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全自由的市场,只有货币主权决定的市场经济


    美国处于危机,这是表面现象,对于中国经济的问题实质是中国人民币的主权在哪里?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1970年尼克松政府发现布雷顿森林会议制定的国际贸易和货币体系正在将美国的经济拖向深渊并严重地威胁美国的经济强国地位,因为朝鲜战争失败和越南战争的失败,美国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黄金从纽约联储的仓库源源不断地流向欧洲,这可吓坏了尼克松政府和美国人民。1972年,是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秩序的元年,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从此开始了美元经济全球时代,美国人负责合法地印制美元钞票,全球国家负责生产商品并以相互自残的竞争性价格卖给美国换取美元,美国的责任就是培育投资银行的国家队,对敢于将美元用于购买美国国债以外的资产的主权国家发动金融危机攻击,先后有英格兰银行、日本、东南亚、南美诸国等陷入美元陷阱,接着就是1997年中国政府。早在1972年8月,美国已经向全世界宣布美元不再是信用,这是当年脱钩的潜台词,40年来,美元构成美国经济增长的唯一支柱。而对应的是全世界各国维持美元的这种剥夺已经到了透支的顶峰,于是有了2007年全球危机。

 

    美元的游戏规则大家现在已经很熟悉了。美国发行美元,并不受任何纪律的约束,只要美元不够用就可以发;全球国家向美国出口产品获得美元;全球国家将获得的美元重新投入美国国债,并且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如果反抗,则通过汇率战争摧毁反抗者的国家经济体系。1985年东京广场协议、1992年英格兰银行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等都是这种美国的国际金融警察维持美元国际秩序的行为。实质性的问题就出来了,向美国市场出口就意味着进贡,出口越多经济主权丧失就越多,一国经济对美国出口依赖越大金融主权丧失得越严重。

 

    建立在美元基础上的国际经济秩序构成一部完全的人类社会秩序,但是,以一国之力做全球国家的中央银行必然遭遇全球国家的不满,但是,自中国发展崛起以来还鲜有国家能够对美元经济发起有效挑战,就算是中国目前的力量也只能说是威胁现有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秩序,中国能否击破现在的全球美元为基础的经济秩序应该还没有到出答案的阶段,但是,中国2007年以后被破增发货币,而且被人民币升值引导下的货币被迫增发和现在的通货膨胀,其实质应该是人民币货币主权丧失的表现,中国出口给美国市场的东西越多,中国将支付给美国的财富就越多,中国的外汇储备由2005年起快速上升应该是一种灾难信号,而2009年以来的加速上升,则是中国4万亿刺激经济的成果被美国吞噬的最好的数量说明,美元信用危机越大中国持有的美元国债越多,这就必然带来的是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和出现需求不能得到购买力支持的无效需求为特征的宏观经济现象,高增长的是数字而实质是社会购买力越来越不能支付自己生产的产品,因为人民币增发留在了中国,而中国利用人民币增发刺激生产出来的产品却流向美国,中国留驻的是纸而送出去的是真实的物质和财富,这样的结果必然是通胀,而伴随通胀的是中国经济掏空。

 

    中国经济理论确实停留在表皮阶段,我们认识到美元经济的一些皮毛的东西,没有将美元与中国的人民币货币主权、信贷主权并由此决定的国家经济的发展主权、最后是市场供应方的定价权结合在一起考虑,我们没有找到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而是依附于以美元为基础的所谓全球一体化经济的系统内,没有自己的主权经济,我们像一个吸毒者一样依赖美国的消费,而无力或者不能利用和刺激自身的国家经济内部消费,最终我们将会发现我们的产能过剩与就业不足、消费不满同时会出现,国民买不起需要的产品,而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还是不能有效满足国内消费需求这种矛盾现象。

 

    美元必须要有纪律约束,要在国际金融管理机制下运行,而不能如现在这样胡作非为;其次,应该放弃自由经济市场主张,改变为国际谈判基础上的有限市场经济,尤其是应该回复到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类似的国际货币汇率协商体系;第三,应该鼓励主权货币相互结算机制,并实现购买力平价基础上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机制;第四中国应该顶着压力选择货币主权和经济主权,信贷主权在我的方向,不能像现在这样被美元政策摆布,应该建立以中国自身经济消费、投资和金融主权为基础的国家发展战略,哪怕与国际市场脱轨也应该坚持经济主权,否则,中国迟早是日本和韩国第二,成为美元经济的附庸。今天的中国通胀和连续3年的全球股市最熊市,不完全是中国政府紧缩政策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主要还是中国的人民币经济从1997年的所谓与国际接轨从而将中国经济主权丧失所带来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系统性的必然存在,我们正在美元的陷阱中挣扎而危机的主人美国正在看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