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利润,先提高成本(3)


  外脑问题

  最后,我们看一看借用外脑的问题。很多企业多年来一直沿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遇到问题就关起门来思考,以为这些问题都是本企业、本行业所特有的,需要自己挖空心思想办法才能得到解决。他们觉得花钱请咨询公司帮忙没什么用途,更不愿意花那笔钱——大家觉得自己辛苦挣钱不容易,何必要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给咨询公司呢?其实,很多企业的问题都带有普遍性:这些年我做过很多行业的战略咨询,其中80%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很多企业家和经理人自己不知道而已。很多问题,企业自己苦苦思索三五年都没有答案,可是通过咨询公司的帮助三个月五个月就能彻底解决问题。不久前帮两家企业做咨询时,给企业家和经理人算过一笔账,令他们大吃一惊。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通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给企业带来5倍的效益。也就是说,公司花100万咨询费,换来的是第一年500万的效益(利润),之后每年的利润就更不用说了,这是一个大于5倍的投资回报。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我和企业各个职能的总监一起,探讨他们存在的价值和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一梳理各种难题(包括库存、设计、生产、采购、质量和销售等方面)。通过梳理这些问题,使每一位职业经理人都能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知道通过一年的努力自己可以给企业创造多少价值,可以新增多少效益,自己能获得多少奖金。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就激发了经理人的积极性,我亲眼目睹了这些经理人从观望听话到积极进取的转变。可以说,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要想把握住未来,就要从“后知后觉”转变为“先知先觉”。可以说,一个人聪明与否取决于他能看多远,以及能否把小聪明转化为大智慧。而要想站得高、看得远,就要学会借助外脑,学会借力前行,唯有这样才能以小搏大、以弱胜强、后来居上。

  我经常讲这样一个道理:“成功乃失败之父。”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人越成功,往往就越固执,而固执的结果就会陷入“成功的陷阱”。如果市场环境没有发生变化,过去的成功经验可以直接用于现在,甚至用于将来;但是一旦环境变了,“昨日成功之原因”就可能会成为“明日失败之根源”。也就是说,一个人成功了,就要具备勇于否定自己、否定过去的胸怀,这是很难做到的。一个清醒的人一定要经常让自己归零,不要假定自己什么都知道,不要以为自己有丰富的经验,这样遇到挑战时才可以作出更客观的判断和更准确的决策。俗话说: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人。一个人出问题往往都是大意导致的,因为真正的危险往往在视线之外,如果小心翼翼,就会加倍警觉,就不会忽视一些小的问题。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到一家新公司去上班,第一天会怎么样做?你一定会小心翼翼,假定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所以你会虚心学习、求教,不耻下问,尽量跟周围的人搞好关系,而且会不带着任何成见地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所以,借助外脑可以强迫企业家和经理人归零,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我坚信,中国企业到了改变思维模式的时候,必须从根本上重新思考企业的定位,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通过提高原材料成本、人才成本和外脑成本来创造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利润。当然,要做到这一切除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之外,还要从思想上拨乱反正。现在很多人都在谈企业的社会责任,认为企业做大了就要做慈善,就要经常做一些分外的事情,把关注点放在社会上。其实,这种舆论导向是错误的,善待员工、培养人才、善待客户、产品创新才是中国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做不做慈善绝不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尽到社会责任的标志。在我看来,做企业一定要树立“利他主义”的思想,而做慈善一定要树立“利己主义”的思想。因为做企业必须时时刻刻为员工着想,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解决问题;而做慈善是为了自己心灵的安逸,绝对不是一种施舍,是不应该张扬的。只可惜在中国“利他”的企业家少,“利己”的慈善家更少,很多事情都搞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