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


  2001年全球创意经济的总产值达2.2万亿美元,预计2005年将达到2.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量的7.8%,到2010年将达4.1万亿美元。在创意产业概念发源地英国,每年产值递增的速度已达到了12%,创意产业创造的产值超过了任何制造业门类对GDP的贡献。

英国的设计业从业人员达到75,000人,其中间接服务的人达到100多万,2002年的产值已经达到90亿英镑,其中20亿来自海外。一般大公司设计方面的投入已占其销售收入的3%

日本投入设计开发的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已达2.8%,居世界首位。继日本后,韩国是亚洲最早推进设计进程的国家。“三星”、“现代”、“大宇”都已经成为拥有独立设计能力的国际品牌。

中国工业设计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约30万人,工业设计年产值约为300亿人民币,占2005年世界创意产业总值的1.27‰,占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19‰。

目前,北京有包括工业设计在内的内外资各类设计公司2万多家,设计类专业的院校30多所,其中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就达21所,占全国工业设计院校的10%以上。在京的高科技企业联想、方正、恒基伟业等都建有独立的工业设计机构;许多国际跨国公司如LG、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等在京研发中心也建有独立的工业设计部门。据调查,2004年北京设计产业的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每年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近1万人。这不仅为北京的工业设计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也决定了北京在中国工业设计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按本行业每年人均创收10万元计算,北京设计产业的年销售规模达100亿元。占北京市2004年地区生产总值的2.33%, 关联效益在1000亿人民币以上。

工业设计产业包括: 设计人才的培训教育、工业设计的规划、设计调研,设计实施和管理、模具手板和模型制作、新设计产品的批量生产和营销、工业设计咨询服务、工业设计展览及交流等环节。

工业设计产业价值链表现为:设计规划、设计调研­、设计教育培训、设计(实施,管理)、模型模具、测试、生产企业、消费者等。

北京工业设计产业总体表现为中间强,两端弱,呈橄榄型。中间部分包括设计教育、设计实施、设计模型制作力量和技术水平较占优势,但在两端(包括设计调研规划、模具制作及测试领域等)投入力量不足,专业化程度和技术服务水平远不能满足产业需要。

对设计产业知识产权的拥有量对比研究发现:与广东,上海相比北京的设计技术创新不足,但原创技术占优。与国外企业相比,北京的原创技术拥有量差距很大,可能在竞争中受制。

对北京工业设计企业的调查发现,设计技术、配套服务能力和设计经验是比较集中的竞争优势。设计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才培养和市场推广,而模型模具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资金和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的快速成型技术与设备(RP),电镀和金属氧化技术与设备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对提升北京工业设计产业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会大有帮助。

对产业政策环境的调查发现,税收优惠,规范行业秩序,知识产权保护列在设计企业产业政策需求的前三位,而模型模具企业则更关注投融资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

对行业公共资源平台的需求调查表明,设计企业和模型模具企业大都认为工业设计技术与项目需求交易市场、工业设计技术与人才供需数据库应该是优先建设的平台项目。紧随这两项之后的是阶段性社会消费倾向与流行趋势研究。北京模具企业“散、慢、小”的状态急需改变,应尽快建设装备现代,技术领先,反应快捷,服务配套的模具基地,满足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设计的需要。电镀,金属氧化两个环节对提高产品的表面质感非常重要,目前,北京在这方面的配套还是缺憾,通过外协解决周期长,成本高,希望引进配套完善,满足不同专业需要的电镀与金属氧化设备与技术。

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市场调研和测试服务正在走向专业化和市场化,设计调研和测试可能成为产业内新兴的高端增值服务环节。

北京工业设计产业科技发展思路:营造健康的产业环境,完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加大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建设的投资,重点支持对建设创新型国际化都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贡献较大的原创性,集成创新型工业设计企业或项目,进一步开发和整合现有的设计产业资源,支持国际设计技术与人才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国内工业设计院校,科研,设计执行机构独立或联合参与跨地区,跨国界的市场竞争,力争将北京建成兼具竞争实力和创新魅力的“全球梦工厂”。

“十一五”目标:北京工业设计产业未来十年内的目标应该是:在2010年之前大幅度提高北京市工业产品的设计原创价值,调整北京市工业设计产业体系,构建适合工业设计发展与升级的优质平台;力争到2020年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为使北京市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设计创新强市奠定基础。

研究报告对北京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政策提出了如下建议:

1. 将工业设计纳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优先资助范围。

2. 设立工业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推动工业设计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专项资金的额度按国民经济增长比重逐年增加。

3. 经认定的工业设计机构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4. 对经认定的工业设计机构其成果转让、设计研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设计服务视同为技术转让与技术服务,其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

5. 对企业资助非关联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设计研发新产品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费,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定,其资助支出可以全额在当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6. 工业设计企业人员薪酬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