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商品房明码标价执行较好
仍有个别楼盘信息比较模糊
本报讯(记者 刘英潮 实习生 刘艺博)由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5月1日起正式实行。昨日,记者走访了本市河东、和平和南开区内近十家楼盘的接待中心,了解到大部分楼盘销售中心已通过公示价目表的方式落实了商品房明码标价的政策,让人们对每套商品房的价格一目了然,但个别楼盘在信息透明度上仍有需要改进的环节。
记者昨日在市内多家楼盘暗访发现,虽然正值五一放假期间,但前来进行商品房咨询的人数与平日相比略有上升。明码标价的服务举措收到了买房人的欢迎。一些市民不仅认真地浏览了价目表,还详细咨询了所关注房源因楼层、朝向、户型等因素而产生的价格差异。在河东区新开路附近咨询某楼盘,正在选房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说,目前商品房交易过程中的价格收费项目种类繁多,实行明码标价使他对每套房的价格心中有数,但是物业费、车位费等标准没有被明示,自己对其他费用还心存疑虑。在和平区南马路附近一家售楼中心内,记者看到房源的价目表张贴在咨询区域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明每套住房的楼层、户型、面积及该套商品房的售价。但当记者以顾客身份要求查看楼盘绿化率、车位配比率、套内建筑面积等与商品房价格密切相关的数据时,售楼人员只是做了简单解释,并未明示相关资料信息。
据了解,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中,规定从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一套一标价,并明确公示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商品房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商品房销售价格明码标价对外后,可以自行降价,打折销售,但涨价必须重新申报备案。据业内人士介绍,以往有些项目在销售时只告诉买房人一个“均价”,而他们在缴纳定金后等来开盘时却发现“被涨价。为规范市场,本市已经在国家发改委的新规之前执行了“一房一价”公示制度。今年2月下旬,本市管理部门要求商品房销售必须施行价格“公示”制度,所有申请领取新建商品房销售许可证的开发企业都被要求必须在《新建商品房销售方案》中填报每套房屋的销售单价上限,并在销售现场显著位置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信息及每套房屋的销售单价上限。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外销售时,不得高于公布的销售单价。在今年房交会上,主办方还特别强调要求各参展企业均将在展位显著位置明示参展项目销控表及单套房屋的销售价格上限,方便百姓选房看房,对项目价格一目了然,增强了透明度,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不过商品房市场“信息不对称”不仅表现在价格方面,开发商确实还要有更多的服务举措需要改善,在楼市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打造诚信经营的行业形象。
仍有个别楼盘信息比较模糊
本报讯(记者 刘英潮 实习生 刘艺博)由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5月1日起正式实行。昨日,记者走访了本市河东、和平和南开区内近十家楼盘的接待中心,了解到大部分楼盘销售中心已通过公示价目表的方式落实了商品房明码标价的政策,让人们对每套商品房的价格一目了然,但个别楼盘在信息透明度上仍有需要改进的环节。
记者昨日在市内多家楼盘暗访发现,虽然正值五一放假期间,但前来进行商品房咨询的人数与平日相比略有上升。明码标价的服务举措收到了买房人的欢迎。一些市民不仅认真地浏览了价目表,还详细咨询了所关注房源因楼层、朝向、户型等因素而产生的价格差异。在河东区新开路附近咨询某楼盘,正在选房的刘先生告诉记者说,目前商品房交易过程中的价格收费项目种类繁多,实行明码标价使他对每套房的价格心中有数,但是物业费、车位费等标准没有被明示,自己对其他费用还心存疑虑。在和平区南马路附近一家售楼中心内,记者看到房源的价目表张贴在咨询区域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明每套住房的楼层、户型、面积及该套商品房的售价。但当记者以顾客身份要求查看楼盘绿化率、车位配比率、套内建筑面积等与商品房价格密切相关的数据时,售楼人员只是做了简单解释,并未明示相关资料信息。
据了解,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中,规定从5月1日起商品房销售实行一套一标价,并明确公示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商品房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商品房销售价格明码标价对外后,可以自行降价,打折销售,但涨价必须重新申报备案。据业内人士介绍,以往有些项目在销售时只告诉买房人一个“均价”,而他们在缴纳定金后等来开盘时却发现“被涨价。为规范市场,本市已经在国家发改委的新规之前执行了“一房一价”公示制度。今年2月下旬,本市管理部门要求商品房销售必须施行价格“公示”制度,所有申请领取新建商品房销售许可证的开发企业都被要求必须在《新建商品房销售方案》中填报每套房屋的销售单价上限,并在销售现场显著位置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信息及每套房屋的销售单价上限。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外销售时,不得高于公布的销售单价。在今年房交会上,主办方还特别强调要求各参展企业均将在展位显著位置明示参展项目销控表及单套房屋的销售价格上限,方便百姓选房看房,对项目价格一目了然,增强了透明度,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不过商品房市场“信息不对称”不仅表现在价格方面,开发商确实还要有更多的服务举措需要改善,在楼市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打造诚信经营的行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