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的外汇储备必然推高通胀


  直接来看,3.2万亿的外汇储备确实不是老百姓的钱,因为当人们用外汇在国内银行兑换时,银行已结付了等量的人民币。问题是在这个交易过程中,仍然是货币间的交换,没有涉及到货币代表的物质基础;又由于它牵涉到两个市场,所以最终的问题是人民银行能否用外汇储备换来境外各种资源为国内民众等量服务。

  人民银行管理外汇储备,进行市场化运作,投资境外债券市场,本也无可厚非,初衷可以看作是为了外汇储备能够保值增值,增值以后可以换来更多的境外资源,更好地为国内民众服务。但是在我看来,这个过程中,人民银行只是一个中介机构,相当于一支公募基金,它在境外市场的投资赢亏直接关系到基金份额持有者能否在国外市场换来等量或升值的服务。

  所以,外汇资产管理不应由人民银行关起门来自己说了算,甚至也与国务院也不大相干,它的最高决策机关应是民众代表委员会之类的机构(由外汇贡献者、普通民众代表、法务专员、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和政府官员等组成)。与此同时,就像公募、私募一样,它需要第三方托管,还需要选出常务理事会以及监事会,受权专门的投资经理人进行投资组合管理。

  要知道,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并不是相当于国库的税收,可以有进不出,或者可以取之于国内,用之于国内。虽然外汇储备看起来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但它代表和反映的是老百姓对外的辛勤劳动(外汇储备的价值基础)。如果不能换来对外等量或升值的服务或其他成果,那就是对国内民众对外劳动价值的无偿剥夺。

  如果外汇储备没有对外换来服务、劳动、技术或其他各种资源,持有外汇的民众在国内银行换取人民币之后在国内消费,就相当于人民银行平白赠送了外汇持有者一叠人民币让其在国内市场流通使用,这无疑将产生通货膨胀。从这个意义上说,存储过量的外汇无疑就相当于推高国内通胀压力。挣取和储备外汇,是为应对来自境外市场的不时之需,但也不能存储过量,过量的外汇必须及时转换成境外对境内的各种价值,这样才能达成各方面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