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企业和高校的联合到底有没有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呢?
今天我想从最近最新的实例给大家作一些分析。2011年4月,联想正式在市场上上线针对大学生的一款电脑联想ideapad Y470(市场形容为彪悍的小y)。这款电脑本身的性能自然也是抓住了大学生对审美和娱乐的需求,做得非常完美。可是新品出来肯定是要推广的,这款针对大学生的新品该如何推广呢?直接在大学生喜欢看的报纸和电视上打广告?深入高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购机送礼物的优惠活动?
让我惊讶的是,联想在这方面做的很少,但是做了一个非常让我刮目的活动。这个活动就是最近在高校开始流行的联想idea 彪悍的小y 营销创意大赛(http://www.jingyinghui.com.cn/)。主办方邀请每一位敢想、敢说、敢做、敢为人先的大学生的参与,加入梦想创意的队伍,组成参赛团队,对联想彪悍的小y-ideapad Y470进行针对性的创意推广策划。这就等于说,联想并不只是让大学生知道这款电脑,从而购买这款电脑。而是通过创意大赛这样的活动展现大学生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在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同时,让大学生对联想idea彪悍的小y产生深刻认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多赢。
学生在这样的营销创意大赛中得到了锻炼,更多的人想着如何去开发自己的创业思维,让他们学会更多地思考,早日适应社会就业带来的压力。结果就是学生就像联想的小y一样变得更加彪悍!
而企业呢,也达到了营销的目的,大学生在这样的创意大赛中,自然加深了对联想小y品牌的认知,购买欲提升是必然的。与此同时,一些高校优秀的创意团队很有可能将来会被企业吸收到技术创新的团队中来,使得企业的血液得到了全新的补充,对今后小y的更新换代,变得更加彪悍,自然是大有裨益的。
对高校而言,这是一个高校联合企业共同发展的经典案例。一方面,高校也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创业机会;另一方面,高校也达到了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基本目的……
所以,从联想的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联想小y是准心,大学生是靶心,哪怕就是100米的距离,只要企业和高校有心走到一起,准心就是靶心,二者融为一体并不奇怪。
准心和靶心,其实很近,带着这样的观念去做企业,企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你还在愁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