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仍然没有到来


本周,沪深两市继续向下寻求支撑,深市已经创出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而作为本轮反弹的先行指数,深圳市场的走势多少暗示了沪市未来的趋势,由于市场近二年来一直都是属于积弱阶段,因此,尽管周五公布的系列宏观经济数据,特别是CPI数据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迹象,但是,市场仍然是以下跌来回应,这表明,市场已经到了最为低迷的时候了,当然,由于一直以来的积弱,想要市场立即就起来也是不现实,何况现在的政策面还是一点松动的迹象都没有,下周新股发行虽然不多,仅有周四的二只发行, 但是,再下一周却是基本上又恢复到了超过平均每天一只的水平,而且还有大盘股的发行,而这是对市场最大的利空因素。即使是在成熟的市场上,新股的发行也是会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的,何况是在我们这样一个已经沦落为圈钱的市场呢?再者,作为证券市场,融资是其基本功能,但是,那些融资的公司必须是真正的有潜力的公司才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专门是为了上市骗钱而弄的公司,以前还是“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亏损”的,如今倒好了,竟然出现了刚上市二三个月即预报亏损的了,这不明摆着告诉股民,公司上市就是为了圈钱的吗?而之前为了上市所发布的那些所谓的招股说明书也是骗人的,难道公司二个月前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亏损了吗?为什么不说呢?其目的不是司马昭之心吗?周五上市即破发的蒙发利(002614,SZ)之所以破发是因为它正好是在半年报公布期间,不得不提前把破绽给暴露了出来,而其公告发行的时候难道不知道自己中期业绩大幅度下滑吗?既然知道了却还以发行后高达144.44倍的市盈率发行又是为了什么?而管理层竟然对此明目张胆的抢钱行为默许了。这样的市场怎么能不让普通的投资者失望伤心的离场?目前交投的清淡有人解读为银根的紧缩导致市场资金的缺乏,其实这只是一个假象,中国证券市场从来就不缺少资金,缺少的是信心。当前M2的严重泛滥成灾问题仍然存在,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仍然高达近30万亿,如果投资者对市场有信心的话,在目前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刻,股市应该是不会如此缺少资金的。

就沪市目前的技术图形来看,在2437.68点与2470.52点之间,沪综指日K线已构筑一个以2636点和2616点为双头、2507点为颈线的比较标准的“M”头。按照技术理论分析,M头的结果,沪市指数是一定要跌穿前期低点2437点的,理论上量度跌幅应该会是在2400点,甚至更低到2350点一带。当然,如果有有力度的利好的刺激,也不排除市场成功的将“M”头能逆转为“W”底的可能,而预期能否实现关键还是要看国内外的基本面形势,而市场本身也要看有无量能的配合,就沪市而言,目前的缩量已经到了地量的水平,再缩也就是前期(9月2 号)的400多亿的水平,到400亿元以下的水平是不可想象的。而上涨放量的话,则需要放到700亿元以上,而且是需要持续一周以上的放量才行,而不是像现在一样,一天的放量便没有了。

从外围情况来看,尽管奥巴马已经正式推出4000多亿美元的财政刺激计划,但能不能在国会顺利的通过,以及通过之后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影响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同时,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目前已经到了即将爆发的前夜了。预期欧盟会做最大的努力以避免以希腊为首的这些国家出现技术性的违约行为。因此,当9月下旬欧债到期的时候,尽管其规模较大,但欧洲央行不出手的可能性很小。不过,问题是如果要救助的话,则重担势必将落在欧元区经济强国德国、法国等国身上;鉴于救助规模很大,再加上德国等承担救助重担的国家本就对救助存有疑问,因此,也不能完全排除会出现一定变数的可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外围偏弱的预期短期内将很难得到真正的扭转,亦即海外黑天鹅很难真正绝迹。

就国内的情况来看,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新股滥发问题依然毫无改善的迹象,而央行下调中小银行存准率的呼声尽管再度响起,但即使真的实施,其对整个资金面的影响也非常的有限,因此,年底之前的一个季度资金面偏紧的格局很难出现改善。政策面目前几乎看不到管理层可能放松紧缩政策的任何迹象。短期紧缩政策加码的概率虽不大,但暂时还未到政策放松的“时间窗口”。

综上,我们认为,当前投资者最好的选择就是观望。短线投资者可以在大盘出现急跌之时进场抢帽子,但是快进快出是铁的纪律,中线投资者目前仍然没有到可以放心进场的时候,而长线投资者且资金量较大的话,则可以开始少量的低吸了。 

 

温馨提示:本文仅仅只是一个小散户对股市的一点个人看法,文中所涉及到的股票基本上都是本人实际操作中的股票,盈亏自负,说出来只是告诉各位股友本人的操作情况。不构成任何操作指导,仅供股友参考,市场永远是正确的。真诚的欢迎指点。股市风险莫测,祝各位股友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