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军

王军,笔名洪烛,1967年生于南京,1979年进入南京梅园中学,1985年保送武汉大学,1989年分配到北京,现任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出有诗集《南方音乐》《你是一张旧照片》,长篇小说《两栖人》,散文集《我的灵魂穿着草鞋》《浪漫的骑士》《眉批天空》《梦游者的地图》《游牧北京》《抚摸古典的中国》《冰上舞蹈的黄玫瑰》《逍遥》《北京的梦影星尘》《北京的前世今生》《北京的金粉遗事》《眉批大师》《与智者同行》《中国人的吃》《风流不见使人愁》《多少风物烟雨中》《永远的北京》《晚上8点的阅读》《闲说中国美食》《拆散的笔记本》《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北京没有风花雪月》等数十种。其中《中国美味礼赞》《千年一梦紫禁城》《北京A to Z》等分别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出有日文版、韩文版、英文版及繁体字版。

为什么保卫鲁迅?


   

最近因中学语文教材删减鲁迅作品的事件,被冷落的鲁迅再度热了起来,成了热门话题。这是一次谁也没预料到的“鲁迅热”。估计修订教材的部门都想不到这原本平常之举,竟在民众中激起如此巨大的反响。有媒体称之为酷夏热浪中的一场鲁迅保卫战。我在新浪博客贴出一篇《鲁迅为什么走下圣坛?》,两天有近八万点击率。逐一浏览近九百条网友评论,发现支持鲁迅的占多数。也算一项小小的民意测验吧:看来中国人并没有淡忘掉鲁迅。看来像我这样爱鲁迅的大有人在。

为什么热爱鲁迅■ 洪烛

  你问我为什么热爱鲁迅。那我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热爱杜甫,热爱那个在“朱门酒肉臭...

Read more

中国青年是否还需要鲁迅?


  鲁迅这面大旗我们还能扛多久。时至今日,在某些人眼里,鲁迅精神似乎已经“过时了”。从本世纪初王朔对鲁迅的发难,到最近鲁迅的部分作品淡出中学语文教材,“去鲁迅化”似乎成了一种潮流。这是历史的必然还是世事的诡诞?是时代的进步还是精神的颓废?[远方]

  鲁迅为什么走下圣坛?(2009-08-16 00:09:22)

  ■ 洪烛

  “救救孩子!”这是鲁迅先生在上个世纪初发出的呐喊。莫非又到了这样的时候?        &...

Read more

假如莎士比亚还活着


  莎士比亚,我眼中最牛的世界文学大师。莎士比亚无疑是最靠近上帝的一位戏剧大师。人们如此夸奖他:“有一千位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还要说:这一千个哈姆雷特身后,只有一个莎士比亚。就像整个人类只有一个莎士比亚。

 假如莎士比亚还活着

  ■ 洪烛

  假如莎士比亚还活着,伟大的戏剧仍将是我们生活的核心。剧场门庭若市,舞台灯火通明,联袂而来的角色一遍又一遍地解释陈旧的悬念。我们作为观众而存在,替别人的命运流着眼泪,抑或绽开难得的笑容。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剧作家本人率领全体演员走向台前谢幕,他白发苍苍,在鲜花与镁光灯下频频挥手,有几位女士顿时激...

Read more

谁是明王朝最著名的守陵人?


顾炎武是明亡后改名炎武的,参加过抗清斗争。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他47岁,可能感到没戏了(回天无力),就从江苏昆山来到北京,首先拜谒的自然是象征汉族统治的明陵——肯定磕了好几个响头。在剩余的19年时光,他始终未远离其左右,六谒十三陵,写下《昌平山水记》、《京东考古录》等诗文,无形中成了明王朝最著名的守陵人之一。

                      谁是明王朝最著名...

Read more

鲁迅与周作人是兄弟还是冤家?


1917年,应鲁迅的推荐,北大校长蔡元培同意聘请周作人为北大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员。周作人抵达北京即雇一辆洋车直奔绍兴会馆,与自己的兄长会合。哥俩“翻书谈说至夜分方睡”,这一其乐融融的情景在鲁迅日记里有记载。而周作人的日记也写道:“至四时睡。”鲁迅帮周作人在补树书屋隔壁的王家租了一所房子。你来我往,频繁走动,而且经常一起会见共同的朋友。兄弟俩并肩在北京创业,多多少少抵消了长期折磨着鲁迅的孤独感——周作人的到来,确实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鲁迅的生活面貌和精神状态。绍兴会馆时期,也是周氏兄弟关系的黄金时代。“从1917年开始,在绍兴会馆,两颗文化新星冉冉升起。新文化运动给周氏兄弟带来巨大声誉,也带...

Read more

美国高考比中国落后十年


争议作家《问教》称“美国高考落后中国10年”

 由黑龙江卫视和教育部语文出版社联袂打造的教育话题高端谈话节目《问教》,近日播出了一期有关高考作文的节目,《中国青年报》副社长谢湘、著名时评家叶匡政、诗人洪烛以及80后争议作家张一一等嘉宾齐聚一堂对话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嘉宾和主持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现场气氛充满火药味,收视数据显示,该期节目创下《问教》播出以来收视之最。

美国高考作文落后中国10年?

  在节目中,主持人王旭明以今年美国芝加哥大学高考作文题“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你希望谁是你的父母呢?你想要他们将什么样的素质传给了你...

Read more

哪个民族把文学当成殉道?


哪个民族把文学当成殉道?俄罗斯诗人,既是受难者,又是决斗者,总是能骄傲地抛下自己的白手套。或许,他们酷爱这种牺牲的方式?不,他们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他们在捍卫个人的尊严同时,无形中也捍卫了整个诗歌的精神。他们同样在任何暴政与虐待面前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在俄罗斯诗人眼中,被枪

 杀的普希金,如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有着痛苦而神圣的表情。从普希金开始,诗神以一种受难的形象出现,在提醒着每一位信徒,不要背叛自己的良心。普希金的诗篇,在俄罗斯文学宝库中无疑带有圣经的性质。

        &nb...

Read more

丝绸之路与新疆什么关系?


                    丝绸之路与新疆什么关系?■ 洪烛

丝绸之路是西域的一根割不断的脐带。它以此输送、吸收分别来自亚洲与欧洲的营养,逐渐成为一块混血的地区。丝绸之路的意义比万里长城要大得多。秦汉以来的长城不仅未能阻隔住这条欧亚通道,甚至还因丝绸之路出现了美丽的缺口。我歌颂丝绸之路,却拒绝赞美长城——即使它在历史中起过保护伞的作用,就主观上而言,却太像一种与外围世界为敌的...

Read more

我们这个时代的行吟诗人


祁人,我们这个时代的行吟诗人■ 洪烛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有一种男人,天生就习惯于四海为家,屐痕处处——从主观上说这类似于泪雨滂沱的自我放逐,痴迷于海角天涯芳草丛生,但客观上,他们实则为冥冥之中的宿命所驱使,快马加鞭,桨声灯影,构成透过灵魂舷窗所获得的忠实记录。凡是这样的男人想必想带有浓郁的诗人气质。至少我的朋友祁人就是如此。

有时看见祁人我会想:好呵,我们这个灯红酒绿的时代毕竟还拥有自己布衣草履的行吟诗人,单枪匹马如幽灵横渡闹市与远村——要知道,我原以为堂吉诃德已像恐龙一样从这座星球上绝迹了呢。

这位生肖属蛇的男人,温文尔雅,戴眼镜,但心地善良——甚至不仅是善良,还称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