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卖车 只宜秒杀


吉利熊猫在淘宝上的网店冷冷清清,开店一个月了依然门可罗雀。这两天终于耐不住寂寞,开始搞88折限时抢购活动,但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热闹场面。活动在5月4号和5号搞两天,淘宝上的销售记录显示,头天共订出了三台。加上此前零星售出的几台,熊猫在淘宝上卖出的车子也许突破个位数了。

 

浙江汽车经销商和诚“6品牌打包上淘宝”,在淘宝网店上出售的品种比较多,成交情况貌似比熊猫店略好一些,但也只能用“聊胜于无”来评价。

 

至少从目前来看,汽车销售“触网”的形势不容乐观,看不出网上卖车有什么前途。

 

为了“触网”,吉利曾做过一些热身活动,比如去年底就在淘宝商城搞了个“8折秒杀熊猫”的限时抢购,结果真的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抢购场面,不到一分钟的时间,300台车即告售罄。吉利一直对此津津乐道:一个4S店全部车型加在一起大约要20天才能销售300辆车,而网络上1分钟短暂的时间内就“搞定”。

 

这次试水似乎可以为网上卖车提供有说服力的证据,于是熊猫正式入驻淘宝,翻开了中国汽车销售模式新的一页。但仅仅翻过第一页,第二页就有点翻不动了,如果按现在的销售节奏,“一分钟能搞定的事”,恐怕一年都不见得搞定。

 

去年9月份,奔驰smart在淘宝上也搞过团购,原定21天的活动,不到三个半小时就搞定,卖了205辆。——汽车厂商网上卖车的兴奋度,也许就是从这时被刺激得high起来了。

 

当时,奔驰的销售管理人员惊呼:“没有想到网络团购会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其实不用惊呼,因为大伙都是奔着4.1万的优惠去的——只要优惠力度够大,别说十几万的汽车,几百万一套的房子会更加迅速地被“秒掉”。

 

网络购物的门槛不在于卖的东西有多贵,而在于价格有多优惠。

 

为什么8折的熊猫很快被“秒光”,88折的熊猫就乏人问津呢?原因是,88折的熊猫是网络特供版,定价比网下的要贵出7000元。当然,这7000元也不是无中生有,一是网络专版是“双色”,二是多了几个气囊并加装了倒车影像之类的装备。这种“网络高配版“熊猫身价高贵,1.5自动档车型车价近7万,超过了很多自主品牌中级车,应当是中国车市中微车的最高价了。即使打个88折,也要6万出头,难怪人们会望而却步。

 

网络有诸多奥妙,但最大的诱惑力在于“便宜”二字。去淘宝的人,谁不是淘来淘去地货比N家,谁便宜就买谁的。不管卖的是什么东东,只要看看销量排名就明白,卖得最多的不是最便宜的(太便宜,货的真假和质量就不好说了),但一定是相当便宜的。

 

为什么吉利反其道而行之,在淘宝上“只卖贵的”?

 

按理说,去年底的“8折秒杀”就挺精彩,一分钟就卖三千台,把这个活动在淘宝上持之以衡地搞下去不就行了吗?要是熊猫的准车主,对此活动一定热烈响应,纷纷涌到网上给吉利捧场。

 

答案是:想得倒美。

 

8折的熊猫,优惠力度比4S店里大得多,再笨的人都能想到去网上交个一两千块的定金,再到当地的4S店里提车。这样一来,你让4S店喝西北风去?

 

所以吉利不能自乱阵脚,经销商们也伤不起啊。于是,斟酌再三,推出了提高售价的网络特供版,只是如此一来,经销商是不得罪了,但客户们也没什么胃口了。

 

在网上卖车,还有一个汽车厂商不愿意面对的事实:交易透明、价格公开。

 

在中国卖车,要想赚钱,很重要的一个功夫是忽悠。汽车这种东东,价格以万计,经销商会不会玩技巧,利润率就会差不少。谁都清楚,汽车的报价就是个摆设,实际成交价一个阶段跟一个阶段不一样,一个客户跟一个客户不一样,一台定价10万块的车,车价上下浮动一两万是常事儿。一个会忽悠的销售员出马,给老板赚的钱至少顶仨。

 

如果车价上的文章做到家了,还可以向买家推荐个装具、保险“一条龙”什么的,在不经意之间,又可以赚到一笔。

 

俗话说得好:“这事儿不好说太细”,如果说太细,买家就“知道的太多了”。

 

电影《手机》中的费墨先生说过,世界上就怕“结盟”二字。如果买家们串通一气结了盟,互相分享信息,经销商们上下其手的空间会被大大压缩,生意就不好做了。在线下交易中,买家们顶多私下里互相打听点小道消息,或三五成群搞个团购,集体砍砍价,即使结盟也成不了大气候。而交易一旦搬到网上,情况就大不一样:交易记录明明白白地在那里摆着,买家的评价一目了然,什么时候的交易情况都有案可查,买家们不用刻意结盟,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同盟。

 

现阶段在中国卖车,本是个“不好说太细”的事,但网络交易会一下子把这事说得太细。你想多卖一点钱,但买家说了,为什么某某买家出的价比这个低?你想让客户加装了导航,但客户说了,某某买家在评论里说你们的导航比市场上贵500块钱——面对此情此景,卖家情何以堪啊!

 

我们不能说4S都是JS,但现在中国的车市确实比较乱,车价飘忽不定、消费陷阱也不少。如果市场上的水比较浑,经销商们还可以趁机多摸几条鱼,而网络交易的透明度太高,不太适合现阶段的中国车市。

 

话虽如此,网络上卖车也确实是个趋势,相信终究有一天,这种销售方式会跟实体4S店分庭抗礼。吉利熊猫在网上开卖,不管卖得如何,终究算是开了一个头,至于什么时候走上金光大道,还要看中国车市的形势和吉利的造化了。

 

窃以为,现阶段比较适合在网上搞的还是“汽车网上特卖店”。车市的形势变幻莫测,哪个厂商都免不了误判,搞出大量库存。以前的通常做法是向经销商压库,把所有问题都让经销商抗。从“团购smart”、“秒杀熊猫”的成功案例来看,厂家不妨在网上开个特卖店,合适的时候就对滞销车型秒杀一下下,主动清清库存,一来减轻自己和经销商的压力,二来还可借机造势,赚到不少人气,实为当下汽车“触网”不二之选。

 

(此文授权新浪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