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真的是为了那一跪,拒绝了跟英国人结盟?
尊严往往是帝王将相为内心的恐惧找到的最好的借口,真相真是那样么?非也。《暗战1840》深层次揭露使臣一跪只是一个面子工程,隐藏在面子工程背后的,却是一场更大的利益角逐。无论是身处紫禁城的乾隆皇帝,还是遥远的英伦国王,他们尊严的背后是游戏规则的博弈,是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金融博弈。
当英国政府选定马戛尔尼出使北京,这事实上已经是英国第五次派出使节,欲跟中国政府结盟。第一次派出使节是在1583年。那时候还是大明帝国,政府总理张居正死后的第二年,这一年的英国也是处在西班牙政权的威胁之中。跟中国政府联盟,英国人是要斩断西班牙人的东方财富通道。因为那个时候,葡萄牙已经成为西班牙的附庸,葡萄牙人占领的贸易港口澳门成为西班牙的东方中转站,日本、印度、中国的大宗商品源源不断地通过澳门向西班牙政权输入。
1583年的中国处于狂躁之中,当时的万历皇帝忙着清算已故总理张居正,加上西班牙人海上势力雄厚,将英国的使节给逮住。中英第一次结盟失败。此后,英国国王不断地派出使臣,甚至包括历史上那个被砍了脑袋的查理一世,一直没有断过跟中国成为兄弟友邦的梦想。到了乾隆时代,英国人为了结盟成功,派出非常具有外交经验的马戛尔尼。
英国的国王乔治三世在给乾隆皇帝的书信中,跟乾隆皇帝称兄道弟,这让乾隆皇帝很不舒服。在大清帝国的心中,无论国家疆域多大,都以为自己是这个地球的老大,乾隆皇帝自然将乔治三世当成了孝子贤孙来看到,使臣下跪成为必然。英国人可不是那么想的,西班牙人在两百年前都被伟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给打得灰头土脸,怎么能跟鞑靼皇帝下跪呢?
礼仪的背后是一场利益之争。英国人当时能够卖给中国人的产品相当的少,而中国的茶叶、生丝跟瓷器成为欧美人最喜欢的商品。这一点英国人是吃过了大苦头的。花了上百年经营的美洲殖民地,中国茶叶成了美洲人独立的导火索。根据中英贸易的统计数据,每年贸易顺差超过500万两白银,英国人将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归咎为贸易的游戏规则出现问题,尤其是中国政府的行政干预,造成了英国财富向中国流入的长期现象。
英国人为了能够跟中国政府在贸易的游戏规则上进行谈判可谓煞费苦心。英国首相领衔财政部、外交部、海军部、东印度公司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国有企业,商讨跟中国政府如何谈判的细节。离开伦敦之前,马戛尔尼拿到了详细的谈判计划。为了确保谈判的成功,英国外交部启动了多年的潜伏计划,源源不断地将北京城的情报送到马戛尔尼的手上。
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期间,堪称是中英间谍大战。乾隆皇帝非常清楚英国人的动机,因为中国政府任何的风吹草动,马戛尔尼使团总能第一时间掌握。这一点是令乾隆皇帝内心非常恐惧的,因为帝国的一举一动都在洋人的掌握之中。《暗战180》下部会大量揭秘这一场中英结盟运动背后的间谍战。事实上,满清王朝在此后的岁月中,不断遭遇间谍战,后来甲午海战的失败,间谍成为战争逆转的关键点。我相信这一点放在今天的政府,依然受不了。因为马戛尔尼的间谍行动已经让乾隆皇帝为帝国的秩序感到无比的焦虑。
暗中的较量不断上演,乾隆皇帝也非常清楚中英贸易的重要性,因为大清帝国自产白银数量相当有限,中国的白银主要是通过中外贸易而来,英国跟日本成为大户。一旦拒绝了英国人的条件,那么乾隆皇帝无疑是在断掉自己的财路,如果答应英国人的条件,那么整个帝国失去秩序上的安全感。礼仪成为乾隆皇帝最好的借口,跪还是不跪?
英国人什么条件?给码头、少回扣这都是小事儿。《暗战1840》非常详细披露游戏规则改变对乾隆皇帝考验的焦灼。因为,马戛尔尼大量间谍战,急于跟中国政府结盟的关键在于英国人要求乾隆皇帝修改贸易规则,尤其是关税方面的规则。这个问题事关主权问题,乾隆皇帝的意识里非常清楚,我泱泱大国的游戏规则,怎么你说改我就改呢?英国人也很清楚,如果不该游戏规则,继续正规贸易,英国就是在给中国打工。所以跪不跪都不能改变游戏规则,这是乾隆皇帝的底线,也是一个国家主权的底线,乾隆皇帝要通过礼仪问题让英国人滚蛋。
贸易游戏规则的改变势必改变世界格局。当时的英国正在遭遇经济危机,1788年出现了矿产企业、纺织企业大量破产。1793年,英国对法国宣战,英国在欧洲的贸易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纺织企业再度纷纷破产,100多家银行停止支付。中国市场是英国巩固世界贸易老大的重要砝码,如果继续保持逆差贸易,英国的纺织企业复苏困难,还会有更多的银行破产。这也就为鸦片战争之前,纺织企业跟银行为什么成为继鸦片商人之后的两股最坚决的主战力量的重要原因。
乾隆皇帝一旦答应修改游戏规则,英国的纺织品就会大量倾销到中国。当时中国村妇都能纺纱织布,可以说纺织业能够自给自足。英国的纺织品通过长途海运,到了中国港口还要经过官商的层层盘剥,成本自然很高,中国民众对这种价格很高,质量并没有大幅度提升的纺织品来说,消费的动力不足。一旦贸易游戏规则改变,对英国实施税收最惠国待遇,那么英国的纺织价格立即下来,英国就可以消化欧洲市场停滞带来的金融压力。
乾隆皇帝当时只要一点头,大量的中国金银就成了英国人在欧洲战争的军费,战争的格局可想而知,世界的格局也就不会出现欧洲反复的胶着争夺状态。乾隆皇帝怎么会成全遥远的孝子贤孙呢?因为一旦答应了,中国的纺织业将受到严重的冲击,到时候该倒闭的就是中国的钱庄票号,失业的就是广大的江浙手工业者。成全英国人老大的梦想,在乾隆皇帝看来那是开国际玩笑。
马戛尔尼选择了昂起高贵的头颅,因为一旦下跪,孝子贤孙怎么能改变鞑靼皇帝的游戏规则呢?那英国政府的全盘设计也就注定落空。当一切的一切利益博弈失去了平衡点,世界的格局改变失去了谈判的基点,那么最原始最野蛮的战争成为改变规则的唯一选择。乾隆皇帝拒绝了英国人,最后成就了林则徐的伟大,《暗战1840》中将详细披露林则徐禁烟不是因为林则徐英雄气概,而是林则徐货币改革的壮举。
乾隆皇帝遭遇间谍战真相
评论
编辑推荐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