信息的真伪,然后再热情岂不更智慧?这需要监管部门加强监管,需要新闻从业者的道德和良知,需要全社会都有辨别真伪之术,只有这样我们的信息世界才会更健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好。——倪卫校
对于新闻的过度放纵,对于事实的过度放大甚至杜撰让新闻好像变成了八卦一样。也只有八卦一样的新闻才能更快速传播,而达到某些人扩大影响力的目目的。新闻失真说到底不过就是某些新闻人对待新闻的态度发生了畸形的变化,把“新闻”的存在做成了一场炒作甚至是作秀式的包装而来契合所谓的人们的猎奇。在这个信息迅速扩张的时期,新闻人也是该再次审视自己职业的意义了。——杨文
要想呼吸新鲜空气,就不能畏惧趁机而入的蝇虫。是的,民意沸腾,社会公信度提升的同时,伴随有个别不和谐的声音,这是一种必然,随着网络逐步完善,还惧怕那一两个虫子吗?——李斐
信息闭塞,自然会有谣言,公开是治谣言的唯一有效方法。——福利满
比起之前的麻木冷漠的“看客”心态来看,现在的舆论显现出的大多数是谣言迭起,民意沸腾。像闸门突然被打开,所有人找到了发泄的渠道和方式,在这样一个转型期,自然多出了谣言。但是私以为,谣言迭起的时候自然也多出了很多自发的辟谣组织,但群众的接受信息渠道一多,信息自然会有一个筛选过程,慢慢的独立的判断力也会增强,“堵”不如“疏”,所以,加之适当引导,民意沸腾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好。——胡倩
我本身就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在校学生,今后若无意外也会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其实做新闻最大的忌讳就是不客观,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失真,说实话,在一味讲求新闻自由的年代要每一则新闻都完全不带任何虚假内容的传播是很有难度的,因为现代媒体的广泛与杂乱已经将新闻市场的秩序带入到一个较为混沌的领域。网络上的流言四起以及网民们的忿忿不平,一定程度上都只是在仅看到皮毛却不了解真相之后的伪愤青,而制造这一类新闻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无论是反社会还是哗众取宠,都将给社会风气带来恶劣影响,因此加强网络管理尤为重要,当然新闻真实的审核也是必须被引起重视的。——于瑶瑶
我们广大民众应该提高认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听风便是雨,更不能人云亦云,要有独自思考的能力。多多仰望星空,要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不受别人影响。——张欢
我基本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作者可能是办公室里坐的时间太长了,不了解基层和社会,才会想当然,在自己办公室里瞎想。我想对作者说,不要舍本逐末,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仅看表象,更重要的是需深挖表象背后的根源,这样才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俗话说的好,无风不起浪,网络谣言也好,事实也罢,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比较真实的反映,单纯舆论的力量能有多大?——栗彦卿
本篇文章来源于http://www.banyuetan.org/ 原文链接:http://im.banyuetan.org/rtdj/hot/110914/533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