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推背图》《烧饼歌》?
谭汝为
今天,博友爱斯坦,在博客评论中提问:“请问老师,对推背图,烧饼歌等古代文怎么看?”我回答如下——
《推背图》相传为唐人李淳风、袁天罡所著,属于政治预言性质。它推算了唐朝之后 中国2000多年的国运盛衰,被一些人称为“奇书”。从宋太祖时开始历朝历代都严禁此类谶书,但民间藏本多种,难以禁止。各种版本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被篡改增添——将已发生的史实,改成事先的图谶预言进行比附。最常见的是:金圣叹作序并评注的六十图版本。按天干地支排序60个图象,每个图像由一幅图画、四句谶语和金圣叹一段评注组成。第一幅图像是:“自从盘古迄希夷”,最后一幅图像是“不如推背去归休”。
《烧饼歌》也是著名的民间预言书卷,据传为明初人刘基(字伯温)所著。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内殿吃烧饼,刚咬了一口,忽报刘基进见。太祖顺势用碗扣住烧饼,问刘基:“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为何物?”刘基回答:“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食物也。”开视果然。帝即问以天下后世之事若何?于是君臣一问一答,畅谈社稷,遂演化为《烧饼歌》。《烧饼歌》全文1912字,由40多首歌谣组成。每句答话犹如谜语,文意隐讳,为谶语性质,可从不同角度诠释解说。此书可能是清末人托名刘伯温所做。
总之,《推背图》、《烧饼歌》是中国谶纬文化的代表作。谶语制作的本质就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一种蛊惑人心的手段。其中不少解读,皆为牵强附会、虚幻玄乎的借题发挥。所谓政治预言,就是挖空心思地从汉字解构与各种事物之间,寻找出某种似有如无的联系。神秘的政治预言之所以在中国社会长期盛行,体现出原始思维和民俗因袭对人们精神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历史上有不少政治预言,是为服务于某种特定的政治需要,而别有用心地采用隐讳的形式,去表达某种深刻的意向。这种谶纬预言,迄今为一些人津津乐道,在民间仍有一定影响。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对于一些人对此的热衷,不加妄评。本人对此第一不信,第二没闲工夫研读。以上回答,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