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行放歌》
( 选 载 4 )
秦 皇 赋
(古 风)
一九七三年九月
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合气轩昂。
厚今薄古开新宇,万里江山归咸阳。
千古一帝秦始皇,废弃分封聚中央。
首创郡县立纲纪,三朝旧制一代亡。[1]
千古一帝秦始皇,焚书坑儒酿国殇。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非读书郎。[2]
千古一帝秦始皇,高筑大墙御胡猖。
千古一帝秦始皇,鞭工鞑匠建阿房。
粉黛三千深宫怨,霸王一炬焦土扬。
千古一帝秦始皇,梦寐长生遣扶桑。[5]
巡视天下途崩驾,嬴政伟业二世亡。
千古一帝秦始皇,骊山脚下冢荒凉。[6]
谁识地宫真面貌,千秋功罪任贬扬。
游吟临潼华清池
(古风)
一九七三年九月
一
华清池内浴汤柔,
贵妃明皇罗曼悠。
烽烟安史天下乱,
三尺白绫玉封喉。[7]
留得长恨歌声稠。[8]
二
华清池畔风云骤,
张杨兵谏大义酬。[9]
国共抗日成一统,
可叹英雄死与囚。[10]
留得功业垂千秋。
[1] 指秦始皇取消夏商周地方政权的诸侯分封制,代之以中央政府派遣制。
[2] 晚唐人章碣有诗《焚书坑》:“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里的“山东”是指华山以东。
[3] 孟姜女哭长城。相传孟姜女为征修长城的丈夫万喜良送寒衣,万已累死并被筑于城墙之中,孟姜女哭倒城墙而现万喜良尸体。
[4]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900余人被征往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因天雨误期必将处死,遂在蓟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率众起义。
[5] 相传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派方士徐福带八百童男童女从山东蓬莱渡海去扶桑(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
[6] 骊山,位于陕西西安东部临潼,秦始皇墓位于骊山北侧下。
[7] 贵妃,即指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原为唐玄宗第18子寿王之妃,后被唐玄宗看中被招入宫,其堂兄杨国忠被任宰相,搞乱朝政。天宝十五年,幽燕安禄山史思明造反逼近长安,唐玄宗西逃,途经长安西部马嵬驿(今陕西省兴平县),随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迫使唐玄宗赐杨玉环自缢,年37岁。
[8] 长恨,指白居易取材于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悲剧故事的《长恨歌》。
[9] 张杨兵谏,指张学良杨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发动的兵谏蒋介石联共抗日事件,史称“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