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千家千诗·新世纪》诗集隆重征稿


《千家千诗·新世纪》诗集隆重征稿

 

 

当今诗人、诗写者数十万计,诗歌作品多如沙数,且源源不断问世,以及诗坛诸多喧嚣,世人很难看清当今诗坛状况以及诗人面貌,即身为诗人者,也不少有只识某些诗人名号及其参与活动,不知其创作诗艺与创作成就,甚至于不少读者不知众多名诗人的一首代表诗作。诗坛如此,遑论新秀,至于诸年轻诗人之行为艺术或者怪状,甚者自殁,也每有生存无力、诗人难为等现实种种不得已。在这样情况下,诗歌爱好者要想沙里淘金也不容易,一般读者就更是乱花迷眼,走马观花,或谓之万紫千红,盛唐将至,或谓之衰败消歇,诗人何为。其实,汉诗发展,成就方面也多有建树,只是有待梳理;另一方面,当今诗坛喧嚣混乱,外人也多有误解,至于出现季羡林先生“新诗失败说”以及韩寒之“现代诗和诗人怎么还存在”说,古诗词方面除了诗家词人写手外,也是门庭冷落,少人问津。

为梳理新世纪以来汉诗发展现状,全面介绍新世纪以来汉诗创作状况与诗人最高成就,我们特策划出版《千家千诗·新世纪》诗集,一位诗人只收录一首代表作,以画龙点睛之法推出每一位诗人,同时从数十万计诗人中精选诗人千名,千家千诗,冀以此粗线勾勒汉语诗歌发展新世纪以来之状况、当今诗坛诗人整体取得的成就。同时,从诗歌史来看,能够在诗歌史上留下一二首诗作者,皆可谓诗坛俊异之士。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千家千诗·新世纪》诗集一人一诗之编选,在诗歌史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诗集编选上,我们将执守这样的信念:以诗作质量为最高准则。不以流派分上下,不以辈分排座次,不以成名论英雄,不以贵贱评高低,韵无格律白话之新旧,学无知识民间之雅俗,用无网络纸质之偏正,地无南北东西之漂居,行无庙堂江湖之尊卑,凡新诗和古诗词诗人,所有名家新秀,悉以一首代表诗作亮相,同台献艺,一人一歌,奉诸世人面前,任由读者阅读、评说。刀客请出刀,剑客请亮剑,侠客任纵横,豪情或悲歌,爱恨绕柔肠。不索长箭火箭(长诗、史诗、赋等),不收冷枪炮弹,同台献技,共同切磋。如是,读者和习诗者可以一窥名家精英、实力诗人诗艺诗作之一斑。

为诗家自己计,也为不乱世人耳目,请不要投入自己不是代表作的诗作。我们期望,当今每一位有实力和潜力的诗人,能够齐齐亮相,唱出各自最美最给力的歌,或慷慨悲歌,或意气纵横,或婉转低眉,或柔肠千转,将其心胸或心血,激情或哲思,灵性或灵魂,声响世人面前,而不只是诗人中间。我们但愿,此中有尽可能多的诗人代表作,能够长久流传。

当然,一人一诗,只为推开每一位诗人的心灵之窗,打开一扇扇深深的门。门内深藏,门外千秋,由诗人自己继续推进,也须由读者和习诗者自己探索。

编排体例

鉴于新世纪以来诗人数十万计,汉诗创作规模更是庞大,诗集收录诗人近千名,诗作近千首,上下册,分新诗卷和古诗词卷。卷下分篇,主要以主题分类,篇下以作者名首字之拼音顺序排列。

每位作者作品包括一首短诗、诗人简介及诗作点评三部分,基本上可以独享一页基本上可以独享一页(基于篇幅考虑,诗作超短者适当安排两篇同占一页,或者少量转页,但保证诗作内容在同一页面)。

编委会组成

编委会设总顾问、顾问、主编、副主编、编委等职,负责本诗集所有策划约稿编辑统筹事宜。

总顾问:何三坡

顾问:洪烛安琪杨柳脱剑膝前横

主编:天浪

副主编:刘波

编委成员:古筝、元辰、王士强、梅子(秦晓梅)、风瑟木美、考拉、阿勇(招募添加中)

编委有选择少数不决之作者代表作的职责,有建议之权力,也有联络作者,推荐名诗人、有实力潜力的诗人特别是较少上网的诗人以及在自己论坛、博客、博客圈、微博群、QQ群等发布征稿启示、图书出版信息等义务。目前编委招募中,欢迎报名,编委需在诗文界有一定的影响力或组织能力。编委纯为义务参与编辑运作,赠诗集一册作为纪念。

投稿须知

所收作品应创作于从200011日至截稿之时,且属作者代表诗作之一。同一作者只能投稿新诗卷或古诗词卷。

望各位诗人朋友自己投稿,推荐诗友,因编委会选稿易于遗漏,故只作有限的补充。我们提倡诗人自选,这是一首诗最真实的存在,其他种种解读,均于此生发。请自选代表作(短诗)1首并附精短点评(作者难决的话可投稿2-3首,均附评语,备编委会选择)。诗稿均须原创,文责自负。请不要投入不是自己代表作的诗作(非此类作品,编委会保留拒收权利)。如有作者投稿非代表作而为编者选入,不良影响由作者自负。

请按如下顺序投稿:①作品标题及内容;②作者简介或诗观;③诗作点评;④作者通信联系。

其中,②作者简介(注明性别)或诗观,不超过三行;③诗作点评可以他人荐评,可以作者自己点评(可包括创作思路)。须精短,不是鉴赏性评论,列出主要观点,能让读者、习诗者明了即可;④作者通信联系,发表用名,同时注明真实名字,地址、电话、邮编、博客网址等,方便联系。愿意刊发照片者可以附件形式发送,须高清晰头部彩照(排版效果为一寸大小)。

每一份投稿,除第④项作者通信联系以外所有文字,包括空行在内(照片不算),不得超过30行即一页。

投稿一律以电子WORD文档形式发送,不用附件,照片可用附件发送,投稿标题请注明“千家千诗”字样,古诗词另请注明“千家千诗古诗词”字样。收稿邮箱一律为[email protected]邮箱,留言请直接在天浪博客本诗集征稿信息评论栏中留言(http://blog.sina.com.cn/tlang);诗集征稿后续信息发布也在此博客,敬请关注;咨询联系QQ1912621785。 

征稿时间:201166日(端午)――2013年端午。

编委会保留修订文字错误,精简作者简介与诗作点评的权利。改动较大者,当经作者同意;如因限于篇幅等原因进行不改其意等较小改动者,不一一告知作者,请谅。

诗集版权为主编所有。本诗集主编天浪,资深出版经纪人,长篇史诗《南京哀歌》(南京大屠杀祭)作者。

国家大型出版社,32开,定价待定。诗集运作发行由编委会视情况而定。

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稿酬,也不向作者赠书。欢迎作者友情购书(但不强求),毕竟今日出版一本大型汉诗集不大容易。

汉诗的发展为诗人朋友们共同的事业,《千家千诗·新世纪》编委会同仁也将为此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此编委会也希望网络各文学圈子、诗歌论坛、博客圈负责人和博客友情推荐,复制发布或转载。

诗集征稿,解释权归编委会所有。

                               《千家千诗·新世纪》编委会

 

另:《诗千家》诗系个人诗集丛书即将启动,请关注天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