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降拐点出现 5月大盘可能超预期下跌


业绩下降拐点出现  5月份大盘可能超预期下跌

   

     四月份,大盘继续承受加息、上调准备金率等多重利空打击,但如三月份一样,在金融、地产、有色、煤炭、钢铁等权重板块的强力支撑下,大盘表现强势,指数多数时间运行在3000点上方。不过,权重板块在月末冲高回落,中小板、创业板中的多数股票月调整幅度超过20%,大盘明强实弱,表现出诱多特征,正如之前我一直坚持的观点,过去两个月蓝筹股的上涨,只是估值修复,不是一波大行情的开始。五月份,我国经济增长态势尚好,通胀得到一定控制,机构普遍认为经济基本面不支持大盘过度下跌,许多投资者认为大盘近期短调后将再创两年来新高。我的判断要悲观的多:在生产成本上升、汇率上升、持续货币紧缩政策的累加效应下,多数上市企业的业绩将在二季度拐头向下,除非通胀能在二季度出现向下拐点并引致紧缩调控政策转向(目前看可能性非常小),否则大盘将向下寻求支撑。目前股票基金平均仓位高达约85.6%,一旦大盘下跌态势形成,基金必会多杀多争相逃命,大盘将过度下跌。二季度大盘有可能再次考验今年前低点2661点。

 

    目前对大盘走势不利的因素有:

 

1、四月份PMI52.9%,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PMI指数经过上月短暂回升后,再次延续回落势头。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明显,回落幅度均超过1个百分点。预计二季度GDP增长9.6%左右,这表明我国当前经济增长仍处在适当回调过程之中,经济整体态势良好,市场价格上涨势头继续减缓。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需求增长势头仍需巩固,企业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的现象也进一步突出。

2、一季报显示,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25.5%,环比约增长4.3%,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45元。但是,如果剔除银行股,则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业绩的同比和环比增长数据分别为20%和-18%,仅好于2008年经济危机时。过去一年多的持续紧缩政策对上市企业利润增长的抑制作用,已经明显显现出来。中期而言,经济减速与通胀压力对企业盈利的负面影响将进一步显现。虽然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能保持平稳,但外贸部门与消费行业的前景并不乐观。去年实际消费增速仅有14..7,低于09年的16.9%,今年一季度的实际消费增速进一步下降至11.6%。此外,汇率大升、生产成本上升、欧美货币政策转向,都将对出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很大压力。

3、除了翘尾因素外,中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很大,因此,短期来看,虽然物价增长的加速度会放缓,但是物价几乎不会出现向下的拐点。2008年底,我国M2余额为47.5万亿,2009年底激增为60.6万亿元,2010年则为72.6万亿元,2011年货币供应总量至少将新增10万亿元左右,达到约83万亿元。这意味着过去两年的新增货币供应量就为25万亿元,超过了1949年至2008年货币供应存量总和的50%以上。今年的通胀走势很可能是“前高后不低”,与年初各机构预测的“前高后低”不同。若如此,则下半年的股市走势不容乐观。当然,由于经济减速、货币供应增速放缓、行政管制物价,短期内物价仍然可控,不会出现急剧恶性上涨。

4、上周三,美联储发布了议息声明,没有宣布新的定量宽松计划,并多次重申在保证美国经济强劲复苏的同时,要维护物价稳定和控制通胀预期,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从三季度开始悄然转向,届时美元将上涨,大宗商品和美股将受压,中短期对国内股市不利。

5、4月中旬统计,全国35个重点城市,量价齐升的城市达到17个,其中,杭州、北京的成交环比涨幅分别高达91.6%57.5%,上海不但成交涨幅超过30%,而且周成交均价创下3万元/平的新高,已运行三个多月的“新国八条”效果明显减弱,近期房价有大幅向上反弹的危险。近日,中央调控地产再出新招,出台《商品房明码标价管理规定》,并进一步威胁将打压房地产业的暴利行为,再次表明毫不妥协的地产调控态度。未来两个月,地产调控应只会加码,不会放松,只有到了季度GDP下滑到9.0以下,且房价得到明显控制之时,房地产调控才有可能放松甚至转向。

6、截止到4月末,基金平均仓位高达85.6%,过去历史证明,如此高仓位是大盘下跌的先行指标。在没有大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场外资金不敢入场,单靠有限的场内存量资金,难以推动大盘上攻突破3100点上方强阻力区。大盘在3000点附近纠缠得越久,未来下跌将越惨烈。

 

    对大盘有利的因素有:

 

1、 截止428110只大盘蓝筹股的动态市盈率平均为14.8倍,仍然不高。其中金融保险行业的动态市盈率仅为7倍左右。多只大盘蓝筹股的净利润一季度有大幅度增长,同比涨幅61.7%。过去三周,上证180ETF连续出现大额净收购,表明场外资金看好未来大蓝筹的表现。

2、货币投放方面,与3月份央行从公开市场净回笼2710亿元不同,4月份央行净投放资金1800亿元。5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5080亿元,较4月份的9100亿元大幅减少,5月份央行可能净回笼资金1000亿元左右,如果外汇占款不大增,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应可以完成,这样5月份央行可能不会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3、二季度结束前,美联储仍将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此期间,人民币应会谨慎加息。

4、4月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涨,升破6.5大关,大量外汇流入,外汇占款是当前新增流动性的主要来源。长久看来,美国必将长期执行弱势美元战略,只有这样才会延缓美国债务危机的爆发。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的社会流动性都将处于宽松状态。虽然社会流动性充裕不代表股市流动性一定充裕,但是一旦中央出台利好政策,股市赚钱效应出现,那么充裕的场外资金将会迅速入场,与场内的存量资金合力掀起一波大行情来。目前看5月份不具备大盘反转向上的条件。

    综上分析,当前经济增长态势良好,通胀压力略有减缓,蓝筹板块估值较低,社会流动性充沛,股市调整已久,在这种状况下判断一波大牛市即将到来理由比较充分。但是我们注意到,机构做出上述判断的最重要支点就是“通胀拐点将在56月份出现,紧缩政策会在下半年放松”。形势发展会如此乐观吗?

    一、考虑到我国央行2009年以来投放的巨额货币总量对通胀的刺激作用尚未完全显现,一旦通胀预期上升,资金将从银行流出,大量涌入各类实体商品市场,推高各类原材料价格、消费品价格,通胀形势有失控的危险。

    二、掌握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和国际货币发行权的美国,早已把我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处心积虑地进行遏制,2008年美国大幅拉升油价向中国输入通胀压力,后来自身爆发次贷危机才被迫解了中国的通胀之围,否则中国可能现已陷入滞胀危机。当前,美国经济逐步复苏,有能力更主动地打压中国,未来中美之间的经济战将越发复杂、激烈。内忧外患下,中国将长期步入高通胀时代,稍一不慎将陷入滞胀漩涡。

    过去几个季度,我国经济持续平稳下降,目前态势尚好但未来走势未明,未来走势主要取决于通胀走势:

    一、近期通胀若能拐头向下,则意味经济“软着陆”成功,一波大牛市将到来。

    二、未来几个月通胀在5.0附近高位反复,则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难以持续紧缩,但也不敢有大的放松,经济有加速下降的危险,一旦如此,中央很可能重出经济刺激政策,以通胀换增长,股市宽幅震荡、重心下移的可能大。

    三、通胀屡创新高,中央被迫持续紧缩,经济“硬着陆”,大盘可能跌到2000点下方。目前看,通胀发展为第二种走势的可能大,5月份大盘有过度下跌的可能。

    从技术上看,大盘4月份收出上影线较长的缩量阴十字星线,空头意味较浓一些,未来走势有以下几种可能:

1、大盘月初反弹几天止步于3000点下方,再向下调整,可能再至少调整9周,结束点位2650附近,不排除跌破2600点。(对应上文第二种通胀走势)

2、大盘再调整34周,止步于2790点附近,然后展开主升浪(对应上文第一种通胀走势,我认为出现这种走势的可能性很小)。

3、总之,5月份大盘向下调整的概率大,区别只是调整的幅度和时间,虽然近期银行板块抗跌,且不断有资金流入,仍建议五月份规避所有蓝筹股。

4、蓝筹股调整时,关注调整已久的创业板、中小板能否逆势而起重现“二八”跷跷板效应?我认为上述中小盘股可能出现分化,少数调整充分、有业绩支撑、前期被错杀的新兴产业股可能走出逆市上涨行情。

5、长远看来,中国将步入“高通胀、稳增长、高汇率”发展阶段,借大盘调整时投资商业地产、白银、稀有金属、煤炭股票,和有业绩保证、估值合理的少数新能源股票,应有超额收益。

6、关注节能环保、物联网、电子支付板块能否有好的表现。

   

                                                               20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