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辉与霸王所走路线不一样,“霸王的销售很大程度是依靠大量广告和明星代言,而明辉把产品的销售放在渠道,竞争能力和市场可承受能力较高。”
“收购至今,明辉已经投入接近3000万用于对七色花的整合。”3月7日,明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明辉国际”)主席程志辉对本报透露。
去年8月31日,明辉以2.5亿元正式收购奥天集团,根据当时的设想,通过收购,明辉不但可以通过广州蓓柔增加生产能力,扩大品牌产品供应,还可通过奥天掌控的全国1100家零售网络销售其护理及化妆品,为旗下的Nobelity及everyBody Labo迅速打开中国的零售市场。
半年过去,明辉如何整合旗下资源、能否发挥合并效应,一直备受业界关注。关于收购后七色花的营收问题,明辉国际执行董事刘子刚表示,“年报目前还没出来,但应该会是正数。”
六大整合措施
据刘子刚介绍,自去年七色花并入明辉国际后,明辉对七色花的物流体系以及管理系统的软体都进行了升级。“现在,七色花物流中心的面积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大了两倍,仓储容量也大了三倍。”刘子刚表示。
同时,明辉国际还宣布了七色花的年度计划与发展目标,包括:为七色花加盟商提供额度高达1亿元低息创业贷款;七色花与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联手扩宽终端渠道;七色花商学院正式落成;七色花打造千万级物流中心和终端管理系统;明辉国际为七色花量身定做的渠道专售产品发布;潮?梦想飞翔——中国首个创业实战公益赛即将起航。
对于与广发银行的合作,广州七色花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洁认为,2011年由于受大环境的影响,融资成本不断增高,很多创业者在资金方面受到限制,“为所有准备加盟七色花项目的合作伙伴提供低息贷款,这大大的降低了加盟七色花的准入门槛,有效的缓解了创业者初期投资压力。”
据其透露,目前七色花在国内拥有1400家门店,而今年年底门店数目将超过2000家。但对比起同类对手“哎呀呀”饰品连锁接近3000家的门店数,七色花略显逊色。
对此程志辉解释道,集团一向以稳健的发展战略为前提,据其透露,收购七色花以来,明辉已花费近千万用于直营门店的建设。
而吴洁表示,目前七色花以连锁加盟为主,直营门店仅有20家,“随着低息贷款措施的推出,相信未来一年加盟店将会有较大增长。”
“产品+渠道”战略
记者了解到,成立于1980年的明辉国际,一直专注宾客用品领域,主要供货香格里拉、喜来登等国际连锁酒店集团及航空公司,并于2007年11月在香港挂牌上市,2010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4.587亿港元。
而奥天集团是一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在中国境内的运营主体广州蓓柔化妆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此外,旗下的七色花为中国三大女性时尚用品连锁品牌之一。
多年来,中国中高端化妆品市场一直被兰蔻、娇兰、雅诗兰黛、欧莱雅、宝洁等国际品牌垄断,在此背景下,二线品牌的生存压力可谓是有增无减。索芙特2010年预亏7500万;霸王国际也因为二恶烷时间估计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会录得不超过1.3亿元人民币亏损。
对此,明辉集团投资关系总监、奥天集团CEO凃俊光表示,明辉与霸王所走路线不一样,“霸王的销售很大程度是依靠大量广告和明星代言,而明辉把产品的销售放在渠道,竞争能力和市场可承受能力较高。”
事实上,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明辉近年来发展尤其活跃,除了在罗定新建宾客用品生产厂、在广西建毛巾厂外,去年又先后在江苏建洗涤厂、在香港开了2间沐浴品牌零售店。
这是否意味着明辉正努力寻求转型?对此,刘子刚强调,未来明辉还是会专注于宾客用品的生产和销售,但他同时表示多元化是集团的重要发展战略,“过份单一的业务有时难免导致高风险。”
的确,受金融危机打击全球酒店、航空业影响,市场对宾客产品及配套用品的需求疲软,2009年明辉的总收入大幅下滑了7.4%至8.11亿港元,是自2005年有统计以来的首次下滑,这给明辉的管理层敲响了警钟。
可是,明辉的多元化道路并不平坦,2009年明辉位于广西的毛巾制造工厂亏损了150万港元,而香港的两间零售店也确认亏损200万港元。“品牌的建立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刘子刚告诉记者,“产品+渠道”将是明辉未来的重要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