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时代的再造模式


  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从2010年1月14号,政府方面做出了“三网融合”的背景,为什么我说现在是一个融媒体时代,不再去谈比方说纸媒联手封杀网站或者全媒体,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比较out的概念,更重要的一个面向未来的概念就是“融媒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背景就是3G带来的新机遇。融合是在多个层面发展的,有内容方面的,有机构方面的,还有渠道方面的。我们在研究媒介发展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说物联网技术,我想物联网技术也是在2010年参加新媒体会议甚至关于广电类型的会议中被提得最多的。第三个背景就是云计算,这是我们看到一个融合的大背景。

  在融合时代有几个重要的关键词想跟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我们一个融合,还有一个是联合,第三个就是竞合。

  “三网融合”的影响,从国家层面而言,与国际格局接轨,增强我国产业的布局。从产业层面而言,是一个产业更新的问题。内容商可以做渠道,渠道商可以提供内容,能够形成一个全业务的形态。媒介生态而言,多样化的竞合状态也有利于生态的发展和平衡。

  最近开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主讲人开会已经没人在听了,大家都是低头在发微博。我不知道这种微博是增强了现场的交流感还是削弱了,现在还没有一个最终的研究出来。

  从受众的角度而言,“三网融合”是一个多元化的服务、多元化的选择,让我们更方便。

  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3G的影响。移动宽带解决了视频发展的瓶颈。我们知道手机用户已经突破7.5个亿,在2011年到2012年将会出现爆炸式的发展。现在都在说媒体,媒体千万不要把自己仅仅当作一个传播者,更重要的是一个传播平台的提供者。也就是说从一个内容提供商向服务提供商的转变,是未来媒体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媒体业务向非媒体业务的拓展。

  因为我来自传统的广播电台,还有很多来的都是传统的杂志、报纸,3G业务为我们传统媒体提供了一个大好的机会。在Web2.0时代,有线阵营都属老大哥的机遇的话,无线使我们重新又回到一个起跑线上来做。比如《京华时报》会做大量的京华视频,也有蛮不错的收益。

  3G时代对内容提出更多的挑战,用户提供更多UGC(全称为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户生成内容的意思)的产生,使内容的构成比例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说,10年前我们可以说纸媒联合起来,我们封杀网站,来个“南京宣言”,来个什么,但现在不可能了。搜狐的构成中,1/3以上都是用户贡献的内容。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像搜狐、新浪这样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网站,很多用户主动给他们提供内容,大量用户来自于一线,把自己最新鲜的情况报道上来,这些都是我们传统媒体没有的。UGC的内容提供模式成为很新的模式。

  3G时代下媒体的“多媒体化”转型,比方图文化,比方可视化,比方切片化,切片化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因为网络视频和电视不一样,大家没法忍受长的视频。将来电视是一个贵电视的时代,而视频可能会走一种更加微视频、更加适合大众口味的形态趋势。

  MSN语态写作方法,我们与70后、80后、90后的人聊天MSN的语态完全不同,70后可能会大段大段的表示,80后、90后会用表情。

  数据库化,不管报纸也好,电视也好,广播也好,都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来实现核心的转移。

  用户化,我们广播不再面对听众,杂志不再面对读者,更多面对的是一个个的用户,针对他们需求的一系列的服务就是我们媒体未来的生存机会以及一切营运模式的出发点。未来用户的观念将取代受众观念,未来媒体是一个服务的提供商,将取代过去的内容提供商。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内容方面不是特别优先的传统媒体会借此成为一个新兴的完全领先业者的媒体。

  我们在说“融媒体”,“融媒体”到底怎么融我们做了一些操作层面的分析,我们在做这样的实验。

  融合时代新闻生产与消费的新特质,首先一个媒体机构的多介质运作。这个和我们说的全媒体是不大一样的,全媒体是一个媒体集团集合了纸媒、电台、电视、新媒体手机,但是连而不通,融媒体从更高层面的架构,使得一开始从设计上就是打通的局面,组织架构是不一样的,生产流程也不一样,在这个过程中,UGC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

  融媒体时代的竞争将是全方位的竞争,产品创新,多元义媒,同样一个内容用多种形态表达出来,多媒体的形式就是内容,因为决定了内容的表现形式,它已经成为内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渠道开拓,这个是我们在中央电台尝试的,比方在《中国之声》,建议他们不仅仅是采用记者、媒体等意见,更多的来自民间的意见。虽然说的话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多元的新源的组成也有利于树立更加公信的想象。

  用户管理,UGC的核心、用户生产内容的核心在于生产,而不是内容。所以怎么营运用户是最为关键的。形象管理,多媒体介质给形象输出。

  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再造的方法论就是要有一个强大的“脑”指挥中心,内容超市的运营者和信息价值的发现者。未来我们是一个信息价值的发现者,而且是这个内容超市的运营者,我们要重新给自己定位。我们看到像《烟台日报》,一个地级媒体能够做到国际化传播,这也是利用新媒体方面大胆尝试的做法。

  融媒体的第一步在于空间的融合,因为好多人都认为我们这个网络离得很远,其实不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新媒体团队和传统媒体在一个区域办公的时候,传统媒体第一新源就能反馈出来,但是空间被打断之后就会慢很多。当人人都成为多媒体记者的时候,空间融合就会转向下一步新的流程上的融合。

  为什么要流程再造?处于开放、兼容、多元、承接这样的目的,因为流程再造可以使媒体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更高效的内容制造。

  我想用比尔·盖茨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分享,比尔·盖茨说过,“由于网络视频内容的猛增及个人电脑与电视机的合二为一,互联网将在五年内够电视产业带来彻底变革…也许五年后大家会嘲笑我们的电视经验”。我觉得这句话特别有价值,我在讲课的时候,我的学生说以后要去做CNTV,CCTV.COM将成为CNTV的一个大的平台。因为融合时代的媒体新特质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媒介生态也因为融合重新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中,而且媒体秩序新的规则和法则都会有相当的变化。在融媒体时代,必须用融合的方式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