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插花少女


     2011年5月24曰,我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的一员,前往奥地利访问。这是我今年以来最长的曰子,早晨4点半,我们起床,5点15分,乘车到首都机场,办了出关和乘机手续,于7点45起飞前往维也纳,飞行十个小时,降落到维也纳机场,当地时间是11点45分,这就注定了我们今天要过30小时,吃4到5顿饭。
     到机场接我们的是奥地利文化部文艺司司长,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白阳,还有文化部两位女干事。年轻的女干事右耳朵上方金黄色的头发上,插了一朵红色蔷薇花,似乎很随意,却让我想起了拍摄于奥地利的著名电影<音乐之声>,想到了女主人公的晴朗性格和善良品格,同时,我想起了我的童年,那时候我们村的少女在田野里劳动时,见了花总爱掐一朵插在头上,当时觉得很平常,但进城30多年后,再也没有见过插着花上街的少女,心中的缺失是悄然的,所以没有在意,直到见到奥地利的插花少女,我才回想起童年,并重新认识童年的美好。
    奥地利文化部官员认为,我们应该首先认识一下维也纳,然后再交流。于是,我们在奥地利文化部官员(包括插花少女)的陪同下,看了维也纳遍布在大街小巷的古建筑,包括茜茜公主当年住过的皇宫,奥地利文化部官员告诉我们,所有古建筑,包括民居,对外的面貌要保持原样,里面可以做改良。就建筑艺术本身,奥地利的年轻人从小就会为奥地利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骄傲。
    我在乡村、县城、省城、京城都呆过,我深切的感到,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学习维也纳人。
    建筑很古老,教堂很高大,还有保持着古老模样的马车,来回穿梭的有轨电车,古得有声有色。但奥地利人的衣着,却很时髦,人与人之间,很平和友好,古老与现代,结合得如此自然和完美!
    认识了维也纳后,我们与奥地利文化部官员、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一起,进行了交流。议题是纸媒体与现代媒体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我们在奥地利的多种场合,都会看到手捧一本书阅读的人。这让我们感动,因为在中国,不会有如此稠密的阅读者。奥地利文化部文艺司司长告诉我们,去年,奥地利的图书出版和发行,都是增加的。这和不断增长的阅读群体有关。司长告诉我们,在机场等待我们的时候,他去机场书店买了一本书读。书捧在手里阅读的感觉很美好,但是,读电子书就没有这种感觉。可惜,奥地利的年轻人,读电子书的却高于纸书籍。这是一个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交流完毕,我一看手机,时间已经凌晨两点,当然,是北京时间。
    这么晚了,却睡不着,我想,是满肚子收获等待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