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楼市或可打破僵持?
(NO:646)
在楼市限购、限价、限贷癿组合力量下,楼市调控的高压态势未见松动,而销售和资金压力进一步显现,房企只能通过加大促销力度“以价换量”,未来大量的新增供应可能会选择低开入市刺激成交,消费者迎来买房的大好时期。
一是资金困境正迫使房企加入降价阵营。
在楼市调控政策依然从紧,观望情绪浓厚,房价尚未出现实质性松动的情况下,成交量持续走低是多地楼市真实写照。而现实房价与广大购房者强烈的房价下跌预期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反差,无疑将进一步加重观望情绪。持续下滑的成交量正在增大房企降价促销的压力。开发商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也正成倍增加。由于融资渠道被全面收紧,融资成本大幅攀升。现实的融资困境和资金压力也将迫使房企降价促销。一边是成交量的持续下滑,一边是融资压力的不断加大,这些因素将成为撬动高房价的有力杠杆。
二是通胀高压迫使储户变身投机客。
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开始低迷,但是三四线城市的市场依然是高温不下。在负利率的刺激下,近五千亿的储蓄不知所终。央行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4月末,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3377亿元,同比少增832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净减少4678亿元。这些钱到哪里去了呢?据了解,这些资金主要有四种去向:第一,商业地产和中小城市吸纳了不少流动性。第二,流向了民间信贷。不少居民储蓄也转为高利贷。第三,理财产品成为新兴吸纳流动性的工具。股市楼市构成了双熊格局,物价上涨压力又那么大,这些资金为了自保,很多已经进入了理财产品领域。第四,一部分资金事实上流向了国外。在通胀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老百姓不再愿意把钱放在银行这一个“篮子”里,转而通过多元化的投资方式分散风险,提高收益。
三是楼市以时间换空间,房地产行业并购开始 。
目前国家的调控措施对房地产将起到非常大的抑制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市场严峻的情冴下,经历过2008 年打折促销的广大购房者只会为高性价比得楼盘买单。提高项目性价比是目前开发商突围的唯一出路。国家在以时间换空间已行成为共识,当保障住房到位后,70%得住房由政府解决,30%的住房由市场解决,那时大家就不会关注房价的高低了,因为它已经不是社会问题,而只是一个商品的问题。
行业将逐步回归产业本质属性。房企进入并购期。从某种角度讲是市场成熟化的标志。在市场调整阶段,往往是优质品牌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最佳时机。市场剧变影响最大的是融资能力较弱的中小型开发企业,融资能力较弱将成为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企业被兼并收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鉴于一些资金充裕的大开发商出于战略布局的需要,可以预期未来行业并购还将进一步加剧。
四是楼市调控下房价上涨的张力依然。
张力一是目前国内的住房需求依然旺盛。无论是结婚的年轻人、需要改善的家庭还是投资者,都有着购房的迫切心情,一旦有了心中适合的价格就会出手。尤其是经过楼市起落的洗礼,在通胀背景下,很多人苦于投资渠道有限,买房成为财富保值增值的唯一选择。一直以来严厉的楼市调控,限购限贷,也压抑了很多人的贩房需求,而一旦条件允讲,这些需求就会猛烈地释放出来。
张力二是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因为没有找到替代性的“钱袋子”,依然难以对高房价痛下杀手。今年以来,无讳是各地出台“限价令”发展成“限涨令”,还是在落实“一房一价”等具体政策上,一些地方政府基本上在“应景”,纵容了上涨的势头发展。
张力二是开发商面对不断加码的国家政策都在把握市场节奏,引导消费者消费方面调整自我发展战略,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市场得以继续发展。
总之,三季度楼市在上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或可能打破僵持,走向平缓发展,消费者买房迎来大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