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游记(三)婺源采风(下篇)
大鄣山卧龙谷
到婺源的第二天,天气晴朗。上午,我们继续在婺源游览。
八点钟,我们乘车来到大鄣山卧龙谷。这里是一处高山峡谷景区,号称“江南第一奇谷”。大鄣山的主峰叫做擂鼓峰,海拔1629米,是婺源的最高峰。
由于前些年旅游时去过张家界的原始大峡谷和金鞭溪、以及广西中越边境的大峡谷,所以对于大鄣山卧龙谷,我倒是没有太多的新鲜感。
在接近景区大门附近,山谷间有一处度假村式的木制建筑,景色怡人。
景区门口一块巨石,镌刻着金庸的题字。据说,这里是金庸老先生笔下的世外桃源。可惜,我对武侠小说读得很少。
进了景区,导游嘱咐说,大家沿着山谷向前走,不会迷路的,最后要原路返回,给大家两个小时的游览时间。
这里群山环抱,山峰林立,郁郁葱葱,原始森林植被丰富,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层峦叠翠的峡谷中,清澈的溪流穿行于色彩斑斓的巨石之间。由于山体落差,几十米左右便形成一组瀑布、彩池、深潭,使人情不自禁地弯下腰来与溪水亲近。
据说,眼前的大鄣山属黄山余脉,是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岭、“吴楚分源”的屋脊。清代诗人汪循在题为《登大鄣山》诗中,颇有气派地写到:“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
我想,如果时光倒退一百年,这里应该是飞禽栖居、走兽横行的野生动物乐园。近几十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类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愈演愈烈,不但野生动物找不到生存的净土,就连我们人类自己也在空气污浊的“水泥森林”里呆腻了,巴不得到原始森林、山野之间吸吸氧、透透气。
卧龙谷中有许多简易的小桥,游览的小路沿着溪流,时而左岸,时而右岸。人们穿行在危崖峭壁之下、青幽峡谷之中。
我和老伴儿用了将近九十分钟走到这里,决定原路快步返回,否则时间来不及了。据说,我们仅走完了卧龙谷三分之二的路程。
上午十点四十分,我们来到严田,这是我们在婺源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
严田是一个风景如画的美丽小山村。据说,当初因为李姓人家 “占得从田之签”,且“以严治家”,故名“严田”。使它闻名于世的,是村里有一棵千年古樟树。
走进严田,首先要穿过一片翠绿的竹林.
猛然间,眼前一亮。逆光下的竹林外,是一座粉墙黛瓦、朴实无华的徽派民居,像一位红装素裹的的白衣少女,静静地在山野的阳光下沉思。
我们来到一座农家小院落,从墙上的标语可以看出时代背景。这是当时村里的榨油坊和豆腐坊,屋里展示的设施可以演示原始的生产过程。
千年古樟,巍然屹立。这棵古樟树,经专家论证已有1600年的树龄,树高二十多米,树径四米三,冠幅达三亩地之大,饱经沧桑却依然生机盎然、枝繁叶茂,无愧于“天下第一樟”。相传当年北宋赵构皇帝遭金兵追赶,情急之中,爬上此树,藏身于茂密的树叶中,躲过一劫,由此一直受到百姓崇拜。
唐代诗人孟浩然诗作《过故人庄》中,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佳句,可以说是对严田美景的贴切写照。
严田,是我们在婺源这个“中国最美的乡村”中见到的最美的村庄。短短一个小时的游览,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如果有中国乡村选美大赛,我们一定投她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