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西按]感谢杨学林律师和他的优秀的助理,能够把如此珍贵的庭审实录完整地展示出来。建议每一位从事刑事辩护、刑事审判的人们都认真地看一看。这就是我们中国当前的《刑事诉讼法》框架下的法庭审判真相。可以清楚地看出强权公诉可以在如何虚假的基础上进行,他们照样可以说得头头是道。被告和律师是在怎样的环境下艰难地抗争。对于没有机会观摩庭审的刑诉法修改的参与人、社会各界的人士,看了这样的庭审记录,一定会有更深的思考。
我还想特别说明的是,这样的案件,不只是重庆在发生。中国的所有的刑事审判场景,都是这样的。这个案件有两点为当代中国作出了独特的重大的贡献:一是从来没有一个刑事案件有这样多的各界、各层次的人关注,这样长的文章能够有耐心看完,能够收藏研究;二是从来没有一个案件,能够有这样的全景式的实录展示,能够全部记录下来公开。感谢中国的新一代律师,感谢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技术。这种公开化将大大开启民智,大大加快中国的民主与法制的进程。
建议所有有兴趣的读者,尽快下载收藏本文。同时欢迎转发、转载。
李庄“漏罪”案庭审记录
(一)(二)(三)(四)
杨学林
第四点:徐丽军的钱无论投到哪,自始至终,金汤城没有依照法定程序变更款项的性质。投资是有严格程序的,人民法院的判决也没权就此判定。依据法律规定的,100万元的性质到今天也没有发生变化,就是借款。
李庄“漏罪”案庭审记录(二)
(注:该记录为辩护人助理在法庭上所作的记录,庭后又根据记忆进行了补正。经辩护人杨学林审阅,但未经其他出庭人员审阅。如有误差,以人民法院的庭审笔录为准。)
2011年4月19日上午:
…………
审判长:下面,由公诉人举证。
公诉人:第一组证据:第一项是“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两份,其中一份证明2010年2月9日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分局接受龚刚模的表弟龚某某向该局举报李庄在代理龚刚模案中涉嫌合同诈骗,重庆市公安局指定江北区公安分局管辖李庄涉嫌合同诈骗罪一案。另一份证明2010年1月28日江北区检察院将徐丽军举报李庄教唆她作伪证的材料移送给江北区公安分局,后者接受该案并进行登记,决定对李庄立案调查……
斯伟江:公诉人应当说明证据的名称,形成时间等要素,否则不知道与辩护人得到的复印件是否是同一份材料。
杨学林:审判长,我方主张按照控方证据目录的序号一份一份地质证。
李庄:我也想一份份质证,便于作出详细说明。
审判长:公诉人有何意见?
公诉人:每组质证,是为了查明法律关系,有利于提高效率,我们进行一组一质。我们在设置组时,充分保障辩护方和被告听清,可以把速度放慢一点。
审判长:同意公诉人分组举证,逐一质证。
李庄:证据的形成时间、制作人,都要读出来。
审判长:可以,公诉人举证。
公诉人:读第一组举示证据:接受案件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指定管辖决定书、移交控告书的函、常住人口登记信息、李庄刑事判决书。
审判长:法警,把证据拿给被告人、辩护人查看。
李庄:查看中……
斯伟江:首先、龚某某的举报跟本案没有任何关系。我不知道公诉人出示这份证据有什么法律依据。今天审的是李庄涉嫌辩护人妨害作证罪,而并非合同诈骗罪。起诉的时候是妨害作证,辩护的时候也是妨害作证,拿这个来干嘛?如果认为是合同诈骗,可以起诉。
其次、立案决定书也是合同诈骗一案,跟本案也没有关系。
第三、立案决定书显示江北区公安分局立案是在2010年1月28日,这个时候还在李庄前案审判阶段,根据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审判阶段如发现漏罪,应当撤销案件发回重审。江北区公安分局没有理由不知道、没有理由不根据此规定,两案合并处理,为什么江北区公安分局没这么做?2月11日的立案决定书,我认为根据前面所讲管辖,是犯罪行为地、被告居住地,重庆都不是。江北区根据公安部的规定应该移送,为什么做出立案决定?是非法的。对李庄刑事判决,真实性无意见。李庄对这两个是不服的。
最后一份,重庆江北检察院移交控告书的函。根据前面所讲以及《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重庆既不是犯罪行为地,又不是被告人居住地,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应当移送上海市徐汇区公安分局。江北区人民检察院移送公安局是在2010年1月27日,李庄原来的案子还在审判,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同罪应当发回重审。关于指定管辖决定书:合同诈骗案与本案没关系。对身份信息无异议。
杨学林:我非常渴望看到那份控告书,但到现在还遗憾地没有看到。我认为这是在隐匿证据,交给我的证据目录中的证据4,在哪里?
公诉人:请辩护人仔细阅读,证据分定罪证据和在案证据。我们会在以后的质证中一一举示。
审判长:先由被告人发表意见,然后是辩护人发表质证意见。
李庄:刚才是我的错。我还没说,法警给拿走了。我看了,我得一项一项说。龚某某的立案登记表:与我上次认定的,是不是一回事?是包含在150万以内还是以外的?据中青报讲,我收了245万,一审时认定我收了150万。根据刑法第224条关于合同诈骗罪的四项规定,我一项也不符合。另外,无论收了多少万?我都开具了发票,款也打入了律师事务所账上。
徐丽军的立案登记表:是2010年的1月份,当时我的二审还没有启动,正式启动是1月19日,2月2日、3日开庭。都接到我的重复罪名,如果是,我现在不说93年的司法解释,我想用一个老百姓的心理向法庭叙述。上一案判我一年半,如果这个案子再判我几年,可想而知。本案的最高刑期是7年,按此程序进行,是什么结果,这样加大了被告人的受罚力度。
审判长:听清了,其他观点。
李庄:重庆市公安局依法指定江北公安办理案件,无论是《刑事诉讼法》还是公安机关办案规则,好像是第十七条规定,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里的公安机关不存在任何的,什么行为地、犯罪地,但《刑事诉讼法》第24条关于审判地规定很明确。发生争议怎么办?由共同上级协商,再由共同上级决定。上海市和重庆市的共同上级是,以我的理解,侦查阶段应当是由公安部,审判阶段是最高人民法院,审查起诉阶段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我认为法律应该支持我这个观点。时间太长,我在里面什么也看不到。关于漏罪的话,罪名与以前的罪名是否一样,发生的时间是在原来罪的开庭前还是后等,都有不计相同的规定,绝对涉及今天的案子。希望对这个解释高度重视。另处,关于漏罪,我刚才确实看到了移送函。但是,有一个特别关键的问题,就是《刑事诉讼法》第221条。
公诉人:一、辩护人说合同诈骗与本案有关联性,其涉嫌的罪名是两个,举证可以真实反应本案立案过程,是程序事实的一部分;二、发回重审的问题。接到徐丽军的举报,仅是举报线索,还不是明确的犯罪事实,这与发现不能划等号。要成为事实,必须立案、调查、搜集证据。当时,收到后不具有起诉的条件。也不具有裁判的条件,所以二审没有发回重审而判决是合法的。三、江北对本案有立案管辖权。刑事诉讼活动以立案为中心,对应的侦查机关的侦查权,江北对本案有管辖权,所对应的公安机关当然具有立案侦查权。李庄在侦查阶段无论犯罪地还是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都是江北,合同诈骗和辩护人妨害作证案合并侦查并无不当;四、关于检察院移送控告书的函,公诉人并没有举示这份证据。公诉人认为,徐丽军举报的犯罪事实,是属于公安立案侦查的犯罪,江北移送符合法律规定;五、辩护人所说的指定管辖决定书,无权指定管辖的问题。合同诈骗发生在重庆,重庆有权在本辖区内指定管辖。因此,辩护人和被告人以上几点质证意见,不能成立。
斯伟江:我要发表意见。
审判长:本组质证结束,辩护人有意见留待后面发表。
斯伟江:抗议。控辩双方发表质证意见要对等。
审判长:请尊重法庭的决定。今天上午的庭审结束。休庭一个小时后继续开庭。
2011年4月19日13时30分:
审判长:继续开庭。有新观点可以发表。李庄有新观点没有?
李庄: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4条,有一个侦查期限问题,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算?本案2月9日立案,应该符合2个月的规定。如果再延长两个月,无论是哪一个罪名,是否符合期限问题。我被捕后,是不存在的,我一直在羁押中。另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3条,余刑一年以下的在看守所执行。第211条,由执行机关移送检察机关。必须由执行机关,无论是受理还是监管发现,必须有移送主体和被移送主体;二看(重庆市第二看守所)是执行机关,没有移送检察机关法定的证据。
审判长:辩护人有何新观点?
斯伟江:有三点:一、公诉人认为,当时只收到犯罪线索,要待查实才算犯罪事实。2月11日,李庄所涉嫌的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立案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证据的,跟前面徐丽军举报是一样的,都只是线索,你凭什么说不能适用最高法93年的司法解释?所有的证据都是在2010年8月份以后取的。二、审判管辖决定公安侦查,这是不可信的,没有用审判管辖倒推公安管辖的。三、关于并案侦查,为什么把龚某某的举报放进去?因为并案是要有前提的,就是至少两个案子,像这个瓶子一样,下面一个是基础,上面还有一个瓶子,要大的吸收小的。可是,支撑上面的这个基础没有了,何来的合并管辖,合并管辖就是笑话。
杨学林:补充一点。请公诉人原谅,我还是要抓住控告书的问题不放。从卷宗材料看,检察院是2010年1月16日接到徐丽军的控告书的,然后在1月27日移交到公安机关。如果没有控告书的话,哪来的移交控告书的函?然后又哪来的公安局来立案?我请公诉人还是把它提交出来吧,否则案子就不能成立。现在看来似乎这份控告书在侦查机关,没有入卷。我认为侦查机关这种行为就是隐匿证据,应追究侦查机关的法律责任。
审判长:公诉人有无新的质证意见?
公诉人:有新的质证意见:首先、被告人李庄提出《刑事诉讼法》第124条期限的问题,是指侦查羁押期限,是从未被羁押到羁押的时间。但李庄一直是在服刑中,《刑法》第67、70条有规定。第二、余刑一年以上的,二审宣判之后,公安机关将李庄押往南川监狱。在此过程中,因为合同诈骗一案立案才转为第二看守所关押。三、辩方提出的1993年批复的问题,需要仔细审查,发回重审。而当时只是一个报案的线索,没有正式立案,没进入刑事诉讼的程序,就能判定是漏罪么?关于并案,公安办案规则第15、16条有规定,有因人并案和因事并案的情况,本案属于因人并案的情形。控告书的事,我方已经多次说明,该份证据列入目录,并且在卷宗内。休庭后提交辩护人查阅。
李庄:审判长,我要发言。
审判长:被告人说,不要说重复的观点。
李庄:人民检察院刑事规则,在监督、监管过程中,发现有漏罪的,行使的监督职能,参照《刑事诉讼法》的所有程序,是一样。反正你还有一年半的时候,假设我有二十年,你是否十九年时才找我呢?公诉人的推理,我觉得是对法律的误解。
审判长:公诉人举示第二组证据。
公诉人:第二组证据有四项:第一项、李庄的律师执业证书;第二项、委托书;第三项、康达所函件一份;第四项、律师会见的专用介绍信。
审判长:被告人发表质证意见。
李庄:真实性无异议,跟本案无关联性。
斯伟江:不用拿给我看了,我都已经找到了,其他没有异议。就一点问题:李庄的执业证,考核合格期间是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而李庄在2008年是否是正常执业状态,这个公诉方没有提供证据证明。我觉得是一个证据漏洞。
审判长:公诉人有何意见?
公诉人:律师执业证可以证明被告当时是作为律师代理孟英挪用资金案的一审辩护人的。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注册合格期间担任辩护人,这就有一个前提,2008年李庄担任辩护人也是合法的,辩护人提出的问题,不影响证据的证明力。
斯伟江:公诉人的说法逻辑不通。大家都知道,律师执业证是由司法局一年一检的。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考核合格,并不表示2008年考核时检过了。请问公诉方有这个证据么?
公诉人:李庄对这个基本事实是不否认的。
审判长:公诉人继续举示下一组证据。
公诉人:出示第三组证据:第一:徐丽军的证言及辨认笔录。2010年8月22日笔录:2010年11月4日的笔录,都有相同陈述。2010年12月11日笔录。2011年3月27日笔录。2010年8月22日辨认笔录。第二:苏某笔录及辨认笔录。本案目击证人之一。与徐丽军是母子。第三:王某证言一份。第四;杨某某的证言。第五:诸某某证言。
审判长:李庄有什么意见?
李庄:全是胡说八道!(站起)对不起,我要克制……里面有唯一的一句实话,就是徐丽军说,我多次向她讲解什么是投资,什么是借款。我确实讲,有一点要说明,在我讲之前,她就明白,在第一次孟英被抓后的律师就讲过。有录音资料提交法庭了,我希望播放。这个案件,在江北审,就如同在审理孟英案。孟英案在重庆又开庭了。到今天为止,我希望公诉人,是投资还是借款,谁说无所谓,《刑事诉讼法》第46条说的清楚,重事实、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能听某某某怎么说。
2010年8月22日,徐丽军说:“我和我丈夫王某某……”王某某肯定不是徐丽军的丈夫。如果有,拿出结婚证。投资100万取回17万,投资能取回么?我上午讲过,投进去,由股东会定的,不是控、辩双方探讨就定下来的。撤出都要有严格程序的。无法调取,因为没有。你找一万个事实,但没有这一个证据,也突破不了这个。三、徐丽军多次证实和她儿子,吃饭时有很多人,还有朱某某的母亲等,至少有十个以上。到现在,找过那些人没有。别的人为什么没找。最直接是录音录相,我知道她出尔反尔。这是第四点。五、我从没说过OK这两字母,因为我是学俄语的。徐丽军说话缺乏可信度。徐丽军说,我向朱、孟两家说,徐丽军来是冒险,你们应该还他们钱。徐丽军的确是有风险的,当年举报的是她,出庭来保孟英也是她,应该追究徐丽军的刑事责任,她肯定是犯罪了。我有没有罪没关系,但徐丽军肯定是犯罪了。她说,她当年吸毒,她不清楚的情况下作证的。她是什么时候不清楚。我希望法庭对她作一个鉴定——取尿样作检验。
11月13日,说朱某某的母亲联系的她,的的确确。我不认识徐丽军,是他们家说能说服徐丽军来。徐丽军的确既冒险又帮忙。思想观念转变是上海律师跟我交待我知道的。关于3月27日笔录,说我教给她,说她和孟英是干姐妹,我都不知道什么是干姐妹,这是东北话吧,我不知道。希望把他们十几年的关系搞清楚。王某和朱家家属都知道她们的关系。我也不想说什么。
苏某在丰台做的证言。11月12日,吃饭当晚,徐丽军是挨着我坐,还夸我水平高。罪与非罪不在这些,是看借款、看投资。辩论时再说。苏某说:“我以为有个三方协议,我妈的钱就拿回来。”注意,这里没提爸,苏某姓苏,不姓王。所以徐丽军根本是一派胡言。侦查机关工作不扎实,没有取到徐丽军与王某某的结婚证,结婚证涉及到100万所有权的问题。
审判长:被告人不要重复观点。
李庄:好,如果这协议三方都承认的话,徐丽军今天都能拿到钱。说投资,血本无归。侦查阶段,徐丽军说过本息,本息和投资是截然不同的。王某的证言,基本客观,当时证明很多人在场。王某的话,公诉人的总结与王某说的话是有出入的。我不同意这种评价。最气的是徐丽军的母亲,“我听我女儿说”。我也可以委托我的律师找我的母亲作一份证言,这样的证言有效么?从证据学的角度,直接证据是什么?你这些必须与直接证据环环相扣,缺一个都不行,你缺八个。
最后,还有诸某某的。侦查机关没有把他的身份搞清楚。他曾经是金汤城的供应商,开业后,他是金汤城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管理人员。他是站在徐丽军一边,孟英被取保后,诸某某就倒戈了,你们后来没取。他证明没有开过股东会。我们一起跟公安局抓捕的。因为跟我案子无关,我不多说了。焦点是投资和借款,看证据,不能听谁说,总结: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是投资不是借款。
审判长:辩护人发表质证意见。
斯伟江:好。我想跟李庄说一句,为了节省资源,律师能说的,你就别说了。第一、对公诉人举证的,徐丽军的笔录,公诉人说取证程序合法。徐丽军的最早一份证言是8月22日取的。关于取证的地点,后面讲到其他的证言中,作证地点是不合法的。
第二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证人应当出庭作证,除非有法定情形。那么,最主要的证人,为什么不出庭作证?徐丽军的证言,对本案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她应该出庭作证。如果她不出庭,其证言不能作为本案定罪证据。
第三点、可以注意到,所有宣读的笔录,最早的就是8月22日。你公诉人说,你有管辖权,这些证据,怎么来支撑前面的。说话要有依据。
第四点、最可笑的是,侦查机关问徐丽军“你是否清醒?”答:“是。”这样的证据,本身就表明,侦查机关已经觉察到徐丽军的精神状态不佳。让一个吸毒长达十几年的人作证,这样对李庄公平么?如果是你,你希望证人出庭么?将心比心。“朱某某有没有吸毒,直接叫我怎么改我怎么说”,徐丽军在笔录中诬陷李庄,这样的证言,怎么能被采信呢?
按徐丽军的说法那100万是投资,金汤城现在已经倒掉了,这时候如果说是投资的话,钱就拿不回来,这难道还不说明问题么?徐丽军在出庭前半个月,和孟家签订还款协议,写的就是借款还款协议书,这书面东西比她的笔录效力差么?这些直接证据比她反复无常的笔录更能证明事实。公诉机关凭什么相信,她这次说的就是真的?怎么证明她这次是真的,咬出李庄她说的就是真话了?至于冒风险我就不多说了。所以,公诉机关要追究她伪证的责任。上海市徐汇区查出徐丽军作伪证了么?有没有交出徐丽军作伪证的证据?上海对徐丽军是有管辖权的,是不是又要把案子拿到重庆来审?李庄说,孟英不还钱,我来还。李庄作为执业二十年的律师,按常理不会这样说。
最后讲,徐丽军和王某某结婚是1999年,离婚有三年多了。金汤城说他们没有结婚,应该把这个问题查清楚。其二人有没有结过婚?王某某在金汤城有多少钱?徐丽军的钱在哪里?这个漏洞,我希望侦查机关能查明。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审理时就有登记机关的结婚证,重庆的公检法也应该做得到。8月22日证言讲到,你为什么告李庄?她说“我一直有负罪感”。录相证据可以证明,徐丽军是在说谎。如果是投资款,哪还讨得回?都可以证明是欠款。关于徐丽军说投资人是她的话,完全是谎言。金汤城的财务章盖的是谁的收条?是王某某的。王某某为其母亲治病取回了17万元。投资能收回么?关于徐丽军的头脑是否清醒,希望徐丽军能出庭。因为徐丽军的证言前后矛盾,如果没有依法出庭,就以此为定案证据,合议庭是过不了这道坎的。
苏某的证言:取证时间是2010年8月30日,他说:“我母亲以前吸毒,情绪易波动。”这表示目前状态也不好。问:“听见他们说什么了么?”答:“没有。”这是典型的选择性记忆,对李庄不利的记得,却偏偏是侦查机关要用的。如果如公诉人所言,这家人都是有利害关系的。就靠这一家人来指控,而不顾书面协议。苏某说:“李庄与徐丽军是低头小声说。”这与徐丽军的证言相矛盾。我认为,苏某应该出庭作证,年纪轻轻为什么不出庭作证?任何公民都有作证的义务。这是公诉人的举证义务,他没有出庭,我们又有疑问,其证言就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关于王某的证言:请法庭注意,王某说:“李庄用法律规定解释,什么是投资,什么是借款。”李庄上午说过:“我只是帮徐丽军分析,什么是借款,什么是投资。”王某的证言表明,李庄说的是真实事实。
关于杨某某的证言:证人已经七十几岁,在证言中还一口一个“伪证”,这像一个老百姓说的话么,倒像侦查机关说的话,是不是记错了?
关于诸某某的证言:他是谁不重要,其表明了,李庄告诉他说,徐丽军的钱是作为借款。李庄没有对这种证人有引诱、教唆。说明李庄是尊重事实和法律的。
公诉人提供的这一组证据,是徐丽军一家人的证言,而徐丽军本人精神状态不好,反复无常。通过质证,公诉人也应该能意识到,根本证明不了李庄有辩护人妨害作证的行为。李庄让徐丽军认识到是借款的表示,是投资还要什么钱?向谁要?金汤城2005年后就不年检了,2008年后就不经营了。
杨学林:我补充。请公诉人原谅,我又挑出毛病来了。
首先,这一组证据举的是证据目录中第39到第45的证人证言,但是却没有序号40王某某的询问笔录。公诉人说要我们休庭后看,这是不合法的。任何证据都要拿到法庭上来质证,你不拿到法庭上来,只能休庭后去看,算是什么证据呢?我们还如何质证?如果没有这份证据,我是不认可控方的证据体系的。
第二、其中三人证言相互印证的效力问题,就是徐丽军与其儿子、其母亲的证言,他们的证言能否相互印证,产生了疑问。徐丽军和她儿子的证言,虽然属于各自的独立证言,但是他们之间有利害关系,其相互印证的效力极弱;而徐丽军母亲完全是听徐丽军说的,她的证言不是其亲自所见所闻,只是徐丽军陈述的转述。严格地说,徐丽军母亲的证言就是徐丽军本人的证言,如何相互印证?
第三、就徐丽军在2010年8月22日笔录中的几点陈述,我想提出来请法庭注意。一个是徐丽军讲,在2005年,上海虹口法律服务所的两位律师(其实是法律工作者)找她了解情况,还录了音。这说明录音确实存在,我们稍后会将这份录音证据提交法庭质证。这个录音里面恰恰是徐丽军在法庭上作证的话,关于借款的表达是其真实意思表示。这份录音也能表明,当时的录制者也没有教唆她违背事实、改变证言。第二点、说她到上海徐汇区公安局曾经举报孟英诈骗罪,恰恰表明这100万的所有权应该是她的,而不是金汤城的。从她当时的这种主观心理来看,她认为这个钱是她被人家骗走的,这与2005年录音内容也是可以印证的。另外还显示出一个问题,建议公诉人回去查一下。就是徐丽军举报孟英时,有上海公安机关的调查笔录。而现在卷宗中只有6份徐丽军的证言,都是重庆的侦查机关制作的,其中并没有关于孟英挪用资金案的笔录。这说明,重庆的侦查机关取证的倾向性、选择性太大,不利于查明事实。还有,徐丽军为什么要控告李庄?据称是因为李庄没帮她讨回欠款,这说明她和李庄之间存在利害关系,她对李庄恨之入骨。这样的证人,能否说出实事求是的话,值得怀疑。
第四、关于王某的证言。我想强调,他说他以前当过纪检干部,我想他应该是了解法律的。他在证言中称也没听说过徐丽军向金汤城投过资。如果他发现李庄教徐丽军作伪证,作为与徐丽军相熟的人,王某肯定会告诉徐丽军,这样作是不对的,是犯法的。现在没有这方面的证词。从以上可发现,这组证据不但没法证明李庄教唆徐丽军,相反为李庄作了证明。
审判长:请公诉人发表质证意见。
公诉人:综合被告人和辩护人意见,发表如下意见:
一、证据搜集程序是合法的。徐丽军的证言是在其家里的作的,取证地点也是合法的。
二、关于辩护人提出要求证人出庭。其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有规定,经过当庭宣读的证言,双方质证以后,能作为定案证据的,不需要证人出庭。不能被合议庭采纳,才要出庭。合议庭没提出质疑,辩护方就提出质疑了。这个问题,要结合本案,由合议庭确定。
三、关于李庄及辩护人提出的,本案的前提,徐丽军投到金汤城的钱,是借款还是投资,以及与王某某之间有没有婚姻关系,在之后的环节也有进一步证据,经过上海生效的判决的认可。
四、关于李庄与徐丽军接触的场合的其他证人,提到有很多人,我们搜集的证据是否全面。为了便于举证,我们将相关的证据分组进行解释,如:孟某与闵某某的证言。李庄认为王某的证言是真实的。李庄曾经在孟英案中申请徐丽军出庭,就说明徐丽军有这个能力证明案件事实。本案中,一样可以出庭,徐丽军有这个能力的。李庄对徐丽军是以一定的利益相引诱的。这个引诱没实现。作为一个律师,会不会向一个人陈述,他不还我还,当然有可能,因为即使作出这样的承诺也不一定兑现。徐丽军证言的真实性,得到了其他人证言的印证。因此,她的证言真实、可信。关于苏某的证言,苏某是客观如实反映了徐丽军与李庄之间的对话关系。辩护人提到,侦查机关有选择性的记录,关于苏某说的小声说话,徐丽军没说过是大声说话。关于谈吐、言辞,辩护方不能凭空猜测。
关于是否追究徐丽军的伪证罪,与今天审理的案件没有关系。其是普通主体,与李庄特定主体,是不相符合的,也不是共同犯罪的。与今天审理无关。
在诸某某的证言中,证明李庄曾教唆其作伪证,被拒绝了。这就表示李庄没有教唆的行为么?这更印证徐丽军证言的真实性。即将举示的孟英一方的证言。
公诉人补充:
一、李庄当庭陈述了与徐丽军见面过程,解释了投资与借款的区别。我们判断,是客观的还是有目的,要综合全案来看。刚刚公诉人的证据中,关于冒风险怎么来认识,将在下面举示。
二、结合被告人和辩护人所说,多名证人的证言效力的问题,或是亲属关系或是传来的证据。根据法律规定,他们有资格作证,虽有亲属关系,是传来证据、有一定利害关系,但是否低于其他证据的效力,要综合全案来看。
三、辩护人提的证人出庭的问题,我们没有强制证人出庭的权利。控方证人不到庭,不影响其书面提交的证言效力。
四、辩护人的意见,有一段,这样的材料可以作为本案的证据使用,是移花接木。
五、第二辩护人提出,王某某的证言,公诉人是列在之上的,这份证据在侦查卷里面。不能因为辩护人没有依法查阅,就认为公诉机关没有复印,这是不合法的。
审判长:被告人有新的观点么?
李庄:全是新的。徐丽军侦查笔录里,清清楚楚地表明自己举报我的目的,我没有为她追讨回欠款。注意,是欠款。我不希望这样。提醒法庭注意的是,传达到徐丽军本人那,徐丽军与我没有代理关系,我没有法定的义务为她追讨回欠款。公诉人说辩护人,后面很多取证地点不合法。证人是否能出庭?对证人证言,并不是百分之百必须要出庭,如果这个证人证言的关乎生死、罪与非罪、罪重与罪轻,这么重大的,是必要出庭的。如果徐丽军的证言无关紧要,就不要再宣读了。我希望与徐丽军面对面,我估计我不用开讲,我用眼神就能将她击倒。希望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办法,把徐丽军带到法庭来。什么叫投资、股权,非常重要的名词……
审判长:被告人直接阐明观点。
李庄:非常重要的事实,徐丽军吸毒成性。同时,公安机关也接受了这个现实。虽然说法律没规定母子不能共同作证,但是,也没有法律规定,这样的证言效力比曾经作律师的证言效力大。看证据、用事实说话。教唆,今天起诉我的是妨害作证罪。另外,录音里怎么说的?你们拿东北辽宁的录相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因为证言中说,我曾两次教她作伪证。没有了。
审判长:休庭之前,法庭公布一个情况。辩护人申请本院通知全部证人出庭作证,合议庭专程派人向证人送达出庭作证的通知书。证人朱某某仍在关押中、王某某无法送达、戴某某留置送达,田某没表示是否到庭,其余证人均表示不愿出庭。
审判长:休庭十分钟。
李庄“漏罪”案庭审记录(三)
(注:该记录为辩护人助理在法庭上所作的记录,庭后又根据记忆进行了补正。经辩护人杨学林审阅,但未经其他出庭人员审阅。如有误差,以人民法院的庭审笔录为准。)
2011年4月19日下午:
…………
十分钟后:
审判长:继续开庭。辩护人发表质证意见。
斯伟江:一、关于证人出庭:公诉人说我国法律没规定证人应该出庭。我想我们读的是不同国家的法律。当然你不能把证人绑架来。你的证人不出庭,是你不举证,对你不利,不能作为定案证据。二、关于取证地点:说苏某要求去茶楼。他要是要求去桑拿,你也去么?三、混淆了股东等概念的是对方,不是我们。100万元不是投资,上海市徐汇区法院的判决也没有认定是投资,更没有认定是徐丽军的资金。四、质疑徐丽军的作证能力。孟英案中,恰恰是李庄把徐丽军带到了庭上作证,你们有没有这样做?大家会相信自己的眼睛,你们做到了么?你们没有做到,我就有理由怀疑。公安问了徐丽军是否清醒?为什么没有问其他人这个问题?任何一个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而且徐丽军的儿子也说了。大家对法律负责,对李庄负责么?第二公诉人说的,我是移花接朩,徐丽军说在朱某某案中怎么说的,我恰恰用录相反驳这个。综合以上,我们认为这些证言远远没有达到证明目的。到底王某某与徐丽军结婚了么?离婚了么?钱是谁的?这都是需要弄清楚的事实。
杨学林:我最后一次强调,控方提交的证据目录,是盖了红色的公章和骑缝章的。这是一个证据体系,是不能缺少的。可是你现在缺少的有八份,虽然提交了两份,后面还有六份是没有的。我是不能同意公诉人的解释,说我没有阅卷。我阅卷了,并且是人民法院提供给我的。我对比后,没有找到那些证据。我想请你指一条明路,我怎么样才能看到那些证据。根据控方的举证责任,如果你不提交,我认为你的证据体系是不成立的。我也有权请求法庭责令公诉人提交。
公诉人:这是第四次解释,证据目录载明的是在案证据,范围是不同的。审查起诉阶段,开庭十七天的时间里,辩护人首先应该阅卷。我要强调的一点是,两高三部有关证人出庭的规定,要求关键证人必须出庭,我们提交书面的证人证言材料,只有无法确定真实性,关键证人才必须出庭。上一轮质证,说徐丽军一直吸毒,品格差,对证据效力产生影响。如果你们质疑,你们应该提供相关的证据来证实。徐丽军作证能力没有问题,徐丽军的整个陈述是自然的,是符合常理的。其作证能力不存在任何问题。你们将公安机关询问“你精神是否正常”跟徐丽军的精神状态联系起来,是不正当的。王某某与徐丽军的关系,不是本案需要审查的。要审查100万的财产关系。
审判长:被告人还有什么意见?
李庄:第一、证据目录标注的应全部提交,这是六部委规定,而且是在开庭5日前,这是法定的。公诉人让辩护人庭后查阅此证据,要么提交,要么从证据目录里划掉。第二、公诉人对证人必须出庭的问题解释,只有证人证言无法确定真实性的时候,这句话是对的。但经过今天的庭审调查,审、控、辩、被及旁听人员这五方,没有相信徐丽军这样人的证言是真实可信的。她是必须出庭的。公诉人要求辩方出示徐丽军个人品行的证据,公诉人处就有。第四点、侦查机关询问时问你正常么?是公安工作程序的要求么?为什么其他人的笔录里没有?为什么不问我?这不是法定要求。第五点、已经生效的判决,就不能提出质疑?
审判长:辩护人有什么意见?
斯伟江:关于为什么没问其他人?你的解释我不能接受。这个案子我们非常怀疑侦查机关引诱证人,但我没证据。这是你公诉人的义务。如果你不能证明,你提交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证据。公诉人说徐丽军与王某某是否结婚不重要,起诉书中指控李庄引诱徐丽军把100万投资款说成借款,而徐汇区的民事判决认定100万元是王某某的。如果没有关系,你的指控是不成立的。
审判长: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诉人:举示第四组证据。证人证言:1、孟某的证言: 12月3日笔录;2011年4月6日笔录;2、戴某某的证言;3、闵某某的证言:12月3日证言。4、俞某的证言:孟英案辩护人之一。在司法局接受询问。俞某证明孟英认为是投资;5张某的证言。举示完毕。证明:一、还款协议书是在李庄主持及口述下完成的;二、李庄已经审阅材料,知晓是投资款。
审判长:被告人发表质证意见。
李庄:
一、孟某证明是朱某某母亲联系徐丽军。徐丽军的确是冒着风险的,当初她诬告孟英的风险。你们有所表示这话我说过,人家有风险,你们当然得有所表示,我多次督促孟家人尽快还徐丽军的钱。关于录音,孟某那千真万确地有,我记得她笔录里说,让她听。
二、戴某某,是在辽宁大厦取证,取证地点不合法。其内容是真实的,谁提出来的写还款协议,是徐丽军提出好几次。开始我不愿意。这是保护徐丽军的权利。
三、关于闵某某,说的基本属实,我归纳,她写的。
四、俞某的证言,举证地点的问题,是其单位的上级,不合法。关于王某某是隐名股东身份,我对其律师身份质疑。什么叫隐型?与实名股东是什么法律关系?虽然真实法律关系不明确,但不是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我的辩护观点:挪用不够三个月。公诉人应该深思。孟英那个判决没有采纳徐丽军的证言。
最后一个、张某的证言也是地点问题。跟刚才观点一样的。
审判长:辩护人发表质证意见。
斯伟江:孟某12月3日的证言,前面风险这部分我不讲了。我想说的是,李庄让她把钱拿回来,是符合徐汇区法院民事判决的,不是投资。是徐丽军自己提出的要把钱拿回来。所以签那个协议,不能证明李庄引诱、教唆。与判决一致。戴某某的证言:她觉得好的律师介绍给孟英。闵某某证言:徐丽军是可以依据这份协议主张权利。俞某的证言:首先,侦查机关是重庆市公安局还是江北区公安局?这两个局是一个局么?江北区办案,为什么还有市局的人员?3月28日晚6点52分取证,侦查已经终结,你在重庆已经侦查终结了。为什么侦查终结后还要继续取证?在司法局询问,这对律师形成什么样的压力?《刑事诉讼法》第129条规定,什么叫侦查终结?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否是事实不清?证据不充分?才要侦查终结后继续调查?对这份违法证据,希望法庭明确。
本案从侦查、到起诉,再到审理,程序屡屡违法,漏洞百出。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强管的案子,程序上千疮百孔。程序正义犹如交通规则,如果今天江北区公检法可以这样不顾交通规则,把李庄撞回监狱,明天任何一个老百姓也可以被撞进监狱,甚至包括在座各位,谁也不能幸免。
这里面律师对款项性质的认定观点不一样,我想法律人的观点不同是正常的,要不然也不用分工。而且这位律师讲到隐型股东,这是没有的概念,应该叫隐名股东。这份证据不能认定。关于张某的证言:调查时间是3月31日上午,这样的证据是完全非法的。如果检察机关认为证据不足,可以退回补充侦查。侦查机关在未被退回补充侦查的情况下,还要继续调查,是否可以这样倒推,是因为证据不充分。最后两份证据是完全不应该作为定案依据的。这几份证据能证明什么?我觉得公诉人说的这些话,我是说不出来的。
杨学林:孟某的证言一共有5份,其中有三份是2010年12月3日一天之内做的。在第一份笔录中,作为证明教唆的发生,其中只有一句话。但这只是孟某的一种自我判断,并不是证明客观事实。于是侦查人员便又去做另外二份笔录,结果也没有获得满意的证言;后来在2011年3月24日的笔录中,虽然侦查人员一个劲儿地问签还款协议的事,孟某还是说我是不清楚的。侦查机关又问在上海的时候,李庄有没有教唆?内容是什么?这种问法是有问题的。整份笔录,都没有证明李庄有教唆行为,无法证明李庄有犯罪行为。
关于戴某某的证言:看来侦查人员是急了,便对证人进行了陷阱式的发问,先问:“徐丽军与孟英合伙做的生意如何?”都合伙了,这不就是说投资么?你让一个76岁的老太太如何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关于闵某某的证言:侦查人员与对戴某某的发问方式相同,属于诱导式。
关于上海两律师的证言:前一个是先被解除委托关系,然后李庄介入孟英案;后一个是李庄先被解除委托关系,然后他介入孟英案。他们既与李庄有职业上竞争的利害关系,同时他们的辩护观点也与李庄不同。因此,他们的不利于李庄的证言,我认为不应采信。
审判长:公诉人有何意见?
公诉人:讲三点:
一、李庄及辩护人关于戴某某、闵某某证言的搜集程序没有异议,对孟某的证言的内容是认可的。实际上可以证明、独立判断出,李庄表达的意思是认可的。孟英的证言有多份,其中有一份,提到过录音录相,孟某是说没有这份录相。
二、戴某某、闵某某证言证明三方协议是李庄口述下形成的,提请注意。
三、关于本案相关证人,俞某、张某两位律师的证言,关于取证地点问题。公诉人认为,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证人证言的真实性。能反应出公安机关取证时,这些证人基于各方面的原因,建议公安机关改变地点。因此,取证不存在瑕疵。第二个理由是,在侦查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时才取的证据,公诉人认为检察机关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审判环节仍然可以要求补充调查。侦查终结后继续调查是有法可依的。侦查人员的身份问题。本案由于其案件特殊情况,由江北区侦办,抽调市局人员组成案侦小组。市局有宏观的指挥权。对方提出的理由是不能采信的。
公诉人补充:第一点、证人提到李庄提出来,要给徐丽军一个交待,于是签订了协议。有证人证言相互印证。李庄也当庭陈述是其主持下签订的。也将其作为证据提交给了法庭。其辩护要点,主要是辩有没有三个月内依法归还?这是矛盾的。第二点、孟英案是判三缓三,说法是不成立的。挪用的是50万,对孟英判缓是考虑她家庭的情况,以判三缓三的结果来质疑,没有依据。第三点、刑事诉讼法条,请你们查阅。第四点、说两名律师是利害关系人,我认为对两名律师的证言可以采信。请综合全案综合评判。
审判长:被告人有没有新的质证意见?
李庄:满肚子都是新的。我确实头晕。请查一下,17万与民事判决书的时间先后顺序。如果民事判决先于17万元,说明17万的性质是借款。如果撤17万先于民事判决,说明判决的内容是错误的,你判100万是错的。《刑事诉讼法》第129条规定,侦查终结,意味着证据关门。侦查机关可以取证,但必须有检察机关退回的手续。没有退回手续是不行的。三方协议,不是我的意思表示,是我前后综合三方,我的归纳后口述的。公诉人还有一个观点,说证据地点没有有瑕疵。这样的话,刑事诉讼法应修改。
斯伟江:首先、公诉人讲到“特殊情况”,我想问特殊在哪里?能告诉我么?说市局派人宏观指挥,现在都微观具体派人去查了,能说宏观么?我们倒推来看,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第二、俞某、张某的证据问题,《刑事诉讼法》第140条,需要补充侦查的话,应退回公安机关或是自行调查。可是既没有退回又没自行侦查,终结就完了。法律依据在哪?不会用的是美国的法律吧。公诉人不要对基本法律提出创造性想法。公安机关侦查,标准不同,但法律有明确规定。一样的八个字。公诉人进行曲解,辩护人没的说。完毕。
审判长:公诉人继续举证。
公诉人:第五组和第六组证据一并举示。1、还款协议书;2、45份和35份证据目录 、特快专递详单;3、通知证人出庭申请书:证明李庄以辩护律师身份申请证人出庭;4、出庭通知书;5、孟英的调查笔录一份;6、刑事庭审笔录:7月30日的庭审笔录。;7、刑事庭审笔录:12月29日庭审笔录;8、周某某证言:否认徐的证言;9、徐丽军在孟英案的询问笔录。
审判长:被告人发表质证意见。
李庄:关于还款协议,公诉人的意思是说,我进一步引诱徐丽军。但这份协议是各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没有公诉人所表达的意思。第二、特快专递,我给谁寄过特快专递?字体不是我的,申请法庭鉴定笔迹。我想看王某某的判决书。公诉人说,我事先知道判决认定是投资性质。第一这个判决原告是王某某,不是徐丽军,他们是不是夫妻,这是重要问题。现在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这份判决怎么就得出的投资款。明明确确驳回股东认定的请求。或推断得出也可以,但是推不出来的。第四份、出庭申请书,我申请了很多证人,向法庭说明就是投资与借款的问题,还有挪用成立不成立的问题。
最关键的是Z某某,到现在为止没有Z某某证言,至关重要的证言。Z某某清楚。第六份证言、徐丽军承认她吸毒,公诉机关是不是相信,是全部伪证,还是部分,我不知道公诉机关的评价。侦查机关调查,是否被周某某诱导过。她说她是吸毒的。另外,徐汇区法院对100万的判决,王某某不服上诉了,要求判定股东,自己都上诉,怎么公诉人认定是投资呢?公诉人说一句话,孟英之所以被判缓是考虑她家实际情况,也请依法考虑我的实际情况。
斯伟江 :还款协议,公诉人说是证明李庄进一步引诱的行为,是过度解读了。通知证人出庭申请书没有意见。刑事庭审笔录中,尤其是徐丽军出庭作证时陈述,当时她身体冷,给她拿衣服的话,这是编不出来的。像徐丽军说的跳窗自杀这些话,别的证言都没有,这话是谁说的,一定是本人亲身经历。退款的17万,是王某某提供W某某,没有时间。这些证据都可以佐证,都说是借款。45份和35份证据目录中都讲到有相关的录音录相,如果公诉人提供的这些是真实的,可推断有李庄提供的录音录相。
民事案卷我们调取了,但是刑事案卷我们调不到。侦查机关找到的对他们指控有利的提供,对他们不利的不予提供。这样的审判是不公平的。一份是周某某的笔录,这份笔录可以印证李庄说的,真正的老板是朱某某,这说明金汤城是谁作主。朱某某不承认投资,认为是借款。而且,从周某某的证言可以看出,他叫徐丽军去检察院闹的。事实上周某某掌控了金汤城,有依据的。民事判决:公诉人为什么不念一下法院判决?李庄叫徐丽军作证之前。如果是投资,投资回报多少?风险是什么?本来就是借款,法院判决确认了。
杨学林:我补充。第一点、金汤城的财务总监Z某某明确表示100万元是借款,这个在上海的庭审笔录里有(宣读)
公诉人:我方并没有将这份笔录提交质证,辩护人不能引用。
杨学林:你们提交庭审主笔录质证了,Z某某的这份笔录是出庭作证笔录,是主笔录的一部分,怎么不能引用?
第二点、控方提交质证的笔录里面的,徐丽军在作证当中所讲的话,是包括借款的话。
第三点、关于李庄提供给上海法院的证据。共45份证明孟英无罪的证据。我认为,这恰恰说明李庄付出了劳动,是称职的刑辩律师。
公诉人:一、举示证明能力没有提出异议。二、民事判决确认的事实及裁定确认的事实,显然不是认定徐丽军提供给个人的借款。王某某投入100万元,表示100万元是投资款。裁定解决的是确认一审判决的效力。终局生成以后对一审的效力是明确的。关于其他的质证理由,是涉及本案公诉人举证能否达到举证目的。
公诉人补充:一、以前进行质证过程中,证据瑕疵问题,明确说明是证人自愿选择的结果。即使证人证言取证地点,根据两高三部办理死刑案件的规定,其他参照这个标准,询问地点,仍然可以作为定案证据使用。二、孟英案的判决情况,你犯的不是孟英案。三、强调的是,我们举示的证据,一份民事判决,一份是刑事判决。既然是投资款肯定是投资盈利,不是借给被告人的。提请注意,投资到一个单位的资金,没有经过股东大会确认,这个钱就不是投给公司?就不是用于想盈利?请辩护人看法条。
李庄:我非常赞同,没有经过股东大会,就不能否认。同理,没有经过股东大会,你也不能推断就可以取得股东地位,取得股权。仔细想一下,我从始至今,我和辩护人有一个观点的差异。辩护人始终说是借款,而我不否认徐丽军有投资的意向。但一定要注意,没有合法认定其是投资。其是“投入的资金额”而不是“投资”。
审判长:辩护人有何质证意见?
斯伟江:民事判决中是有资金额三个字,但不是投资额。关于证明能力没有异议,我说过这话么?我承认了么?我没说过你说的成立。股东大会没有同意之前,不能说不是投资,那是什么?对公司来说,就不是投资。徐汇区法院判决中讲到,借款或类似的债权,白纸黑字写着。关于地点:公诉人说尊重证人的意愿,为什么引用最高法关于死刑的证据规定。没有说,其它缺少的材料可以补正,根据你所引用的,你所提供的。王某某与徐丽军是一笔钱,你得补上结婚证。
公诉人:一、公诉人陈述犯罪的相关事实,起诉书已经载明了。二、请辩护人认真看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4条,有没有这个规定?三、民事判决中说的很清楚,投入的资金额,就是投资。
李庄:投入的资金额与投资额是截然不同的。
斯伟江:投入的资金额,不等于投资。为什么判决不认为是股东?为什么王某某要回17万?公诉人没有正面陈述过。
公诉人:全案证据举示完毕。
审判长:休庭一个小时
…………
李庄“漏罪”案庭审记录(四)
(注:该记录为辩护人助理在法庭上所作的记录,庭后又根据记忆进行了补正。经辩护人杨学林审阅,但未经其他出庭人员审阅。如有误差,以人民法院的庭审笔录为准。)
2011年4月19日晚:
…………
公诉人:全案证据举示完毕。
审判长:休庭一个小时
一个小时后:
审判长:被告人还有什么意见?
李庄:我要求调取我和徐丽军的录音录相,上海市徐汇区法院应该有。我是有光盘的,但我的助理太多了,我记不清哪个助理保存的。其它没有了。
审判长:辩护人有无证据举示?
斯伟江:有。提交四份证据的复印件。我们一证一质。第一份、从徐汇区工商局调取的金汤城的工商资料。刚设立公司的时候,到2004年10月份,股东变更为Z某某等人。主要证明,从设立公司开始到2004年到现在,徐丽军与王某某都不是金汤城的股东。第一份证据举证完毕。
审判长:尊重辩护人的一证一质的选择。交给公诉人和被告人看。
李庄:我不看了。没有任何体现100万是投资。我承认是有意向,是一种债。
公诉人:首先、根据最高法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第119条第四款的规定,证据必须在开庭5日前提交,公诉人是在昨天下班之前才拿到的,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二、证明的问题与本案没有关联性,辩护人一直混淆了概念,股东是经过股东大会同意的,并经工商认定,如果投资款投到公司,就是投资。这个问题不应纠缠。
斯伟江:首先、2010年2月11日公安立案侦查,到侦查终结,时间总长是400多天。我承认,公诉机关用5天时间审查完毕,你们牛。但给我们辩护人的时间是多少?2011年4月2日通知,我们也申请延期开庭。公诉人以5天来要求我们,我觉得于情于理于法不公平。另外,5天也不是绝对限制,法院仍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认定证据。我还是希望公诉人回答,你说是投资,投资回报是多少?风险多少?是投资么?
李庄:刚才公诉人说,股东和投资人是不同的,我赞同。投资人不一定是投东,但股东一定是投资人。本案,不说王某某与徐丽军是不是夫妻,就说投资两个字,资金额。有投资意向,没有转化成股份或股权,没有经过合法程序。另外,应当5日内提交,无论是控辩双方,有权提交新的证据。可正式申请法院调取,可以一分钟之前提交。
杨学林:据我们了解,17万元与民事判决的时间顺序是这样的。是先还了10万元,然后是法院的民事判决,然后再还了7万元。这情况说明了借款的问题。请求法庭考虑这个情况。
公诉人:在此前已经说过多次了,我们审理的是李庄辩护人妨害作证一案,请围绕本案。第二,关于判决的效力,请你们翻一翻,这个判决已经生效了。事实可以认定。
审判长:辩护人继续举示证据。
斯伟江:第二份证据,是从徐汇区法院调取的王某某诉金汤城民事纠纷的全部材料。起诉书:原告王某某请求依法确认其在金汤城的股东名份、出资份额,相关登记手续。这个诉讼请求,被法院驳回了。第二份是收据,收到投入款100万元。同一天,又一份投入股金100万的收条。财务章是事后补的。对投入款和股金有不同说法。金汤城的章程明确规定,股东有优先购买权。法庭审理笔录第一次9月6日下午:朱某某说我不知道有100万投入,孟英说我也不知道。性质不清楚。其中也讲到,金汤城的股东有十多个,但这里面没有王某某。第二次笔录第三页,股权转让也不成立,财务章不购成股权转让。最后一页,100万不符合入股形式。代理词中说到陈芳英的财务章,已被证明,根据代理人了解,原告的出资只能作为借款予以返还。任金生的观点与李庄的观点是一致的。不要歪读徐汇区法院判决书。这是第二份证据。证明款项确实是借款。
李庄:我补充一点,陈芳英当时是会计,Z某某是财务总监。Z某某既是股东又是财务总监,双重身份。Z某某的发言权更大,陈芳英盖章的时间提前了,别的没有了。
公诉人:不符合证据的三性。辩护人举示的是民事案件王某某诉金汤城,请合议庭综合评判,与本案没有关联性,不应作为证据采信。资金额说明100万就是投资款。从辩护人举示的金汤城的收据来看,一张写的投入款,投入股金,都是金汤城的款项,都是挪用单位的资金。然后李庄为了达到无罪的辩护目的,引诱、教唆徐丽军改变证言,改为个人借款。主观上有犯罪故意。公诉人提请辩护人注意,已经有一份生效的判决,不相关的,不能予以出示。
审判长:被告人有无意见?
李庄:第一、今天的审判与上海孟英案是紧密相连的,不能抛开那些。你还证明不了王某某 与徐丽军的关系。第二、如果我们向银行存了100万,我手上有银行的存单。这时发生了变化,存单就是凭证,是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为这个争了一天了,我不想再说了。我不否认有想投资的意向,没有达到她的愿望。这么简单的问题来回说。第二个问题、李庄明知还怎么样,还教唆怎么样,法律关系发生了变化。他这是什么债,肯定是形成债权债务的关系。不要我们说,找一些公司法方面的专家。还有一个重要事实,徐丽军的100万有多少入了金汤城的账面?利用职务之便,必须利用职务。没有利用,就不算。必须是账内的。可账内一分不少。很简单一个案子。别的我不说了。
斯伟江:我也觉得公诉人说与本案没有关联性,是另一个案子,你们自己调取的也包含了这份判决书,怎么就不说了。不要做这样的自己打自己耳光的事。王某某的诉讼请求为什么被驳回?就像你在银行有多少钱算投资么?公诉人老是回避这个问题。希望你们能认真一些,毕竟是代表国家,不要斗气。我的意思,大家用平常心、客观看待。
杨学林:公诉人宣读的起诉书中是将这100万作为本案的涉案款项的,现在公诉人又说处理这100万的民事案件与本案没有关联性。我何尝不希望是没有关系的。如果真的没有关系,那么涉案的100万就不存在了,李庄也就没有罪了。
公诉人:公诉人的意见很清楚,建议辩护人翻法条,就在手边。
斯伟江:下一份证据是接受证据的笔录。还有一份录像。先出示录音记录,徐丽军是这么说的(宣读录音记录)……这份证据是可以与其它证据相印证,孟英说是借款,和法院的笔录相同。这份证据是从移动硬盘里拷贝出来的。如公诉人认为记录不可靠,可以放一下录音。
审判长:将你这份证据交给公诉人查看。录音记录是何来源,必须对证据来源进行举示。
李庄:在孟英一案,我之前的律师,他们退出前移交给我的。都是在法庭上说的。徐丽军在2005年就跟律师说了。是我教的么?公诉人面对这样的证据,谁也说不出什么了。
斯伟江:我有接收证据的笔录,我提供的文字记录给你参考,你不相信,可以鉴定。我们也同意鉴定。
公诉人:没有表明录音里面徐丽军之外的人是谁。
李庄:欧阳法律服务所,W。
公诉人:他们不具备取证的主体资格。这一份材料,显然不合法,这是程序方面的问题。这份材料只能证明,徐丽军的真实意图,想向金汤城来投资,因为其他原因没有成功。没说是借给孟英个人的借款,不能证明这个事实。因此,公诉人认为这份证言的真实性不能确定。
公诉人补充:第一点,这份录音资料的取得。录音记录说是上海的法律服务所,受金汤城委托,向你了解。委托主体是谁?是在孟英案侦查阶段,有什么资格向徐丽军调查取证?即便这份录音提供到我们面前,也不能反映出是借给孟英个人的。请辩护人仔细阅读。相反,恰恰证明了徐丽军的投资意向。
第二点,举证程序不合法,应予以排除。并没有举证证明录音的完整性。是否有剪接?两名法律工作者是否先向其进行教唆,再录音?因此,辩护人举示的证据与在案证据完全矛盾,不能作为证据采信的。
李庄:这一份证据是今天开庭以来,比所有的证据加起一百倍还要大。这证明在我接受孟英案之前,发生的所有现象,跟我没关系。在我当辩护人后徐丽军法庭上说的话,不是我教唆的。恳请公诉人撤回起诉。我受不了了。
审判长:被告人表明观点。
李庄:第三公诉人说,证明那两个也在教唆。今天向法庭转交给我的。教唆我了?我也是被教唆被引诱?我什么都不知道。就给我介绍案情,我就是被害者了。我后来终止了代理。马上从记忆中删除了。这些话,都是在我之前,她对那两个律师说的。不是我教的。我希望法庭播一下,我强烈要求徐丽军出庭。同时对她进行鉴定。第三次申请徐丽军出庭。说法律服务人员没有取证资格,确实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斯伟江:公诉人说法律服务所的人在孟英案的侦查阶段不能取证。这份证据没有写是为刑事案件取证。不是作为孟英的辩护人取证,民事证据,法律服务所不能取证么?看二审裁定,是民事案件终结之前,终结之后也可以取证。第二、公诉人否认这份证据的真实性。徐丽军自己说,有两位律师找他,可以吻合。第三、想投资,我还想当皇帝呢,行么?主观的想法变成客观事实要讲条件的。想呀?想的事情可以用来说么。李庄还想无罪呢,李庄能无罪么?公诉人讲委托主体是金汤城,不管谁委托,怎么能违法呢?违哪一条法了?法律人讲话要有法律依据。孟英说,我不会亏待你。陈芳英是私自盖章。我们要有平常心,如果你认为是假的,你可以申请法院鉴定。我还怀疑徐丽军在侦查机关的签字是不是真的。
杨学林:第一点,录音是不是有什么剪辑?有什么修改?我们与公诉人在庭前交换过意见,公诉人建议为节省时间不在法庭上播放这个录音了,只提交书面记录即可,而且公诉人表示认可书面记录与录音是相同的。现在既然公诉人提出了疑问,我看如果不播放是证明不了是否剪辑和修改的。如果公诉人有这个疑问,我建议立即当庭播放录音。
第二点、公诉人责问我们,如何能证明那两个法律工作者在录音之前没有教唆?这种怀疑,可能会导致所有的证据都没有了。因为按照这个逻辑我要怀疑,你们提供的所有的侦查机关的讯问笔录,在讯问之前有没有刑讯逼供呢?你又如何能证明?
李庄:我想借用一下辩护人的意思,把一个人抓起来,问你有什么证据证明你无罪,是一个道理。不重复,通过这段录音,更应该证明,徐丽军的人格、人品。
公诉人:我们没有说,是否犯罪需要被告人自己证明。我们确认你们宣读的整理资料来源于录音。关于法律工作者的取证资格,公诉人现答辩被告。这两个是以孟英是刑事辩护人的身份,我们质疑。这份录音没有说是提供给孟英个人的。挪用资金案陈述的要点,这两者之间是不同的。这份证据不能否认公诉机关指控李庄引诱。有哪一项证明,欧阳法服所是孟英的代理人?没有在委托代理人之列。这两个法律工作者有什么行为,行为性质,超出本案认定。
李庄:第三公诉人说法,我尤其不能接受。辩护人是由委托人委托,可随时更换的,换一百次也没有限制。说李庄引诱和法律服务所引诱,性质不一样?怎么不同,客观真实性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内容相同,只是时间不同。别的没有了。大家都明白就行了。
斯伟江:我感觉公诉人说话已经离开专业人士的范围了。徐丽军说这是借款,不是投资款。还说:“你这里哪一点证明,不是单位借的。”你承不承认,朱某某说这点钱不行,徐丽军才找孟英,这是个人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公诉人,我什么时候承认刑事案件法律工作者不能举证。我表示很愤慨。公诉人说,在那个案子说,有哪个法律规定,只能在起诉的时候来调查。教唆要我们来证明么?是你们证明的。我希望大家注意,都是法律人,都有底线。
公诉人:辩护人没听清楚,紧紧围绕本份证据来质证……
斯伟江:你违规了,你的发言已经第三轮了。
审判长:法庭允许公诉人发言。
公诉人:质证说的清楚了,李庄提到法律工作者不能取证有何法律依据支撑。《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律师可以取证,法律工作者不能在侦查阶段取证。这份证据本来就是虚假的,如同徐丽军在庭上作伪证一样。
李庄:我有新观点,全是新的,旧的从来不提。
审判长:被告人发言。
李庄:W的身份希望法庭记录一下,W身份是金汤城的法律顾问。他取证时,孟英案是否在侦查阶段我不知道。金汤城有好多案件在民事诉讼,这是事实。至少六、七个以上,都是W代理的。另外一个,法律服务所,算了,我不说了。
斯伟江:公诉人,这是刑事案件么?这是民事调查。违哪一条法了,告诉我。
杨学林:我本来不想说了,可是听了公诉人一句话,吓了我一跳。公诉人说这一份证据本来就是虚假的。这也就是说,我们辩护人知道这份证据本来就是虚假的,还把它提交法庭。所以公诉人的这种说法我是坚决反对的。任何证据都必须经过法庭的质证,才能判定是不是虚假的。另外关于调查取证。刑事案件调查取证,由委托的律师按照法律程序进行;民事案件和民事法律事务的调查取证,当事人本人就可以调查取证,当事人本人委托的代理人也可以调查取证。代理人不一定是律师,法律工作者完全可以。
斯伟江:还有一份证据。就是李庄和徐丽军的视频。
审判长:阐明观点。
斯伟江:这份证据的证明目的,反驳公诉人提供的徐丽军的证言,李庄让她客观的把事实说出来。以这个证明徐丽军的证言,在同一个笔录当中诬陷李庄。
审判长:当庭决议,不予准许举示。
斯伟江:我抗议,这种是违法行为。涉及到朱某某的证据,为什么我不能用这份证据证明?
李庄:我也很着急。这样对法庭的社会影响不好。小范围播放一下是可以的。
审判长:法庭已经阐明了观点,请尊重法庭决定。
斯伟江:李庄,文字和录音我们都提交了。现在不让播放,你不要有幻想。公诉人提供徐丽军的笔录,允许宣读。在侦查阶段,围绕起诉意见书,立案事项,公安机关进行全面的收集,其中包括辽阳案的材料,并不包括李庄在辽宁这起案中有违法犯罪事实,与公诉的指控没有关联。而我们现在举证证明,是结合录音录相资料,证明徐丽军说谎。这是我们想证明的目的。
李庄:辩护人没听清,有一句话涉及孟英案。公诉人提交的证据也宣读了徐丽军的证言,说我先后两次作伪证。既然宣读了,我们也拿出相应的东西。就是围绕这个。有一句话涉及借款。有没有无所谓,检验一下。
审判长:被告人,再次提醒你,关于播放、宣读,法庭已作出决定。第一辩护人,公诉人已经作出举示,没有必要重复举示。法庭会全面审查。
杨学林:我想说的是,就是徐丽军的控告书,因为这份控告书关系到本案的立案是否合法。但这份证据目前被侦查机关隐匿,请求法庭调取。
公诉人:不在侦查机关,就在法庭上。我们已经充分保障了你的权利,你没有办法举示是你的问题。
杨学林:那就请公诉人立即把它提交出来吧。
审判长:公诉人认为呢?
公诉人:我们举示的证据,已经能够充分证明李庄的犯罪行为,已经形成完整的体系。关于控告书,休庭后提交法庭。辩护人休庭后查阅。公诉方有权对证据发表评断意见。
李庄:我也至今没有看到徐丽军的控告书。我的案件的来源,导火索,我不想重复去年的故事。任何证据都应当拿到法庭上,这是刑事诉讼法的要求,为什么就不能拿呢?我感到苦恼。这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要争议?
杨学林:既然公诉人讲控告书就在法庭上,你又不拿出来,那么我过去看一下也好,就这几步路。
审判长:公诉方休庭后提交法庭。
李庄:我也想看一下。不质证么?
审判长:辩护人看后可申请质证。
李庄:我现在就想质证一下。
杨学林:我建议今天就立即质证,不要等明天了,以便节省司法资源。
斯伟江 :请求调取孟英刑事案的全部材料。侦查机关在调取时是挑取了对李庄不利的部分。请求法庭调取。
审判长:法庭记录在案。还有其它证据没有?
斯、杨:没有。
审判长:公诉人有么?
公诉人:没有。
审判长:今天庭审结束。2011年4月20日上午9点30分继续开庭。
2011年4月20日9:30
审判长:继续开庭。在昨天的庭审中,辩护人要求调取本案所涉及到的控告书。休庭后,本庭要求公诉方提交相关证据,由辩护方查看。辩护方有什么意见?
斯伟江:形式上来说,控告书没有时间,江北区检察院说是1月16日收到这份控告书,是何依据?
公诉人:在此打断辩护人。
斯伟江:你没有举手。审判长,他未卜先知,知道我要说什么?
审判长:公诉人发言。
公诉人:之所以有必要打断,原因在于该份举报材料不能成为案件的证据。
斯伟江:我反对。我刚刚阐述理由还没说完,请法庭一碗水端平。
公诉人:辩护人克制自己的情绪,提醒你好好看看证据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基本规定。
杨学林:提请法庭注意,我们不是来听公诉人上课的,请法庭对公诉人的这种态度提出批评。
审判长:公诉人注意,继续发言。
公诉人:《刑事诉讼法》中有规定,能够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才能作为举证质证的材料。这是证据么?显然不是。第二个理由、同时,看一看,关于举报人的相关规定。举报人的材料能够交给被举报人查阅么?我们昨天已就这个案件的来源情况,举证质证,已经清楚明白。我们也履行了检察官的职责,公诉人提请注意,请你们要保密。这是举报人的权利。
斯伟江:我觉得公诉人的说法,自相矛盾。只有一个举报线索,一份其它材料都没有,立案就错了。辩护人妨害作证案,取的第一份证据是八月,本案一月份就立案了。你说不是证据,公安是用什么证据立案的?你庭上还有其它材料么?控告书没有时间,你说收到的时间依据何在?我们质证,这是程序需要的,你得有管辖权,你起诉什么,管什么,举报材料说的很清楚。而且控告书中,徐丽军说她精神抑郁,一度自杀,这样的人能举报别人么?大家要依法办事。
杨学林:第一、我不同意公诉人说的控告书不是证据的这个观点。从人民法院提供的控方证据目录里看,这份控告书叫做书证。你这个证据目录可是盖着江北区人民检察院鲜红的公章,还有骑缝章。如果说不是证据,你为什么要把它列入证据目录,还要提交?第二、你说要保密,这也有可能。那么你为什么不把它放在保密的地方,而是在证据目录上赫然显示呢?第三、我现在怀疑,你这份证据是假的,因为上面的疑点太多。所以,我请求法庭责令控方立即把徐丽军提到法庭,进行询问。如果徐丽军仍然不出庭,我就认为这份证据是假的。
李庄:我想看一下这份证据。
审判长:法庭已表示态度。公诉人发言。
公诉人:有一个规定,举报人材料和内容不能透露给被举报人。
李庄:我说六点:一、刚才公诉人说,让我辩护人学证据法,我不知道是否有证据法?第多少条?希望公诉人提交一下证据法。二、我只知道有《保密法》,修改过两次,刑事诉讼的证据,不属于《保密法》的范畴。三、我还知道,《刑事诉讼法》有规定,一切涉案的证据,都应当进行质证,充分听取控辩双方的质证意见。四、经过昨天的庭审,大家也充分看到了,举报人徐丽军也是本案的证人,无论从举报证据目录里看,还是证人名单里看,从法学理论上看,这个证人直接决定我的生死和未来,决定到本案是否成立。对这样一个证人和证言,应该进行充分的质证。为什么不能质证,质疑呢?五、这份证据直接导致侦查机关立案的客观依据,客观依据不能质疑,法律依据何在?六、如同医院作手术,我7月1日作手术,不能说8月1日作的,逻辑学推理也不能没有依据得出结果。你的依据不质证,何来结果。七、我不希望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如果出于保密,把证据目录修改一下,双方不再提这个事。如果不这样,我强烈要求看一下,质一下证。举报人徐丽军要受保护,不是应当保密,法律规定应当出庭。谢谢。
杨学林:我补充两点:第一,刚才公诉人混淆了举报人和证人的概念。有的案件的举报人确实需要保密,但那是不能列入证人名单的。而本案的所谓举报人徐丽军已经被列入证人名单了,她已经是证人了,不能再保密了。第二、我当庭提交一份新证据进行质证。
审判长:公诉人表达的观点,符合法律观点,记录在案。辩护人提交什么新证据?
杨学林:我提交一份控告书的复印件,是昨天晚上辩护人通过合法手段获取的。这份证据的内容是徐丽军控告李庄犯有辩护人妨害作证罪、控告孟英犯有诈骗罪等。但是该证据的内容却证明所谓徐丽军的控告是不存在的,是虚假的。
审判长:法警,将辩护人提交的证据交给法庭。
斯伟江:证明事由,补充一下。除了孟英诈骗案,还涉及到朱某某案中诈骗,希望法庭重新考虑一下。
审判长:关于视听资料,昨天已作出决议。
斯伟江:有新证据,不然不会重述。
公诉人:意见已经表述的充分,还是上一轮意见,还是有必要再次提醒注意,公诉机关履行客观义务。辩护人把你享有的权利,当作借题发挥的依据,超越了事实和法律。你们还限制李庄自行辩护的权利。
斯伟江:公诉人在无端指责辩护人,这是没有事实依据的。
李庄:我同意第一辩护人的意见。我能看一下么?
斯伟江:法官,公诉人还没有问答。要不要把控告书撤回?
审判长:法庭就控告书是否举示已经作出了决议。请辩护人尊重法庭决定。各自还有证据举示没有?
李庄:我申请法庭调取新的证据和新的证人。证人叫Z某某,新证据是徐丽军向孟家和朱家打的收条。已经远远不是83万了。证明到底现在还有多少借款没还。它不是投资款,由金汤城清算中。
斯伟江:提请调取龚某某告李庄合同诈骗案的程序性材料。调取江北区公安局起诉意见书。
李庄:我还有意见。我又想起一点,申请徐丽军出庭,如果不能实现,希望法庭给徐丽军作司法鉴定,或是司法精神病鉴定,如果正常,再重新作一下笔录。
审判长:就被告人申请徐丽军出庭,昨天已经告知了,徐丽军明确表明不愿意出庭作证。本院没有权利强迫证人出庭作证。至于要求调取收条及龚某某的举报材料,Z某某到庭,这三个方面,将休庭专题研究后,是否调取或通知进行评议。
李庄:对不起,再补充一条,徐丽军是否吸毒,得用证据说话,申请作一个是否吸毒的司法鉴定。这是我的请求,希望法庭允许。
审判长:对精神病鉴定的问题,公诉人有何看法?
公诉人:我们在审查阶段认为,她的陈述是自然的,符合常理的,没有发现精神不正常的迹象,她的陈述可以作为定案的证据。
李庄:公诉人刚才说,多次审查,没有发现徐丽军有精神病,应该叫尚无发现,不等于没有发现,客观的东西,你发不发现都在那。
斯伟江:公诉人没有发现,其手里有控告书,里面清清楚楚写明“精神一度抑郁”,写的很清楚。苏某也说,公安机关也问过,这不是线索么?
审判长:刚才被告人提出对证人精神病鉴定,经过当庭评议,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合议庭决定:其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在能否辨别事非正确表达有疑问的情况下,才能做司法鉴定,徐丽军不是这种情况,本庭不予准许。
李庄:徐丽军确实不能辨别是非。如果她能辨是非,我这个案子就定了。这说法,有欠科学。第二点,尿样鉴定,是否吸毒?
公诉人:是否吸毒:一、控方举示证据,及本人证言已就其是吸毒明确事实,法律没有禁止吸毒人员不能作证。申请没有必要。
李庄:我希望法庭对徐丽军的身份明确一下,是控告人还是证人,其真实法律身份,到底是控告人?还是证人?还是兼有?确定以后,我们知道怎么辩护了。
审判长:听清楚了,要求明确徐丽军的身份。
公诉人:公诉人不必回答。
李庄:我确实不明白,确定诉讼参与人的身份。
斯伟江:关于控告人身份,第一轮,江北检察院关于移交徐丽军的函,白纸黑字的函,这还要保护,还有理由么?
李庄:如果是证人,我们围绕她是否出庭;如是举报人,两个鉴定都不需要。
公诉人:证人证言,证据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才产生的,举报材料在立案材料有的,是这么一个顺序,这正好证明。
李庄:诉讼地位和诉讼身份?
斯伟江:公诉人,你是不是已经泄漏给李庄了?
审判长:证人是控告人还是单纯的证人,法庭理解是这样的,立案阶段是举报人,事实认定是证人。
李庄:双重身份,我完全认可。
审判长:法庭调查结束。法庭辩论开始。
(见“法庭辩论” )
2011年4月22日9时50分
审判长:继续开庭。控辩双方有什么新的意见?
公诉人:我院在对本案提起公诉时,有充分证据指控李庄犯有辩护人妨害作证罪,应依法提起公诉,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本案在庭审过程中,辩护方向法庭提交了新证据,与我院指控李庄犯辩护人妨害作证罪的有罪证据矛盾。4月20日休庭后,我们对该新证据进行了认真核实,并经院检察委员会研究,认为现有证据发生变化导致指控事实和证据产生疑问。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检察机关在办案过程中既重视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也重视有利于被告人的无罪证据。因此我们在办案过程中本着对事实负责、对法律负责的态度,坚持依法办案、客观公正、不枉不纵的原则,决定将本案依法撤回起诉。
李庄:谢谢,谢谢。
审判长:休庭三十分钟。
三十分钟后:
审判长:继续开庭。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理由成立,准许撤回起诉。闭庭。
(半小时后,被告人、辩护人接到了“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2011)江法刑初字第380号《刑事裁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