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名官员身陷“艳照门”,引起公众关注。这两名官员的身份现在已证实,一是云南省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收费管理处副处长成建军,一是河南省汝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田汉文。这两名官员的“艳照”,不仅刺激着公众神经,也令“官员的私德底线何在”成为喧嚣背后一个发人深省的话题。
“艳照”就挂在网上,形象很不雅,公众能够感受到的则是强烈的“审丑价值”。官员的私德,竟然已经沦落到如此不堪之境。这样的官场“艳照门”,表明当前权力品质的低劣、官场伦理的溃败,到了一种严峻的地步。
在我看来,拷问一些官员的“私德底线何在”,都已经是奢侈的。不必讳言,很多官员在私德问题上已经失去底线。而这种官员私德的沦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关权力体系的“护短”。事实上,在类似这种“艳照门”中的官员私德问题曝光后,相关部门的姿态往往不是积极揭丑,而是构筑起保护网,不断遮丑来掩蔽真相。这种做法,进一步助长了官员私德沦丧。
以此次官场“艳照门”为例,直到8月2日,昆明发改委才承认收费管理处副处长成建军为“多人性爱不雅照”当事人,并将此人调离原工作岗位。这样的回应,其实就是在自掴耳光。因为前两天,昆明发改委还对外声称“查无此人”,而那名官员也矢口否认。尽管现在当事人还在以怀疑“图片系PS合成”为由进行声辩。但不论如何,面对客观存在的权力谎言与官场虚伪,恐怕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对这样的权力品质抱有过高的期望。
这是一个民意与权力进行深度博弈的年代,民意证伪的力量已极其强大,能够独立扯下权力包裹的外衣。比如,抽“九五至尊”的南京江宁原房管局长周久耕,以及写“香艳日记”的广西来宾市烟草专卖局原局长韩峰,他们的失德,都是在民意不断“扒粪”中渐渐被抖落出来的。
总是抱着“权力通吃”的思维,以为靠权力之手就能托住失德官员,不让他们从道德高台上坍塌,已不现实。
或许正是看到民意发现力量的强大,中共汝阳县委在8月3日晚迅速发表通报,确定汝阳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田汉文为“艳照”主角,并停止田汉文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职务,表示待相关问题查实后,按有关规定从严、从重、从快处理。
这是官场“艳照门”展示的一种积极走向。权力只有懂得不能总是与民意玩“捉迷藏”的游戏,只有明白真正不让民意透支过多的代价,才能避免自身掉入更深的公信力危机。
对于官场“艳照门”,现在不应止于发现真相,而应该进一步探寻,为什么在一些官员失去私德底线之后,背后还会有权力“护短”的力量来对民意形成阻击?
官员“艳照门”背后的权力护短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