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就在你我身边


  知识产权是一个法律上的用语,以无形财产的形式存在。没有知识产权就意味着没有竞争力,就像泔水一样都是别人吃过的,依靠别人来生存。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很多人都听说过版权、专利和商标,但很多人认为这只是商业或法律上的事,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下,就不难发现百姓的衣食住行,从穿的服装、用的家电、读的文章、唱的歌曲、看的影视,到打开电脑搜寻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知识产权无处不在,除此之外,工业品外观设计帮助我们设计我们自己的世界,商标为我们提供表明质量可靠的标志;专利有助于我们的发明,使生活变得更加快捷、更加安全,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大到国防工业,小到日常生活用品,每一件物品都烙着知识产权的印迹。

  可是对于这一切,人们往往熟视无睹,对于人类创造力与知识产权之间的联系缺乏必要的认识。而这里(知识产权百科)正是一个通过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提高人们对创造、创新和知识产权制度的认识与尊重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普及知识,全面提升公众知识产权意识。

  如果你是个武侠迷,那么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14本武侠巨著你必定不会错过;而如果你是个音乐迷,那从网站上下载歌曲的事情你应该干过,在自己有空闲时,你可能还会到满大街都是的卡拉OK歌厅里唱上几首,过把当歌星的瘾……

  在尽情享受武侠小说和流行音乐给自己带来的愉悦的时候,大部分人不会想到有关知识产权的事情:近年来,金庸先生的这14本著作不知已经被盗版商们“蹂躏”了多少遍,如何扫除盗版问题也成了金大侠最为头痛的问题;2003年,70多家中外唱片公司向我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万多家卡拉OK歌厅发出律师函,要求这些经营者停止擅自使用版权人的作品,并支付赔偿金;2004年3月,著名的华纳唱片公司向国内一家音乐网站发出律师函,要求该网站删除华纳公司所有的录音制品……

  目前,知识产权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全面“渗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不仅仅是对知名品牌和企业的保护,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充分保障。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发表了富有开创性的讲话,倡导“消费者权利法案”。肯尼迪在他的讲话中确立了四项消费者的基本权利:安全的权利、知情的权利、选择的权利、申诉的权利。今天,许多人可能尚未认识到消费者权益与知识产权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安全权和申诉权为例。

  消费者安全权的意味着消费者应该得到保护,不受有缺陷和危险产品的威胁,免于被欺骗。或许很多消费者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给孩子买“喜之郎”果冻,回来定睛一看却是“喜三郎”,而它的包装和“喜之郎”几乎一模一样,连笔写的“三”与“之”非常相近。别人扔过来一支烟,以为是“中华”,实际却是“中萃”,“萃”字与繁体的“华”也十分相近。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显而易见,如果缺乏有效的市场秩序来保障只有真品才能在市场上销售的话,这一权利不可能落实。

  如果细细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知识产权的影子,作为普通人同样可以受益于知识产权。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很容易体会到知识产权与我们生活之间的“息息相关”。了解更多的知识产权知识,不仅能充分的保障自己的权益,而且还可以利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

  2004年,“平谷大桃”占领了北京80%的优质桃市场,成千上万平谷果农切实地尝到了注册商标“平谷大桃”的甜头。而2003年以前,果农们却不踏实,因为桃子上市时,市场上有几十种标有“平谷”字样的桃子。外地桃也堂而皇之地贴上“平谷大桃”标签进行销售,给平谷大桃声誉造成严重影响,以致滞销。2003年,平谷果农想到了用商标法维护自己利益,到工商局给“平谷大桃”注册,从此,外地桃如果再标上“平谷大桃”字样被视为侵权,本地大桃如果达不到质量要求,也不能使用“平谷大桃”商标。有了护身符,平谷大桃非常走俏。

  有经济学家讲“制度高于技术”。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保护知识产权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中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正是从国家层面以制度变革为重点的,而且战略涉及的并不只是知识产权的问题,而是涉及到生产、生活以及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现在来看,任何地方都离不开知识产权,就像任何地方离不开科技一样。即使是最传统的生产领域、生活领域,我们生产的商品也需要一个名称。特产也要有一个地理标志。这些都是属于知识产权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知识产权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从未来发展来看这个问题会越来越重要。无形的知识产权作为一种财产的价值会比有形的、大家都能看得见的房子、汽车的价值更大。

  注:原文首发于《
知识产权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