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大蒜是个坑,农民为何硬是往里面跳?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当前,山东大蒜陆续进入收获期,去年因为价格飙升被戏称为“蒜你狠”的大蒜,今年的价格却异常低迷,在中国大蒜之乡金乡县红皮蒜收购价每斤只有1.3元左右,接近大蒜种植成本区域,而去年此时的价格在2元左右。
种植面积增加了,产量增加了,多种原因,估计今年行情要比报道的情况更糟糕,但是回想去年秋季农村种大蒜的情景,农民不是没有估计到来年大蒜会出现供大于求,明知道是一个坑,更是往下跳!
去年我在邳州大蒜主产区看到的景象是有些农民手中没有蒜种,而是到市场上去买,杂交蒜太贵,就买本地的那一种,即便比较便宜每斤也要6元。当时我问农民:大家都这样拼命多种,明年卖不掉咋办?
蒜农对我说:大家都在多种,我也不知道怎么好?
这就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生产与市场对接的大问题。
不久前出现包菜卖不出去,农民毁菜,甚至还有自杀;山东大葱也出现十几年来最低迷的价格,农民卖葱按亩计算,一亩大葱300元,批发市场的价格低到每斤0.4元,可见大葱的过剩造成葱农赔本。
现在农村的生产方式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还是家庭生产方式,土地实现合理流转之后,农民的生产规模大大扩大。现在的矛盾主要是农民如何驾驭市场,实现农产品直接和市场对接。
报道说:“面对大蒜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境地,金乡抓紧推进农超对接,已和北京等地的20家企业签订了有机大蒜直采合作协议,提高农民收益。”
现在大蒜产量过剩已经是不能扭转了,即便做一些销售补救也是无济于事。为啥去年秋天大蒜主产区的干部不阻止农民的这种盲目行动?相反去年年初,有的村干部看中了大蒜行情,从当地信用部门贷款以一亩地3000元收购农民大蒜青苗,而大蒜收获之后大大的赚了一大笔。我听说这个故事之后就在想,农业信贷部门的干部肯定也跟着喝肥汤了。
斯大林在著名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说:有人说国民经济有计划的(按比例的)发展的必然性,使苏维埃政权有可能来消灭现存的经济法则和创造新的经济法则。这是完全不对的。不能把我们的各个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跟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经济法则混为一谈。
毛主席曾经评论过这一段,他说:“不能把我们的各个年度计划和五年计划跟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经济法则混为一谈”;又说:“不能把可能同现实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就必须研究这个经济法则,必须掌握它,必须学会熟练地运用它,必须制定出能完全反映这个法则的要求的计划。”
无论是计划经济就还是市场经济都需要研究经济法则,必须掌握它,必须学会熟练地运用它,如果说西方经济成熟了,那么也就是在研究经济法则上更成熟了。其实也并不完全如此,真是驾驭经济法则了,也就不会有美国金融危机了。而经济领域的投机却会不断制造危机和麻烦。
我写这一段不是借题发挥,既然已经确定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那么一定让农民驾驭市场的法则,政府不能袖手旁观,组织农民参与市场运作,要让农民自己能够把握产品价格,保障供应,合理获得利润,这是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
要让农民不往陷阱里跳,只有组织农民有自己的产业协会或者产业同盟,参与市场运作,把握市场预期。政府转移支付的财政应该多多向这方面投入,帮助农民提高这种驾驭市场的能力。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