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财长称G20峰会前拿出人民币纳入SDR方案
8月26日,法国财政部长巴鲁安在北京表示,将在11月二十国集团(G20)戛纳峰会前,就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一揽子货币问题,拿出工作小组方案。
“我们成立了工作小组,希望在接下来的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讨论人民币可以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加入SDR。”巴鲁安说,“工作小组会充分考虑中方的意见和要求。”
随行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的巴鲁安在8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此次同中国主管财经类高官进行了会晤,其中与他见面的中方官员包括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央行行长周小川、银监会主席刘明康。
“我们与中方讨论了人民币可兑换性、如何制定路线图等问题,令人民币在未来逐步走向自由可兑换和国际化。法方希望人民币的自由化可以符合中国的情况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巴鲁安透露。
具体而言,萨科齐与巴鲁安此行有一个重要任务,即继续推动中方认可人民币加入SDR一揽子货币。
“这个工作小组是在G20峰会制度之下,集中了法国财政部和中国政府中的专员,来解决问题。”巴鲁安表示,“我此行的目的还在于建立中法两国的相互信任和联系,共同应对当前世界经济危机。”
人民币纳入SDR应顺其自然
我们知道,SDR产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主要为了应对岌岌可危的金汇兑本位制的解体,为全球寻找可以替代黄金的新的货币基准,其本质是假定IMF具有全球统一的公信力,进而以此为纸币时代设定全球公认的货币的锚。然而从其后的四十年的货币演进历史来看,SDR并未起到此作用,IMF也未获得全球认可的公信力,相反,由于IMF过于热心于捍卫美国的利益和主流价值观(即所谓的华盛顿共识),其公正性越来越受到全球的质疑。对此,亚洲、俄罗斯和拉美国家都是满腹苦衷。因此,基于IMF现有的治理结构和其公信力来推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只是在错误的方向上走得近与远的差异,不可能产生结构性的正面推动作用。
既然如此,中国也不必对是否加入SDR过于认真。如果美欧诸国真心接纳我们,并在IMF治理结构改革上有实质性的举措,我们也可以予以呼应。反之,也不必太过介意,加入SDR与否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没有任何影响。接受人民币的国家和投资者,看重的是中国的主权信用,看重的是人民币在国际贸易、金融交易、资产的流动性方面的实质作用,与SDR的虚名无关。
此外,中国应该真正在国际货币体系重构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而这个主张必定是跳出因70年代一系列制度安排而形成的现今体系架构(即所谓的牙买加协议体系),才能解决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IMF作为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遗产,早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时代在呼唤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治理结构,时代在呼唤新的推动者的横空出世。
人民币纳入SDR应顺其自然
评论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